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7篇 |
外科学 | 44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4篇 |
肿瘤学 | 4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2.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相关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生物医学过程,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笔者就miRNA与胰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3.
原发性肝癌 (PHC)因其肝硬化的高伴发率(80 %~ 90 % )、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多中心起源、早期出现肝内转移等 )和肝脏的解剖特点 ,使相当大的一部分PHC难以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 ,因此PHC的姑息性手术治疗在PHC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PHC的姑息性手术治疗包括 :非根治性手术 (姑息性肝切除术、减瘤术 )、术中无水酒精注射术、肝动脉结扎术、术中门静脉和肝动脉置泵化疗术、探查活检术等。1 非根治性切除术 (姑息性肝切除术和减瘤术 )姑息性切除术指根治性切除术外的肝切除术 ,包括减瘤术等。1 1 Ⅳa期肝癌的外科治疗 Ⅳ… 相似文献
124.
125.
肝癌肝硬化病人手术中的热缺血问题及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年8月~1990年8月,作者采用常温下一次性肝门阻断切肝法行肝癌肝切除115例。全组肝硬化伴发率为82.8%。肝功能pugh分级:A级为59.4%,B级为40.6%。手术肝门阻断时间8~28分钟。作者提倡半肝血管阻断切肝法,热缺血的处理,主要为持续低流量吸氧及激素(地塞米松)、抗氧化剂等的应用。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胸水为7.8%,肺炎和膈下感染均为3.5%,胆瘘和上消化道出血均为0.9%,低于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观察腹部肿瘤术中电子线放疗的安全性和急性副反应.方法 2008-2009年间行术中放疗的腹部肿瘤患者52例,其中乳腺癌14例,胰腺癌19例,宫颈癌3例,卵巢癌4例,肉瘤6例,其他肿瘤6种各1例.初治者37例,复发者15例.29例行根治手术,4例行姑息切除,19例行探查术.术中放疗采用Mobetron移动式术中电子线加速器,照射剂量9~18 Gy.观察术中及术后6个月内副反应,参照CTC3.0进行分级评估.结果 全组中位手术时间190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2 d,术后死亡2例.术后感染3例经处理后好转.中位拆线时间为术后13 d,53%创口达1级甲愈合.全组中位随访183 d,>3级副反应发生率为20%,其中最常见为血液系统,其次为腹痛.与术中放疗相关副反应发生率为1级28%,2级4%.结论 腹部肿瘤患者术中放疗略延长了拆线时间,但可承受;术中放疗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分析高龄壶腹周围肿瘤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壶腹周围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其中〉70岁高龄患者27例、60~69岁老年患者101例,对比两组资料。结果两组在术前心电图检查异常、胸片检查异常且术前白蛋白水平有差异,在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30天死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禁忌证。慎重选择合适老年患者,正确处理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是降低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8.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我国中心城市的发病率已达高发地区水平[1]。胰腺癌的特点是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手术切除者13.3月、未手术者3.5月;5年生存率为5%[2];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相等的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钼靶及核磁在早期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价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秩和检验显示乳腺超声、钼靶及核磁三种方式在客观反映肿瘤实际病理大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超声检查结果最接近实际病理大小。仅超声提示结果的P值小于0.05,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效果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超声提示结果的P值为0.006,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核磁提示结果的P值为0.055,趋于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变量的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真实性评价中,血流信号、超声提示结果及核磁提示结果的约登指数均大于0,提示对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有无淋巴门结构、有无血流信号、超声淋巴结长短径、超声提示有无转移及核磁提示有无转移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6,即单一参数诊断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结论临床常规乳腺检测手段均能够准确反映肿瘤实际大小,以超声最佳,能够客观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并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治疗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经局部切除治疗的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的临床资料,并加以讨论。结果:经肛局部切除(transanal excision,TE术)20例.经骶局部切除(Kraske术)8例。术后病理高、中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1例;肿瘤浸润粘膜层13例,浸润粘膜下层12例,浸润肌层3例。术后复发4例,转移2例,5年生存率78.6%(22/28)。结论: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恶性程度低,对于病变位于低位直肠的患者,只要符合适应证,则局部切除术既可以达到根治术的疗效,又能保留正常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