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RPMS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明确该基因在上皮细胞中表达的亚细胞区域,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方法:提取鼻咽癌组织及各细胞系的DNA和总RNA,以巢式PCR扩增W片段来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的感染情况,RT-PCR检测RPMS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克隆入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介导入人胚肾上皮(HEK293)细胞,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区域. 结果:除BJAB细胞株外,所有标本中均检测到EB病毒W片段;RPMS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3.3%(45/54),在鼻咽非癌组织中则仅为4%(1/2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鼻咽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未检测到RPMS1表达,RPMS1在SUNE1细胞中的表达高于Raji细胞,但不表达于B95.8细胞;RPMS1可稳定表达于HEK293细胞,其编码蛋白的表达以胞核为主. 结论:EB病毒RPMS1基因在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高水平转录,在体外可稳定表达于上皮细胞的胞核,提示RPMS1编码蛋白可能作为核转录因子通过调控细胞增殖相关的信息传递而参与上皮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82.
不同来源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和杀伤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家祥  郑树  刘秋亮 《医学争鸣》2005,26(7):616-61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和机制.方法:脐血和正常人外周血各16例,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以抗CD3 mAb、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为诱导剂制备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二者的细胞动力学效应,MTT法比较二者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杀伤活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变化.结果:脐血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均显著优于外周血CIK细胞,CMNC CIK vs MNC CIK,P<0.05;脐血CIK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坏死为主,外周血CIK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主,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CIK细胞体外扩增快,杀伤活性强,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优于外周血CIK细胞,不同来源的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小儿大便失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小儿大便失禁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6~12岁。均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股薄肌肛门成形术治疗。术后禁食4~5 d,切口暴露,随时清除创口和肛门分泌物,保持肛门处清洁。术后3周开始肛门功能训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 a,18例无污粪,3例稀便时有污粪。临床评分5~6分,客观评分4~5分。结论:肌肉联合移植是治疗小儿大便失禁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84.
涌泉穴治疗脑占位病变术后呃逆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家祥 《中国针灸》2003,23(5):281-281
笔者2001年在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进修期间,随师夏晨应脑外科病房会诊要求,处置脑占位病变术后呃逆7例,现报告如下。 7例病例均为江苏省中医院脑外科术后住院病人,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7岁;呃逆时间最短3天,最长15天。均是术后当天或几天后出现呃逆,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MRI高信号区(HIZ)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5年行MRI检查的下腰痛患者123例,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炎、腰椎结核、滑脱、椎管狭窄等能引起下腰痛疾病的患者排除在本研究之外。对照组60例无典型的下腰部慢性疼痛,或有下腰部疼痛症状但临床检查已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卡方检验比较两组HIZ出现率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实验组出现HIZ患者67例(54%),明显多于对照组(9例,15%),P<0.001。结论:MRI显示的HIZ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B超、CT和IVP诊断肾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肾母细胞瘤98例,年龄3个月~9岁,中位年龄2.5岁,98例均行B超检查,50例行CT检查,89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比较3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超、CT及IVP诊断肾母细胞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3.8%(92/98),88.0%(44/50)和78.0%(70/89)。常见误诊原因是把肾母细胞瘤误诊为肾外肿物,手术和病理检查发现被误诊的肿瘤常位于肾上极或肾下极。B超联合CT或IVP均能显著提高肾母细胞瘤的诊断符合率(98%与97%)。结论:3种影像学检查诊断肾母细胞瘤均有一定的误诊率。B超操作灵活,诊断符合率高,应为诊断小儿肾母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DNA倍体、SPF、增殖细胞指数(PI)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35例肾母细胞瘤标本的DNA倍体、SPF、PI值,并与正常肾组织比较。结果:与正常肾组织相比,I~Ⅱ期与Ⅲ~Ⅳ期肿瘤的异倍体率、SPF、PI值均升高,但肿瘤各临床分期I~Ⅱ期与Ⅲ~Ⅳ期之间,及病理FH型与UH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肾母细胞瘤的DNA倍体、SPF、PI值能了解其某些分子生物学特性,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其增殖活性,对肿瘤的诊断及评估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对照组使用美洛西林抗感染。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实验室资料。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舒巴坦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较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9.
复合肌肉移植治疗小儿大便失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大便失禁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6-12岁。均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股薄肌肛门成形术治疗。术后禁食4-5天,切口暴露,随时清除创口和肛门分泌物,保持肛门处清洁,术后3周开始肛门功能训练,结果 要后随访6个月-4年,9例无污粪、3便稀便时有污粪。临床评分5-6分。客观评分4-5分。结论 复全肌肉移植是治疗小儿大便失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0.
张大  王家祥  范应中  张谦  王佳辰 《山东医药》2008,48(19):104-106
用逆转录病毒转移体系建立表达人B7-1(hB7-1)的肝癌瘤苗,瘤苗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或T细胞共同孵育,观察该瘤苗激活T淋巴细胞的能力.发现所建立的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可有效刺激PBLs或T细胞增殖并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认为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可能是肝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