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61篇
  3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阅读文章得知此病例特点:年轻女性,无明显症状,体格检查发现胰头肿物,影像学显示胰头部良性占位,术前诊断囊腺瘤;手术切除证实边缘清楚,有包膜,囊性肿物,镜下有乳头状结构.原诊断是:胰腺乳头状囊性瘤.我认为此病例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212.
游离亚油酸对胰腺腺泡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亚油酸对胰腺腺泡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分离胰腺腺泡细胞,分别与0.1、0.5、1.0mmol/L亚油酸共同孵育30、60、90min,测定细胞的LDH释放率,DNA片段梯度分析腺泡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腺泡细胞PKC的膜转位,激光共聚焦测定细胞内钙的变化。结果腺泡细胞与亚油酸共同孵育后,台盼蓝染色显示存在细胞损伤,LDH释放率与亚油酸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细胞总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1.0mmol/L亚油酸可出现DNA梯状条带,证明存在细胞凋亡。同时,腺泡细胞凋亡率及PKC的膜转位率,均与亚油酸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另外,钙离子是参与细胞损伤和PKC激活的因子之一,采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腺泡细胞内钙浓度,发现其升高与亚油酸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亚油酸对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游离亚油酸刺激腺泡细胞内钙升高和活化PKC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13.
为总结下肢骨不连肢体短缩畸形治疗经验,采用自体半侧腓骨髓内植骨,髂骨充填骨缺损区,梯型加压钢板固定术式一次性延长下肢骨不连后肢体短缩畸形16例16个骨。平均随访22个月,结果显示股骨平均延长3.5cm,胫骨1.8cm,平均骨愈合时间14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骨不愈合并发症发生。认为:髓内及延长区植骨加金属钢板固定牢靠,患肢功能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214.
胰管结石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结石分为真性结石和假性结石,大胰管中较大较局限的结石称为胰管结石或真性结石,而将细小胰管和腺泡结石称胰腺钙化或假性结石。胰管结石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与慢性胰腺炎互为因果,是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指标之一。胰管结石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导  相似文献   
215.
目的 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在乳腺癌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房假体植入胸大肌后方间隙后是否使用ADM分为ADM组(43例)和非ADM组(25例),比较2组乳房假体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总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中切除腺体体积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ADM组,假体体积大于非ADM组,假体与切除腺体体积差值小于非ADM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外观方面ADM组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及客观测量评分均优于非ADM组(P<0.05),尤其是在乳房对称性、手术瘢痕及乳头横向移位距离方面。术后生存质量方面ADM组患者在体像、性功能和性兴趣方面优于非ADM组(P<0.01)。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腺体切除后应用ADM辅助假体植入一期乳房重建...  相似文献   
2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大豆异黄酮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低剂量组(LAS 150 mg/L)、中剂量组(LAS 300 mg/L)和高剂量组(LAS 600 mg/L)。用蒸馏水及不同剂量的LAS涂抹小鼠的背部剃毛处,连续涂抹60 d。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氧化应激损伤组(LAS 300 mg/ L)及3个拮抗组(分别用50、100及150 mg/L大豆异黄酮涂抹,再用300 mg/L LAS涂抹),每天1次,连续涂抹60 d。取涂抹部位皮肤,剪碎制匀浆,检测其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小鼠皮肤经不同剂量LAS处理后,MD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AS高剂量组的MDA含量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1);LAS中、高剂量组 SOD和GSH-Px的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LAS剂量增加,酶的活性逐渐降低(P<0.01)。大豆异黄酮干预后,各拮抗组MDA含量均低于LAS氧化应激损伤组(P<0.05~P<0.01),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拮抗组1与LAS氧化应激损伤组GSH-Px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各拮抗组SOD和GSH-Px活性均高于LAS氧化应激损伤组(P<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随异大豆黄酮浓度的增加,拮抗效果增加。结论:LAS可导致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大豆异黄酮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以抑制这种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217.
目的 探讨特发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2年1月-2010年6月经穿刺病理证实及手术治疗的24例特发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例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该研究组2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4.5岁,不同时期表现为乳腺包块、脓肿、窦道形成.影像学检查很难将乳腺炎性介质反应和乳腺肿瘤鉴别.2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6~96个月,平均随访(47.38±6.38)个月,复发3例(12.5%).结论 特发肉芽肿性乳腺炎多表现为可触及的乳腺肿块,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最终需病理诊断,完整切除病变组织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1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必由之路,住培基地建设是该项工作的基础。在当前住培基地和需要参加住培的住院医师供求形势下,协同基地发展对国家基地的住培工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协同过程中需要院级领导高度重视,促成基地管理人员有效沟通,整合基地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师资带教水平,建立培训督导机制,搭建基地间系统化建设的桥梁。基地协同的重中之重在于集优势住培基地、优势专业基地、优势科室、优势专业组于一体,探索住培管理新模式,博众家之长;在增加参培住院医师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1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细化分区术中冷冻病理结果对淋巴结转移的提示作用,从而指导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术后病理明确诊断PTC并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术中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冷冻病理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以...  相似文献   
220.
根据该院研究型疗养院的建设实践,从营养科角度总结研究型科室建设中的几点体会,一是坚持将疗养院核心内容放在首位,分析保障对象的需求;二是把疗养服务为中心的模式向预防、康复为主的模式转变;三是由营养科监管操作间到营养科直接管理操作间的模式转变;四是加强学习交流,以发表论文推动学科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树立科室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