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底动脉流速增快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的急性脑损伤病例,待颅内血肿清除后,用TCD动态监测脑底动脉及颅外颈内动脉的血流速度,选择有脑底动脉流速异常增快的17例用于分析.结果7例为脑充血,8例为脑血管痉挛,2例先出现脑充血、后出现脑血管痉挛.2例因脑充血而出现显著的颅内压增高,2例因大脑中动脉严重痉挛出现脑梗死.结论急性脑损伤后脑底动脉流速异常增快出现于伤后的前4d多为脑充血,出现于伤后4d以后多为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72.
73.
2001年金秋十月,在一个碧空澄清的下午,一架银光闪闪的波音737国际班机,稳稳地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从最后几个出舱乘客中,步履矫健地走过来一位个头不高、肌肤黝黑的老太婆,她远远地瞧见了专程前来迎接她的老朋友一一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研究所副所长包家明,兴奋得高高扬起手  相似文献   
74.
高原地区严重烧伤病人的血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5.
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的气候相比,有干燥、寒冷、缺氧等特点,从而在烧伤治疗方面也有与内地大不相同的治疗特点,尤其在补液量方面。因此我科对1990年1月-2000年1月共341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成人重度烧伤的休克期复苏补液量方面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脑动静脉畸形存在着动静脉短路,通常其供血动脉的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速度增快,对血CO_2改变的反应性降低或消失。多普勒超声技术和单光子放射断层扫描技术的应用可提供定位诊断依据,了解脑盗血的范围和程度,术中了解其供血动脉的部位和方向,准确进行病灶定位,减少手术中出血和脑损伤,提供畸形血管切除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颅内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颅内脑膜瘤1999例,男性占44.6%、女性占55.4%,平均年龄43±13岁,主要发生在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蝶骨嵴等部位。后期的1313例脑膜瘤中良性占87.6%、恶性占12.4%,良性脑膜瘤中内皮型占53.8%,纤维型占32.0%,过渡型6.8%、混合型0.8%,分型不详6.6%。天幕上的脑膜瘤以内皮型多见,天幕和后颅窝脑膜瘤以纤维型多见;恶性脑膜瘤中血管母细胞型占73.8%。脑膜肉瘤和良性脑膜瘤恶性变者占26.2%。恶性脑膜瘤好发于矢状窦旁、大脑镰旁、中颅窝和天幕,其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78.
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头皮扩张器扩张正常皮肤后用“额外”头皮覆盖秃发区,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疤痕性秃发及部分颅骨外露。结果:6例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露颅骨部分及秃发区均一次性覆盖。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索颞部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入路和颅外减压的方式。方法:采用改良冀点入路清除颞部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37例,其中26例用游离的骨膜或颞肌筋膜减张缝合硬脑膜。结果:恢复良好32例(86%),重度残废1例,死亡4例。结论:改良冀点入路显露颞叶底面及中颅底良好,用于颞部损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优于常规颞瓣开颅术;硬脑膜减张缝合简单易行,不影响颅外减压效果且克服了硬脑膜不缝合的弊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2.38 mg甲磺酸罗哌卡因+1.5 μg舒芬太尼组(J组)和5μg舒芬太尼组(S组).两组均采取蛛网膜下腔注射并留置硬膜外导管镇痛.记录蛛网膜下腔镇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注药前、注药后5、10、15、30、6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注药后VAS平均为1~3分,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均为0~1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组瘙痒发生率少于S组(P<0.01).结论 2.38 mg甲磺酸罗哌卡因+1.5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