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采用配对分组的方法,观察了国产基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乳腺癌和肝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国产rhGM—csF对白细胞减少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且毒副反应轻微,价格便宜,适合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2.
罕见肝再生肿块误诊为肝癌肺转移一例王在国,丁福全,陈利华,刘光中四川省肿瘤医院(610041)肝癌切除术后,肝组织再生形成圆柱状肿块,肿块垂直向上顶入右肺下叶内,以致临床误诊为肝癌肺转移。该病例罕见,现将我院诊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6岁,因肝区...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美容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符合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3例,在腔镜下用超声刀,经过胸部乳沟中点和两侧乳晕内上缘皮下建立通道,颈前区建立操作空间,实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满意,颈部没有手术疤痕,没有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满意,美容效果好,没有发生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前顺行与逆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及对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2例拟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术前顺行肠道准备与逆行灌肠。比较肠道清洁度、局部复发率。结果:逆行肠道准备组与顺行肠道准备组局部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肠道准备组与顺行肠道准备组肠道清洁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晚期大肠癌患者术前顺行肠道准备的效果略优于逆行灌肠。结论:大肠癌的局部复发率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与肠道准备方式无关,逆行肠道准备并不增加局部复发率。顺行肠道准备或许可以提高晚期并不全肠梗阻患者的肠道清洁度。  相似文献   
135.
埋植式给药装置(IDDS)在70年代初首先由Blackshear研制成功并最早用于转移性肝癌的肝动脉化疗。由于IDDS在治疗通道的建立、保留、维护和使用方面都极其方便,因而经IDDS区域性化疗治疗中晚期肿瘤的方法迅速成为我国肿瘤临床治疗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作者1995年8月创立的经IDDS定期直接肝动  相似文献   
136.
肝癌肝动脉门静脉化疗中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动脉门静脉双途径插管化疗是近年原发性肝癌(肝癌)临床治疗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结合作者6年的实践体会,就肝癌肝动脉门静脉化疗中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问题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临床资料:1990年7月~1996年10月,作者共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双途径插管化疗的方法治疗肝癌患者130例。将1990年7月一1993年12月的64例设为对照组,而将1994年1~1996年10月的66例作为研究组。详细临床资料见表1。2.化疗方案:两组采用相同的方案进行化疗:阿霉素60me或表阿霉素80g第正天…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白细胞增长仪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护理要点.方法将56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化疗周期同步使用白细胞增长仪,对照组28例单纯化疗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轻恶心、呕吐,增进食欲,改善睡眠,精神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对照组无此效果.结论白细胞增长仪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中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明显的保护和刺激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辅助治疗措施.护理人员正确操作,科学护理,预防不良反应,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8.
患者,男,59岁,因右上腹疼痛不适1年,加重伴消瘦1月入院。否认肝病史及肿瘤家族史。院外曾外敷软坚化结中药。查体:腹部平坦,肝肋下3cm、剑下6c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轻压痛,脾脏未扪及。实验室检验:HBsAg(-),肝功能childA级,AFP<20μg/L;院外CT片显示肝内多发性实质性占位病变(未做强化扫描)。入院诊断首先考虑为多发性肝血管瘤,肝癌待排。入院后第四日请假回家休息时,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腹痛,无明确诱因,始能忍受,约3小时后腹痛加重并蔓至全腹,伴烦躁、大汗及起床时晕倒。急速返院查体:心率120次/分,血压9/7kPa,唇色苍白,四肢湿冷,腹部丰…  相似文献   
139.
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肝动脉门静脉化疗(hepatic artery and portal vein chemotherapy,HAPVC)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1].但HAPVC是否将造成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pressure,FPP)变化?变化规律怎样?化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是否与FPP的升高有关?我们就此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研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及其药动学,并对杀菌效力进行评估,为临床上肝胆系统感染选择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家兔行胆总管造瘘术,分别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和美罗堵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于不同时间收集胆汁标本,采用HPLC法测定各抗生素的浓度,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结合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杀菌效力.结果 各抗生素在胆汁中的峰浓度和半衰期分别为:哌拉西林(7950.16±3023.00)μg/ml和(1.97±1.23)h,头孢曲松(1107.01±247.61)μg/ml和(3.14±0.57)h,美罗培南(31.97±12.44)μg/ml和(0.36±0.11)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杀菌指数最大、TMIC最长,对大部分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均可形成MIC90 100倍以上的浓度,TMIC长达6~8 h;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较低.结论 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均可在胆汁中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杀菌效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