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价值,并评价其对临床再分期及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对47例临床可疑复发、转移的妇科肿瘤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对PET、CT及PET/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行∥检验、校正的,检验及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共发现病灶158处,其中恶性病灶149处,良性病灶9处。^18F-FDG PET/CT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7%(143/149),6/9,94.30%(149/158),97.95%(143/146)及50.00%(6/12)。PET/CT在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T(χ^2=18.198,18.890,6.825,P均〈0.05);^18F-FDG PET/CT和单纯PET在各项诊断效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2,0.000,0.459,0.000,0.150,P均〉0.05),但PET/CT使33.54%(53/158)的单纯PET无法准确定位的病灶得到了准确定位。同单纯CT及PET相比,PET/CT分别使44.68%(21/47)和31.91%(15/47)的患者TNM分期改变,对T分期的影响最明显;共有19.15%(9/47)的患者临床分期改变,并改变相应的治疗决策。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准确而全面,对临床再分期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2.
99mTc(Ⅴ)-DMSA与99mTc-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99mTc(Ⅴ)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6例疑骨转移瘤患者进行了99mTc(Ⅴ)DMSA全身显像,并与99mTc羟基亚甲基二膦酸(MDP)全身骨显像及其它检查作对比。结果106例患者中70例证实有骨转移,99mTcMDP骨显像均示有异常放射性浓聚,99mTc(Ⅴ)DMSA显像68例显示了在某些相同部位与99mTcMDP显像有相似的放射性浓聚,2例显像呈阴性。70例骨转移瘤患者中,99mTcMDP显像检查出236个病灶,99mTc(Ⅴ)DMSA显示了其中175个病灶。99mTc(Ⅴ)DMSA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742%,特异性为100%。24例骨良性病变患者,99mTcMDP骨显像示轻度异常放射性浓聚,而99mTc(Ⅴ)DMSA显像却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12例无骨转移者,99mTcMDP与99mTc(Ⅴ)DMSA显像均未见异常。结论99mTc(Ⅴ)DMSA诊断骨转移瘤的特异性比99mTcMDP骨显像高,在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3.
~(32)P治疗血管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32P治疗血管瘤的价值。方法用32P溶液制备敷贴器对草莓状血管瘤行敷贴治疗,每个疗程病变吸收剂量为7~10 Gy,重复治疗时需间隔1.5个月以上;对海绵状血管瘤则按7~10μCi/cm2或11~16μCi/cm3计算32P胶体投药量,并加入地塞米松适量进行腔内注射,重复治疗间隔需2~3个月;混合性血管瘤则联合应用上述2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92例草莓状血管瘤患者痊愈率81%,20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痊愈率60%,54例混合性血管瘤患者痊愈率73%3。2P敷贴及腔内注射治疗血管瘤总有效率为95%。结论32P治疗血管瘤疗效较好,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严格掌握32P投药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加减麦门冬汤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9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 :A组 (空白对照组 )、B组 (吗丁啉组 )、C组 (中药小剂量组 )、D组 (中药大剂量组 )。用药 4周后 ,用放射性核素法检测其胃的排空率。结果 B、C、D组的 30分钟 ,6 0分钟胃排空率分别为 (5 5 .13±6 .81) % ,(73.2 4± 17.5 2 ) % ,(5 8.6 5± 15 .13) % ,(6 0 .77± 19.37) % ,(5 8.15± 9.42 ) % ,(6 7.82±6 .76 ) % ,均明显高于A组 :(33.16± 15 .6 4) % ,(48.47± 12 .35 ) % ,(P <0 .0 1)。结论 加减麦门冬汤对大鼠胃排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治疗后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SCC)抗原水平升高、临床怀疑宫颈癌残余、复发及转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进行了PET/CT检查、临床资料齐全的宫颈鳞癌治疗后患者48例[平均年龄(47.5±11.2)岁].患者均为在末次治疗后3 ~ 24个月的随访期内首次出现SCC抗原水平升高(>1.5 μg/L)者,以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为最后诊断标准,评价18 F-FDG PET/CT诊断这些患者肿瘤残余、复发及转移的效能.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UVmax差异.结果 48例患者末次治疗后首次异常SCC抗原水平为1.6~42.5(8.6±9.4)μg/L.