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142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分选CD34 细胞及脐血中CD34 细胞含量的意义。【方法】脐血中分离单核细胞后,采用EasySep正选人CD34 免疫磁珠分选CD34 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前后CD34细胞的纯度。【结果】分选前MNC中CD34 细胞纯度为(1.14±0.71)%,分选后CD34 细胞纯度达到(91.55±4.11)%。【结论】脐血作为CD34 造血干/祖细胞的来源以及免疫磁珠方法在获得高纯度CD34 细胞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吸烟者体内尼古丁代替主要产物可铁宁在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抗炎和调节免疫方面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及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动物:SD大鼠50只。实验分组和给药:随机选取SD大鼠40只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致炎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剩余的10只SD大鼠为正常组。将40只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随机分为炎症组10只,可铁宁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可铁宁各组于佐剂注射后1周开始灌胃给药,分别给0.5,1.5,4.5g/kg体质量剂量药物,连续7d。实验评估:致炎后28d开始进行运用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对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T细胞增殖等指标(CD4 ,CD8 ,CD4 /CD8 )的影响。结果: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含量:与炎症组相比,可铁宁高、中、低剂量各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明显下降[(101.4±11.24),(53.40±8.23),(60.34±5.97),(72.31±8.06)ng/L,P<0.05],白细胞介素2含量明显升高[(121.3±21.2),(195.9±51.6),(174.3±40.3),(169.7±53.2)ng/L,P<0.05],且作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②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CD4 /CD8 变化:造模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炎症组的CD4 增加,CD8 明显降低(P<0.05),CD4 与CD8 的比值显著增加(P<0.05);与炎症组相比较,可铁宁高剂量组的CD4 显著降低(P<0.05);可铁宁各组的CD8 明显增加(P<0.05),CD4 与CD8 比值显著下降,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可铁宁可调节大鼠血清中异常的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2含量,可铁宁在试验动物水平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系统评价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检索时间截至2006年11月,手检1980~2006年10月国内相关杂志16种。按照文内所述纳入标准共收集到H-FABP早期诊断AMI的研究,采用QUADAS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按胸痛发作距离采血时间设定4个时间组,分别纳入相应研究,利用Metadisc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绘制SROC曲线。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n=1739)。13个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P=0,I~2=58.5%)。患者胸痛发作0~3 h组纳入5个研究(n=396),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49,I~2=0),合并敏感度0.86[95%CI(0.80,0.91)],合并特异度0.76[95%CI(0.80,0.91)],SROC曲线下面积0.88,SE=0.0323。患者胸痛发作0~6 h组纳入10个研究(n=1175),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 I~2=69%),合并敏感度0.86[95%CI(0.83,0.89)],合并特异度0.79[95%CI (0.76,0.82)],SROC曲线下面积0.92,SE=0.019。患者胸痛发作6~12 h组纳入4个研究(n=215),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56,I~2=0),合并敏感度0.97[95%CI(0.91,0.99)],合并特异度0.52[95%CI(0.42,0.61)],SROC曲线下面积0.810,SE=0.1522。患者胸痛发作0~12 h组纳入11个研究(n=1 352),各研究间有异质性(P=0.56,I~2=59%),合并敏感度0.88[95%CI (0.84,0.89)],合并特异度0.75[95%CI(0.71,0.78)],SROC曲线下面积0.91,SE=0.0164。结论从目前研究看,H-FABP在患者胸痛发作后0~3 h已经显示出较好的诊断效能,在胸痛发作0~12 h内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H-FABP可以作为AMI早期筛查及诊断新指标。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4):251~259.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变化,筛选出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及其最佳检测时机,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方法纳入各类骨科大手术病例21例,健康对照21例。手术病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和7 d采血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P-选择素(P-selection)、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指标,结果用重复性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变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后7 d康复顺利、无明显血栓并发症。(1)PT、aPTT手术前后7 d内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TT术后3 d与术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但仍在参考范围以内(16~18 s)。(2)D-D、Fbg浓度术后持续升高,术后7 d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D-D 446.6±94.20 g/L vs 135.38±87.25 g/L,P0.01;Fbg 5.17±1.50 g/L vs 3.48±1.06 g/L,P0.01)。(3)vWF、TAT和P-选择素术后3 d较术前明显升高(vWF,127.08±7.20%vs 121.38±5.55%,P0.01;P-选择素77.96±8.84 ng/ml vs 73.88±5.16 ng/ml,P0.01;TAT 16.84±6.30 ng/ml vs 11.00±5.41 ng/ml,P0.05)。tPA术后3 d较术前下降明显(17.37±3.48 g/ml vs 21.39±6.65 g/ml,P0.05)。结论常规凝血三项(PT、aPTT、TT)对于监测术后血栓前状态价值不大。D-D、Fbg术后非特异升高,对监测术后血栓形成价值有限。患者术后3 d vWF、P-选择素和TAT处于最高水平,tPA处于最低水平,提示患者术后3 d血栓前倾向严重,建议临床选择vWF、P-选择素、tPA和TAT等特异性指标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进行临床抗凝干预,防止术后血栓并发症。  相似文献   
65.
我国检验医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学位、招生规模、办学模式、教材使用以及就业状况等7个方面深入剖析我国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我国检验医学教育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与思考,特别提出检验医学本科教育的总体布局和多元化方向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e,并观察其在Bew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PCK方法从质粒pMD18T-HBV中扩增HBeAg基因,克隆到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e,通过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并将该裁体转染Bewo细胞,72 h后,用Western 免疫印迹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eAg蛋白在胞内和上清中的表达.结果 通过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HBeAg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以在Bewo细胞系中表达HBeAg,并可分泌HBeAg.结论 构建了HBeAg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e,为研究胞内HBeAg对Bewo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3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共分为三组:比值〈30mg/g为正常蛋白尿组(n=22),30mg/g≤比值〈300mg/g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26),比值≥300mg/g为大量白蛋白尿组(n=15);同时选择2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期凝固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F-PCA。常规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RP(Hs-CRP)、尿酸(UA)、胱抑素C(CYSC),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外周血TF-PCA随尿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同时单个核细胞TF-PCA与空腹血糖、Hs-CRP、UA等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0.293、0.23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F-PCA明显升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TF-PCA升高可能与DN的发病机制、病程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构建新型甲胎蛋白安培免疫传感器。方法首先在玻碳电极(GCE)表面修饰一层羧基化碳纳米管(CNTs),然后利用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和带正电荷的硫堇之间的静电作用,层层自组装修饰硫堇以增强检测信号,然后利用硫堇的氨基固定纳米金,以便固定抗体,最后利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未结合位点。结果修饰的碳纳米管能够显著地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利用层层组装技术修饰了5层硫堇。在优化的条件下(pH7.0,温浴时间25min),制作的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线性范围在0.5~25ng/ml内,检测限0.02ng/ml。结论成功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构建新型基于碳纳米管修饰的无酶型甲胎蛋白安培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有望成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老年人术前给予支链氨基酸对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0~84岁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1 h给予支链氨基酸3.5 ml/kg;对照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溶液3.5 ml/kg.记录入室时(T1)、诱导时(T2)、切皮时(T3)、诱导后1 h(T4)、诱导后2 h(T5)、术后2 h(T6)的中心温度(食管温度),同时记录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术后体温较术前明显下降,明显低于观察组.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术前输注支链氨基酸有助于维护老年腹部外科患者的体温,并降低术后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