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65篇 |
免费 | 570篇 |
国内免费 | 38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4篇 |
儿科学 | 92篇 |
妇产科学 | 48篇 |
基础医学 | 408篇 |
口腔科学 | 116篇 |
临床医学 | 1460篇 |
内科学 | 813篇 |
皮肤病学 | 91篇 |
神经病学 | 150篇 |
特种医学 | 49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1326篇 |
综合类 | 3361篇 |
预防医学 | 1051篇 |
眼科学 | 119篇 |
药学 | 1176篇 |
39篇 | |
中国医学 | 1353篇 |
肿瘤学 | 3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240篇 |
2021年 | 308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195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520篇 |
2013年 | 428篇 |
2012年 | 443篇 |
2011年 | 526篇 |
2010年 | 529篇 |
2009年 | 500篇 |
2008年 | 476篇 |
2007年 | 560篇 |
2006年 | 651篇 |
2005年 | 714篇 |
2004年 | 577篇 |
2003年 | 492篇 |
2002年 | 367篇 |
2001年 | 433篇 |
2000年 | 414篇 |
1999年 | 373篇 |
1998年 | 325篇 |
1997年 | 300篇 |
1996年 | 267篇 |
1995年 | 251篇 |
1994年 | 221篇 |
1993年 | 186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36篇 |
1990年 | 144篇 |
1989年 | 109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75年 | 6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51.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术后发生前列腺癌 (PCa)临床并不罕见。 1990年至2 0 0 2年 ,我院诊治 12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2例。年龄 63~ 82岁 ,平均 74岁。均曾因症状性BPH而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术后病理示BPH ,其中 3例伴有前列腺急、慢性炎症 ,1例伴有前列腺不典型增生。术前直肠指检 1例可触及前列腺小结节。7例术前PSA >10ng/ml 1例 ,4~ 10ng/ml 3例 ,<4ng/ml 3例。患者术后10个月~ 14年 ,平均 5.6年 ,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或疼痛而再次就诊。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 ,…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对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关节镜下表现与MR关节造影 (MRA)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诊断为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的 2 7例 (2 7肩 ) ,均在术前接受MRA检查 ,然后都在关节镜下进行检查和治疗。所有的MRA影像、关节镜下表现均记录在光盘内。结果 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MRA影像表现分为三型 :Ⅰ型为后侧关节囊轻度分离 ,没有移位 ,伴盂唇损伤 ;Ⅱ型为不完全撕裂 ,囊性变 ;Ⅲ型为完全撕裂 ,关节囊袋明显增大 ,轮廓丧失。将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的关节镜下表现分为四型 :Ⅰ型为关节盂缘不完全撕裂 ;Ⅱ型为边缘型裂纹 ;Ⅲ型为侵蚀状磨损 ;Ⅳ型为瓣状撕裂。MRA影像表现和关节镜下表现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MRI影像的Ⅰ型与关节镜下表现的Ⅰ型对应 ,MRA的Ⅱ型与关节镜的Ⅱ型对应 ,MRA的Ⅲ型与关节镜Ⅲ型和Ⅳ型对应。结论 通过对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关节镜下表现与MRA影像的对比分析 ,有利于提高对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影像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3.
FK506预处理下骨髓移植诱导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FK506作为宏嵌合诱导供体特异性耐受中,骨髓移植前对受体预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实用性. 方法 100只雄性C57BL/6和60只雌性BALB/C小鼠分别作为皮肤移植的供体和受体,雄性ICR小鼠15只作为无关第三品系用以检测移植耐受状态的特异性.将60只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无处理对照组、单纯FK506组、单纯骨髓细胞移植(BMT)组、实验组(FK506 BMT)和无关供体对照组,每组12只.FK506诱导及维持方案是皮肤移植前对受体小鼠先给予大剂量FK506腹腔注射(3 mg/kg×2 d),移植当天尾静脉输注2×107个骨髓细胞,再以小剂量FK506(0.5 mg/kg×7 d)短期维持治疗.观察皮肤移植存活时间、对第三方皮肤的排斥反应及对供体鼠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并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嵌合体的形成. 结果常规剂量的骨髓输注或短期FK506治疗并不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也没有宏嵌合形成.实验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24.0±1.5)d比无处理对照组(9.6±1.1)d、单纯FK506组(10.5±1.6)d、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10.3±1.5)d、无关供体对照组(9.8±1.1)d明显延长(P<0.05).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组供者特异性抑制率80.55%±14.10%明显高于单纯FK506组38.65%±12.43%及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35.41%±8.99%(P<0.05),实验组宏嵌合呈阳性. 结论采用短期大剂量FK506这一温和的非照射预处理方法,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延长移植物存活.移植前输注供体骨髓细胞能够促进宏嵌合的形成及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154.