经病理及随访证实有残余、复发或转移的患者45例,占93.75%(45/48).18F-FDG PET/CT及其他影像检查发现的174个病灶中被证实为残余、复发及转移灶者169个,18F-FDG PET/CT正确诊断159个,诊断的灵敏度为94.08%(159/169),准确性为91.38% (159/174).18F-FDG PET/CT对宫颈癌残余及复发病灶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均为9/10,对淋巴结转移灶诊断灵敏度为94.59%(105/111),准确性为92.92%(105/113);对其他部位转移灶诊断灵敏度为93.75%(45/48),准确性为88.24%(45/51).残余及复发病灶的SUVmax为6.9-±3.8(2.0~13.7),转移病灶相应值为6.3±2.7(2.0~ 14.4),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9,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准确判断宫颈癌残余、复发及转移灶,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出现SCC抗原水平升高的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被发现并迅速蔓延。疫情防控期核医学诊疗工作中如何进行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核医学诊疗工作涉及门诊、影像检查、检验和放射性核素病房治疗等,环节较多,流程相对复杂。因此,对核医学诊疗过程中各个环节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管理、防护以及工作场所的环境消毒等的要求应更为严格。笔者根据国家相关指南和实际工作状况,提出了COVID-19疫情防控期核医学诊疗工作的防护建议,旨在加强核医学诊疗工作中的防控,并保障医患安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孤立性肺病变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孤立性肺部病变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将PET/CT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孤立性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误诊原因.应用SPSS 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SUVmax及SUVmax变化率(△SUVmax)与病灶直径大小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32例孤立性肺部病变中,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10例.18F-FDG PET/CT对68.75%( 22/32)患者进行了准确定性诊断.18F-FDG PET/CT显像假阴性5例,假阳性5例.22例肺部恶性病变中,6例恶性病变早期SUVmax <2.5,5例恶性病变△SUVmax<15%.10例肺部良性病变中,2例良性病变早期SUVmax≥2.5,4例良性病变△SUVmax≥15%.良恶性病变SUVmax及△SUVmax有交叉.32例肺部病变中,孤立性肺部病变最大直径≤3 cm共26例,最大直径>3 cm共6例,平均(1.98±1.08) cm.SUV max与病变直径大小呈正相关(r=0.690,P<0.01),△SUVmax与病灶直径大小无相关性(r=-0.081,P>0.05).结论 18F-FDG PET/CT在肺部孤立性病变定性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单纯依靠SUV max存在不足,应将PET与CT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8.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复方鱼腥草合剂口服吸收入血成分进行辨识研究,初步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毛细管电压负离子模式2 kV。离子源温度110℃,锥孔电压30 V,锥孔气体积流量50 L/h,氮气脱气温度350℃,脱气体积流量800 L/h,扫描范围m/z 50~2000。结果通过对复方鱼腥草合剂样品和空白组大鼠血浆色谱图及质谱碎片信息进行比对分析,鉴定出24个化学成分,包括15个原型成分和9个代谢产物。结论血浆中鉴定出的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可能是复方鱼腥草合剂潜在的活性成分,为其质量标志物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对比观察99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与153Sm-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153Sm-EDTMP)对Walker256癌细胞引起的大鼠骨侵袭和骨质溶解的抑制作用及二者对移植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Walker 256癌大鼠骨侵袭和骨质溶解模型.设空白对照组、99Tc-MDP治疗组、153Sm-EDTMP治疗组、99Tc-MDP+153Sm-EDTMP治疗组,采用99Tcm-MDP全身骨显像、骨骼X线片及胫骨病理切片方法观察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对荷瘤大鼠骨侵袭和骨质溶解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种药物对移植瘤细胞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99Tc-MDP治疗组、153Sm-EDTMP治疗组、99Tc-MDP+153Sm-EDTMP治疗组均能明显抑制荷瘤大鼠骨侵袭和骨质溶解(确切概率法: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各治疗组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二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更明显.结论 ①99Tc-MDP及153Sm-EDTMP对荷Walker 256癌大鼠均有抑制骨侵袭和骨质溶解的作用;②两种药物在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抑制移植瘤细胞增殖方面均有一定作用,二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