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使用艾曲泊帕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allo-HSCT后140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及造血重建良好组,每组70例,其中血小板减少组又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PT,n=14)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SFPR,n=56)患者,分别比较各组临床特征与生存情况,并分析14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使用艾曲泊帕的治疗疗效。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未缓解和部分缓解、合并感染、首次确诊到移植时间>6个月、ABO血型不相合、输注单个核细胞数≤10×108/kg、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为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小板减少组3年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均低于造血重建良好组(P<0.05),SFPR患者3年OS、PFS均低于PT患者(P<0.05)。艾曲泊帕在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使用治疗有效率为7...  相似文献   
42.
黄静  方琴  王季石 《贵州医药》2005,29(7):641-642
环孢素A(Cycloslporine,CsA)是一种高脂溶性环状十一肽大分子化合物。作为特异性免疫抑制剂,其对各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肾移植术后病人的免疫排斥反应的确切疗效已获公认。免疫法测得环孢素A的全血有效血药浓度参考范围为100-400ng/ml,最小中毒浓度参考值为600ng/ml。有报道接受CsA可导致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增加,诱发心血管疾病。监测CsA血药浓度,研究CsA对血脂的影响,对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CsA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大鼠模型上形成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消退特点。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氯胺酮依赖自然消退组和氯胺酮依赖训练消退组,每组8只。氯胺酮依赖组交替隔天腹腔注射氯胺酮和等容量生理盐水16d使大鼠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在实验的d18,CPP形成后氯胺酮(10-15mg.kg-1)依赖训练消退组进行生理盐水消退训练,然后各组分别在不同时段(d19,d24-26,d54-56)进行CPP测试。结果:氯胺酮处理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CPP,自然消退组大鼠CPP在训练后d38仍存在,训练消退组经生理盐水消退训练后大鼠CPP迅速消失。结论:氯胺酮诱导的大鼠CPP可维持38d以上,生理盐水消退训练可加速其消退。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4月-2010年4月接受PBSCT的51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采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43例患者(淋巴瘤28例、急性白血病12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平均时间为12.1 d(7~16 d),血小板计数≥20×109/L平均时间为15.9 d(6~58 d);未发生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无移植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60个月).Auto-PBSCT组患者中有9例复发,8例死亡,复发率达20.9%;Allo-PBSCT组患者无复发以及移植相关死亡.结论:PBSCT造血重建快,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血液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对27例CD 20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87%.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认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21 岁,有家禽接触史,因发热伴咳嗽、咳痰 5 d 于 2013 年 2月 7 日入院,体温最高 40℃,出现咳嗽、咳痰,当地诊所治疗无明显好转就诊我院急诊科.双肺 CT 检查显示:双肺肺炎、右侧胸腔积液;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少,收住我院血液内科治疗.入院后持续高热,伴胸闷、气促及心悸.体格检查:唇甲紫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明显下降(表 1 ~ 2),血气分析示中度 I 型呼吸衰竭,考虑不明原因肺炎合并粒细胞缺乏症.  相似文献   
47.
48.
白血病凝血激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血病细胞内所含前凝血质(PCA)及癌性促凝物(CP)是致凝血异常的基本原因[1]。我们通过检测白血病患者凝血酶原片段(F1+ 2)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浆水平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凝血异常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一、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7.1岁。无心肝肾疾病,无血栓形成疾病,近期无抗凝药史。患者组白血病37例(其中M13例,M24例,M35例,M42例,M53例,M61例;L11例,L2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49.
目前,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尽管联合化疗已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仍有15%~30%的患者原发耐药,60%~80%完全缓解的患者继发耐药、复发致死。多药耐药(MDR)是指细胞不仅对一种化疗药物出现耐药,并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靶位不同的化疗药物也产生抗药性。因此,耐药成为当今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但耐药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以往的研究发现多药耐药的形成与两类细胞膜转运蛋白有关,一类为多药耐药基因 MDR1编码的细胞膜 P-糖蛋白(P-gp),另一类为新的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目前已知能直接介导 MDR  相似文献   
50.
赵鹏  王季石  卢英豪  何玲  黄懿  张燕 《重庆医学》2015,(29):4061-406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 M )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化疗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近年来针对骨髓瘤的治疗手段可谓日新月异,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硼替佐米、卡非佐米、来那度胺等)的引入,其联合化疗带来的效果几乎可以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媲美,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缓解率及预后,为那些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随之而来的第二肿瘤(SPM )成为新的挑战,但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发病机制不清,部分与药物相关,此类患者疗效不佳。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共收治7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有2例继发第二肿瘤,分别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现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