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生,可能要比其他专业的医生面对更多的生死问题,面对一个个无限留恋生命的肿瘤晚期患者,当所有的医疗技术都已经变得徒劳,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达到患者和家属的预期,我们还能为肿瘤患者做些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着生和死,面对着一个个离去的肿瘤患者,我常常思索这个问题。年轻时做医生,每接待一名新的患者,我认为主要任务就是尽最大努力尽快帮助患者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ANGPT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的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389例,健康人503例的AN-GPTL3基因 90782C/G多态性并统计各组的多态性频率。结果:冠心病亚组与对照组、冠心病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冠心病心肌梗死亚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6%、51.5%和41.6%(P<0.05)。结论:ANGPTL3基因rs1168013位点C/G多态性与中国人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病相关,ANGPTL3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军队系统健康教育的关键——基础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部队基础教育内容和对象的特点,探讨了基础教育在部队系统健康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从早、从基础抓起,以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延风 《中外医疗》2009,28(3):67-67
目的总结颌面外伤致伤原因、年龄、性别分布及治疗方法、结果、体会。方法对我科360例颌面外伤住院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软组织损伤均清创缝合,颌骨骨折均根据病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及其他方法达到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目的。结论软组织损伤均早期清创缝合,尽量保留外部组织。对于骨折应早期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肿瘤患者寿命的逐步延长,在肿瘤治疗中出现的非肿瘤疾病正在引起肿瘤科医生的重视。其中,乳腺癌领域正在大力推广的"两全"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和"全周期促进",将有望成为未来肿瘤防控新模式的参考模板。而正在蓬勃发展的肿瘤心脏病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肿瘤科与心脏科的密切合作已刻不容缓。1国际发展历史和现状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需要跨学科专家参与的新兴交叉学科。追本溯源,早在2000年,美国安德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合理地预防和治疗血流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150例恶性肿瘤血培养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发生血流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革兰阴性菌83例占52.2%,革兰阳性菌55例占42.8%,真菌8例占5.0%,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因素分析显示,粒细胞缺乏症、机械通气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harlson合并症指数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等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减少有创操作,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抗抑郁药物作为辅助性干预措施对伴有抑郁状态和癌痛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观察。对照组联合使用阿片类药物以及心理干预,治疗组联合使用阿片类药物、心理干预以及抗抑郁药物度洛西汀,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疗效评估,观察辅助性抗抑郁药物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抑郁情绪及联合用药对疼痛改善、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第1、2、4周末,治疗组患者HAMD17评分显著降低,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评分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4周末HAMD17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以及阻滞各因子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在第4周末有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伴有抑郁状态的晚期癌痛患者,单纯的心理干预和止痛治疗不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在接受阿片类药物和心理干预的同时联合抗抑郁药物度洛西汀,其效果优于阿片类药物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并有益于疼痛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就心律失常本身来讲,逸搏与逸搏心律是属于无需治疗的心律失常,但应对其病因采取治疗措施。 1 逸搏 当窦房结因某种原因未能及时发出激动或窦性激动传导障碍时,低位节律点发出的激动暂时控制整个心脏或一部分心脏的活动,称为逸搏。逸搏是心脏一种保护性机制,本身无病理意义。逸搏与早搏匀属异位搏动,二者区别:逸搏是晚发的、被动的,早搏是早发的、主动的。 逸搏产生基础是上级节律点不能按时到达,以至于下级节律点的激动得以成熟和发放。有两个条件:①主导心搏后间歇越长越易出现。②次级节律点自律强度越强越易发生。 逸搏可来源于心房、房室结和心室。由于房室结的自律强度仅次于窦房结,故结性逸搏最常见。 1.1 房性逸搏 常在窦停搏、窦房、阻滞、严重窦过缓或房早之后出现。  相似文献   
19.
在肿瘤介入化学药物治疗中,药物主要作用于肿瘤部位,全身毒副作用小,但恶心、呕吐仍是最常见的。有效地控制恶心、呕吐对于保证化疗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枢丹是高度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我科对枢丹介入化疗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73例均为我院进行介入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男128例,女45例;年龄27~78岁,平均55岁。其中肝癌110例,胃癌33例,肺癌30例。1.2 用药方法 介入化疗中使用药物:卡铂300mg,5-氟尿嘧啶750mg,丝裂霉素20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探讨低剂量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PEG-rhG-CSF)对于预防肺癌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40例作为一级预防组,在每周期化疗结束24h给予低剂量PEG-rhG-CSF 3mg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选择同期的肺癌化疗后前一周期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40例作为二级预防组,在第2个周期化疗后24h给予低剂量PEG-rhG-CSF 3mg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化疗后未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及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一级预防组患者治疗后31例(77.5%)未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9例(22.5%)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5.0%),1例合并抗生素治疗,1例因出现4级血小板减少导致化疗药物减量并化疗延迟。二级预防组治疗前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2例(55%),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8例(45%),1例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