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0篇 |
内科学 | 1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31篇 |
综合类 | 89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7篇 |
中国医学 | 42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分析成都双流口岸梅毒流行趋势状况,为制定口岸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双流口岸2007-2011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监测双流口岸出入境人员124 304人,其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1 521人,阳性检出率1.22%,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以中间年龄组(30~49岁)、外派劳务人员阳性检出率高。30岁以下及高年龄组(5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男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外派劳务人员梅毒检出率较高,是双流口岸的主要传染病监测对象,提示应该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单细胞内IFN -γ的检测方法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激光诱导荧光法 (CEIA- LIF)。方法:选 2例重型再障(severaplasticanemia, SAA)患者及 1例正常人,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CD8 T细胞。将其与毛地黄皂苷反应 15min, 再与FITC 抗IFN -γ单抗 (mAb)反应20min。用CEIA -LIF法进行单个细胞的连续检测, 并用倒置显微镜及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等证实本法的可行性。结果: 纯化的CD8 T细胞内的IFN γ, 是在不溶膜的情况下得到全部检测。2例SAA患者外周血单个CD8 T细胞内IFN -γ的含量, 分别为 ( 151. 53±28. 92 )zmol和 ( 223. 72±45. 23)zmol, 高出正常对照 ( 47. 47±17. 97 )zmol约 3 ~4倍(P<0. 01)。结论: CEIA LIF法对单个CD8 T细胞内IFN -γ含量的测定是可行的, 有望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03.
与跟骨骨折内固定相关的跟骰关节面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跟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跟骨前突处的螺钉植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0个成人正常跟骨干燥标本进行观察测量,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分别测量跟骨骰骨关节面的横径和内倾角,另外通过跟骨的矢状断层切片对跟骨骰骨关节面附近的内部骨小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跟骨骰骨关节面的横径为(22.67±2.14)mm;其内倾角为(60.4±7.1)°;紧邻跟骨骰骨关节面关节面下的压力骨小梁是致密的,厚度大约为5mm,向后方和下方的骨小梁逐渐变得稀少、疏松。结论:跟骨骰骨关节面下方的骨量丰富,骨小梁致密,是螺钉植入的理想位置;应根据跟骨骰骨关节面的横径选择螺钉的长度,根据该关节面的内倾角决定螺钉的进钉方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联合应用促细胞生长物质(GS)对脊髓损伤后期大鼠运动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应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MSCs,10 mg/L的BrdU标记细胞核。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以改良Allen打击法制备T10脊髓损伤模型,制模后2周随机分为MSCs+GS组、MSCs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伤后2周各组损伤处分别注入MSCs+GS、单纯MSCs、培养液。分别于伤后1、2、3、4、5、6周进行BBB评分;损伤后6周处死大鼠,取损伤段脊髓及其上下各1 cm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和BrdU阳性细胞及GAP-43的相对表达。结果制模后1~2周3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F=0.322、0.044,P〉0.05),3~6周MSCs+GS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较MSCs组和对照组高(F=13.729~97.187,P〈0.05);MSCs+GS组大鼠脊髓损伤中心及头、尾端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同时,MSCs+GS组及MSCs组损伤节段脊髓内GAP-43的表达面积明显多于对照组,MSCs+GS组多于MSCs组。结论 MSCs移植联合GS促进大鼠损伤脊髓结构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细胞移植,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拟于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共计90例。采用随机软件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_(0.25)组)、标准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_(0.5)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患者各30例。D_(0.25)组和D_(0.5)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5分钟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ug/kg。D_(0.5)组患者继续维持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μg/kg/h;D_(0.25)组患者则调整泵注剂量为0.25μg/kg/h。C组患者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空白对照。记录三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人数及麻黄碱、阿托品等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人数。记录患者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NV)、寒战、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发生人数。于麻醉诱导前30分钟(T_0)、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注射完毕后(T_1)、手术开始后1小时(T_2)、手术结束即刻(T_3)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标本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结果 D_(0.5)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人数及阿托品使用人数显著高于D_(0.25)组和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_(0.5)组患者拔管时间显著长于D_(0.25)组和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_(0.25)组和D_(0.5)组患者T_2、T_3时点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_(0.25)组和D_(0.5)组患者间各时点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25ug/kg/h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免疫功能,并且不影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术后苏醒,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髋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及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同时对比分析OA滑膜液及创伤后滑膜液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从而探索炎性因子致去分化软骨细胞异常的VEGF表达变化.方法 取12例髋关节OA与8例FNF患者的软骨进行HE和番红O-固绿染色后行Mankin评分.将OA组及FNF组软骨组织分别粉碎后富集软骨细胞进行单层培养,取细胞换液时遗弃的上清液作为检测标本,以cathepsin B作为检测OA组软骨细胞去分化程度的指标,并且动态检测VEGF水平,并各培养基于传代培养时分别加入OA滑膜液、DMEM及创伤后滑膜液以观察其对软骨细胞VEGF分泌的影响.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结果 OA组软骨Mankin评分明显较骨折组升高,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软骨细胞逐渐丧失其原有细胞形态并伴显著的cathepsin B上调和VEGF下凋;OA滑膜液可促使软骨细胞特别是OA组软骨细胞上调分泌VEGF,但刺激所产生的VEGF较原代培养初期明显减少,而FNF滑膜液对VEGF上调影响不大.结论 OA软骨损害Mankin评分与原代培养初期VEGF成正相关;软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后迅速表现为去分化特性;OA较FNF滑膜液可以促使软骨细胞特别是OA组细胞表达更多的VEGF,提示OA滑膜液参与病程进展,并且OA组软骨细胞病理表型更倾向于表达较多VEGF;而FNF滑膜液则相对有利于维持软骨细胞的原有表型. 相似文献
107.
显微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腰间盘切除术(MSLD)与椎间盘镜(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方法和疗效,为微创治疗提供经验参考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单节段LDH微创治疗病例,其中MSLD治疗45例,MED治疗32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情况、并发症、住院日、疗效等指标。[结果]2组疗效优良率均达到了90%以上,无显著差异,MED切口长度明显短于MSLD,而后者在手术时间上明显少于前者。[结论]此两种微创方法疗效满意,但比较之下MED适应证明显受限,技术方法未见明显优势,MSLD是目前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8.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主的免疫疗法为HC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的ICIs已在HCC相关治疗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不同的治疗方案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本文将介绍目前ICIs在HC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概述其在临床治疗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蛋白的作用及机制,以探讨IL-1β对硬膜外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NIH3T3细胞随机分为IL-1β组I、L-1β+SB202190(p38 MAPK特异性阻断剂)组和对照组,各组经无血清培养20 h后,IL-1β组加入10μg/L的IL-1β,IL-1β+SB202190组用10μmol/L的SB202190预作用1 h后加入10μg/L的IL-1β,对照组直接加体积分数0.02的血清。各组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α2基因(COL1A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OL1A2蛋白的表达。结果 IL-1β组COL1A2 mRNA和COL1A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IL-1β+SB202190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55.67、251.01,q=11.88~28.79,P<0.01);IL-1β+SB202190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q=1.88、2.93,P>0.05)。结论 IL-1β可能通过抑制NIH3T3细胞COL1A2的合成而抑制硬膜外瘢痕的形成,p38信号通路在IL-1β抑制瘢痕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1998年7月~2001年3月,我们应用多种目前最新脊柱内固定材料治疗颈、胸、腰椎损伤病人5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58例,男46例,女12例;年龄13~52岁,平均30岁.车祸伤42例,高处坠落伤16例.损伤部位为颈椎26例,胸椎20例,腰椎1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4d,平均5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