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4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8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62篇 |
内科学 | 36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187篇 |
预防医学 | 48篇 |
药学 | 6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68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153.
154.
155.
目的观察术前化疗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术前化疗方案为 BPF方案 ,术前化疗组 40例的化疗前胃镜标本和术后手术标本石蜡切片和 2 0例单纯手术组的术后手术标本石蜡切片 ,采用 DNA末端标记法染色 ,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40例行术前化疗的食管癌患者中自觉吞咽困难、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的有 3 8例 ,2例无变化 ,无症状加重者。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显示完全缓解 3例 ,部分缓解 3 0例 ,无变化 5例 ,进展 2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发现除病变进展的 2例外 ,其余 3 8例均可见化疗后改变。术前化疗组的胃镜标本平均为 (5 .2± 1.3 ) % ,术后标本为 (2 7.6± 3 .8) %。单纯手术组术后标本为 (4 .9± 1.6) %。结论术前使用顺铂、5 -氟尿嘧啶、平阳霉素联合化疗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56.
近20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诊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病死率有所下降。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AP治疗指南的纷纷出现,AP的治疗更加趋于科学化。目前一致认为早期处理是减轻胰腺坏死和缓解器官功能不全的重要步骤和关键时间,对改善其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P的处理首先需要明确AP的病因和预测严重程度,以致早期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和决定是否需要加强治疗。AP的分型依据亚特兰大会议标准。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CT、CRP等是AP严重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早期处理主要包括:适量液体复苏、充分氧供、防治感染、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抑制胰腺外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早期血滤、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少数患者可能需要针对病因和局部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细化分区术中冷冻病理结果对淋巴结转移的提示作用,从而指导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术后病理明确诊断PTC并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术中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冷冻病理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以... 相似文献
15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必由之路,住培基地建设是该项工作的基础。在当前住培基地和需要参加住培的住院医师供求形势下,协同基地发展对国家基地的住培工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协同过程中需要院级领导高度重视,促成基地管理人员有效沟通,整合基地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师资带教水平,建立培训督导机制,搭建基地间系统化建设的桥梁。基地协同的重中之重在于集优势住培基地、优势专业基地、优势科室、优势专业组于一体,探索住培管理新模式,博众家之长;在增加参培住院医师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59.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以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为主要特征的情志类疾病,激素和抗抑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常用药物,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该病病因复杂,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晰。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以及协调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发现针灸、中药等中医药疗法可以通过提高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途径减轻抑郁症状、改善预后,且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0.
随机对照试验(RCT)被公认是临床试验的金标准,在针灸疗效评价临床研究中设计理想的安慰对照方法,是RCT临床运用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之一。应根据研究目的,灵活选择最合适的安慰方法作对照,努力探索符合中医实践需要的对照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