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9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93篇 |
口腔科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262篇 |
内科学 | 101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39篇 |
特种医学 | 7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0篇 |
综合类 | 388篇 |
预防医学 | 189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19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33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胰腺癌中VEGF mRNA,bFGF mRNA和PDGF mRNA及相应受体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mRNA及相应受体(flt-1,bFGFR1,PDGFR)与肿瘤微血管(microressel,MV)生成在胰腺癌生成、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51例胰腺癌及32例急、慢性胰腺炎病人病变组织中VEGF mRNA,bFGF mRNA,PDGF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应病例中flt-1,bFGFR,PDGFR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计数(MVC)。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中3种血管生长因子mRNA及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包慢性胰腺炎(P<0.05或P<0.01),它们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的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肿瘤的进展阶段)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与肿瘤大小无关;癌组织中MVC明显高于急慢性胰腺炎(P<0.01);3种血管因子及受体与胰腺癌MVC呈正相关(P<0.05或P<0.01);癌组织中3种血管因子mRNA及bFGFR与术后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VEGF mRNA,bFGF mRNA,PDGF mRNA及受体的表达及MVC的测定可作为判定胰腺癌生长、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阻断3种生长因子及受体有助于胰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对150例拟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不育妇女行常规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150例中47例(31%)有镜下异常,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或息肉样增生18例(12%),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7例(11%),子宫畸形7例(5%),宫腔粘连狭窄3例(2%),子宫内膜结核1例(0.7%),子宫黏膜下肌瘤或腺肌瘤1例(0.7%)。以宫腔镜诊断为标准,阴道超声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66%(31/47)、98%(101/103)、94%(31/33)、86%(101/117)、88%(132/150),子宫造影分别为26%(12/47)、100%(95/95)、100%(12/12)、73%(95/130)、75%(107/142)。结论:宫腔镜检查术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和准确性,应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于2016年4月至2018年8间经本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200例作对象进行研究,依循随机数字表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状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肠道功能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0%远高于对照组74.00%(P0.05)。结论选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应用于早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术后恢复有显著改善,而且明显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可作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双侧海绵体神经损伤(BCNI)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凋亡及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只/组):假手术组、双侧海绵体神经损伤组(BCNI组)、硫化氢干预组(BCNI+NaHS组)。通过钳夹损伤双侧海绵体神经构建BCNI模型。BCNI+NaHS组每天腹腔注射100 μmol/kg的NaHS溶液;BCNI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检测海绵体内压(ICP)和平均动脉压(MAP),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胱硫醚-β-合成酶(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α-SMA,Collagen-Ⅰ,Caspase-3、Bax、Bcl-2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BS、CSE表达情况,Masson’s Trichrome染色检测海绵体平滑肌/胶原比值,以及 TUNEL+α-SMA组织免疫荧光双染检测CCSMC凋亡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BCNI+NaHS组ICP/MAP比值高于BCNI组(P<0.05);Masson’s Trichrome染色结果显示,BCNI+NaHS组海绵体平滑肌/胶原比值较 BCNI 组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BCNI+NaHS 组α-SMA 蛋白表达高于 BCNI 组(P<0.05),同时 Collagen-Ⅰ蛋白表达低于 BCNI组(P<0.05);TUNEL+α-SMA组织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显示,BCNI+NaHS组CCSMC凋亡数较BCNI组降低(P<0.05)。与BCNI组相比,BCNI+NaHS组Caspase-3、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升高(P<0.05)。BCNI组CBS、CSE表达较其余两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外源性硫化氢可提高经典的抗凋亡蛋白Bcl-2及抑制CCSMC凋亡,进而改善BCNI大鼠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26.
28.
腹腔镜直肠癌经肛门外翻切除吻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Dixon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对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Dixon术,术中将结肠和肛管外翻切除吻合,腹部不另做切口,常规放置肛管和经腹腔镜操作孔放置盆底引流管.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70(150~210)min,术后1~2 d胃肠道功能恢复并下床活动,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11)d.3例病人全部痊愈出院, 无吻合口瘘及排便功能异常. 结论该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术中不在腹腔断肠, 减少了腹腔污染及种植转移危险,不在腔镜下腹腔内肠吻合大大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29.
乳腺增生病p53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分子病理指标。方法:用PCR-SSCP检测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30例乳腺癌中p53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用DNA直接测序技术确定突变的碱基及其所在的密码子。结果:乳腺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中p53基因第6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0、6.5%(2/31)、13.3%(4/30)。6个点突变均为碱基替换,其中4个发生于第192密码子(CAG→TAG),2个发生于第213密码子(CGA→TGA),两者均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终止。结论:乳腺癌不典型增生中存在p53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该突变可能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发展到乳腺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家系的染色体核型特征,并筛查染色体畸变,探讨患者染色体畸变区域是否存在拷贝数变异和神经发育相关基因,为寻找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病因提供线索。方法采用G带显色技术并依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lature,ISCN)对632个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家系(包括632例患者及其健康生物学父母1264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根据各染色体带型特征筛查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情况。经与细胞遗传学芯片标准化联盟(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Cytogenomic Arrays,ISCA)数据库和人类亚微观结构基因组变异和疾病表型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tion and Phenotype in Humans using Ensembl Resource,DECIPHER)比对,探讨检出的染色体畸变区域是否可能存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神经发育相关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和基因。结果共检出携带染色体畸变的患者22例,占患者3.48%(22/632)。其中5例为新生畸变,在患者中检出率为0.79%(5/632),包括1例重复,1例平衡易位,2例Turner综合征核型,1例21q22区域额外未知来源片段;另外17例染色体畸变为父母遗传,占患者2.69%(17/632)。经数据库比对,检出的染色体1q25和3p24畸变区域可能存在致病性较高的拷贝数变异,并累及TNR、ASTN1、NMNAT2等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结论部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存在新生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区域可能存在累及神经发育相关致病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寻找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病因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