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术后椎间盘炎是由Tumbull于1953年第一次报道的,它是一种少见的术后并发症,可见于多种脊柱的侵入性操作中.各种不同侵入性操作中其发病率在0.26%~44%.  相似文献   
42.
血管束置入硅胶管内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非神经组织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疗效,改善桥接物内的血供,利于再生神经的延伸和成熟。以硅胶管为桥接物,游离与置入邻近的血管束,再将两神经断端切除神经瘤后分别套入硅胶管内,以7/0无损伤针线将神经外膜与硅胶管壁固定数针。1990年~1995年修复11例15条上肢神经,其中正中神经7条,尺神经5条,桡神经3条,切除神经瘤后缺损长度3cm13条,3.1cm~5cm2条。术后随访到10例13条神经,随访时间为1年~5年,优(M4S4)8条,良(M3S3)3条,差(M1S1)2条。认为,此法有一定优点,对神经缺损不能直接缝合,患者又不愿取自体神经移植者,可列为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3.
张山锋  王体沛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2):152-152,F0003
术后椎间盘炎是由Turnbull于1953年第一次报道的,是一种少见的术后并发症,见于多种脊柱的侵入性操作中,发病率0.26%~4%.它在所有化脓性椎间盘炎中占30.1%,几乎在每一种侵入性脊柱操作中均有报道,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及合并其它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易出现.是脊柱病人术后腰背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比较4种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2月,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并获随访1年以上患者88例,男52例,女36例。年龄19~8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9d。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2例,交通事故伤36例,摔伤20例,跌伤10例。分别采用动力髋(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42例(A组);解剖钢板固定23例(B组);股骨近端交锁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固定8例(c组);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固定15例(D组)。按照改良Evan’s分类均为不稳定性骨折;其中A组Ⅲ、Ⅳ、Ⅴ型分别为15、8、19例,B组分别为12、5、6例,C组分别为3、2、3例,D组分别为10、3、2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及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各组骨折术后3~5个月均获临床愈合。住院期间无死亡,随访6个月死亡5例,均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术后A组3例,C组1例,D组3例并发髋内翻。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最多,B组最少,与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最少、临床愈合时间较长、无术后并发症,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功能评分最低,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钢板对于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较好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缝合术联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跟腱止点周围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35例跟腱止点周围断裂患者行带线锚钉缝合修复术,其中19例配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按Arner-Lindholm标准观察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无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其中配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组,按Arner-Lindholm标准优12例(63.2%),良6例(31.6%),差1例(5.2%),优良率94.8%;对照组,优7例(43.8%),良4例(25%),差5例(31.2%),优良率68.8%。结论带线锚钉缝合术联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跟腱止点周围断裂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特点,评价股骨重建钉治疗此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9年6月~2003年2月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4例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Garden Ⅰ型2例,GardenⅡ型9例,GardenⅢ型3例,同时合并股骨干中上段骨折,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全部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获得骨性愈合,2例术后11个月时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髓内针及锁钉断裂、松动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合理可靠的内固定方法治疗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7.
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复杂型髋臼骨折联合手术入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9例复杂型髋臼骨折行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结果术后以M atta复位标准:优4例,良13例,中2例。经6个月~3年随访,患者均下地行走,按照M atta功能评分:优5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结论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医师的临床经验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8.
骨巨细胞瘤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巨细胞瘤(GCT)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我国GCT发病率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0%,而西方国家只占5%.其有较强的局部侵蚀性,不良预后主要为局部复发,少数可发生肺转移.GCT的不良预后有很多不确定性,组织学分级没有评价意义[1].其预后评价具有特殊性,现将近年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9.
多指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据统计约占手部畸形的6.6%.由于多指畸形的种类繁多,初次手术的难易程度不一,即使很有经验的医师也不能保证获得完美无缺的手术效果;况且一些经验不足的医师不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多指畸形的异常解剖结构,视多指切除为十分简单的手术,因而术后继发畸形的发生率也高.我科近5年来治疗多指切除术后继发畸形15例,按不同畸形采用不同的矫治手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0.
膝关节修复重建的范围非常广泛,本文只介绍膝关节周围肿瘤作手术切除后的修复重建及其康复治疗。 膝关节是人体大关节之一,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是骨肿瘤最好发部位。良性肿瘤处理较简单,高度恶性肿瘤以截肢、放疗和化疗为首选,对低度恶性肿瘤(如骨巨细胞瘤),处理方法则不能简单化。本文旨在对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肿瘤骨段切除,大段骨缺损重建方法的选择提出讨论。 一、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