腹腔镜结合介入栓塞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0年Starlinger报道了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动脉瘤[1] 。但国内外报道的例数很少。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动脉瘤约占腹腔动脉瘤的 10 % ,其发生常与长期的胰腺炎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个别可出现黄疸[2 ] 。我们利用介入栓塞结合腹腔镜下肝总动脉结扎处理胃十二指肠动脉动脉瘤一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女 ,5 0岁。主因查体发现肝动脉占位 1个月后入院。曾于 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查体行腹部B超检查 ,提示为“肝动脉占位性病变” ,但无自觉症状。复查B超 :胰头上方与肝门之间见一形态欠规则的囊实性病灶 ,大小 5 2cm…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研究miR-154在对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miR-154的表达.运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及细胞周期分析评估上调miR-154对前列腺细胞系DU145和PC-3的作用.结果 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miR-15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体外实验中,miR-154过度表达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在G0/G1期比率明显升高,而上调miR-154可以使前列腺癌细胞阻滞在G1期,而抑制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154可以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功能,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6.
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是下肢关节(髋和膝)置换术后最具挑战性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但没有一种得到广泛的支持,甚至一些定义之间相互矛盾,以致目前尚无一套公认的针对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标准。鉴于此,肌肉与骨骼 相似文献
157.
青年胃癌 ,尤其是低龄胃癌误诊率高 ,往往延误诊治时间 ,应引起高度重视。 1985~ 1986年 ,我院收治 35岁以下胃癌 5 0例 ,误诊率高达 4 8 0 %。为提高其早期确诊率 ,引起同行重视 ,现将其特点、误诊等情况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5 0例中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18~ 2 5岁 3例 ,2 6~ 30岁 2 4例 ,31~ 35岁 2 3例。上腹饱胀、疼痛及食欲下降、乏力 32例 ,消瘦、贫血、体重下降 4 2例 ,呕血、黑便 2 1例 ,低热 5例 ,上腹包块伴腹水 8例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6例。胃钡剂检查 6 0例次 ,确诊 4 3例次 (71 0 % ) ,误诊 17例… 相似文献
158.
各型肺结核都存在甲皱微循环、肺血流图和血液流变学等异常 ,尤其病变范围广 ,痰菌阳性和毒性症状重者为甚 ,由此提示 ,改善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性。目前 ,用于改善微循环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不多 ,且疗效多难确定。为探讨其有效疗法 ,我们将蝮蛇抗栓酶、藻酸双酯钠 (PSS)、山莨菪碱 +复方丹参、单纯化疗进行了疗效对比 ,结果证明蝮蛇抗栓酶疗效较佳 ,但须应用得当。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93例中 ,男 82例 ,女 11例 ;年龄 18~6 5岁。均符合结核病诊断标准[1] ,住院达 3个月以上 ,无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等重要脏器合并症及出血(咯血 )病史 ;… 相似文献
159.
肝脏的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能有效地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refusion ,I/R)损伤,但其在临床的使用尚受到限制[1] 。李晓立等[2 ] 的初步研究表明,肝脏I/R损伤前,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普鲁卡因预处理能明显减轻肝脏I/R后早期的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一种更方便临床使用的减轻肝脏I/R损伤的方法。本实验采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利多卡因的方法,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对肝脏I/R损伤的影响及其减轻I/R损伤的有效性。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方法及分组5 8只雄性SD大鼠(2 5 0~30 0g) ,随机分成4组。腹腔内注射6 %水合氯…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