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59篇
  2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官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标准,分析26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 慢性宫颈炎、宫颈癌、CIN Ⅰ、CIN Ⅱ、CIN Ⅲ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二者符合率分别为82.9%、75.0%、120%、56.2%和128.5%.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联合病理活检能及时发现官颈癌和癌前病变,提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虎杖提取物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因子基因的影响,以期阐明虎杖提取物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与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台盼蓝测细胞活力为95%以上,RT-PCR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mRNA、IL-8mRNA的表达。结果:虎杖提取物1000mg/L,100mg/L组IL-1βmRNA和IL-8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地塞米松磷酸钠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虎杖提取物能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3.
114.
王亚军  周航  刘霄 《肿瘤学杂志》2013,19(12):970-972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放、化疗治疗Ⅰa~Ⅱa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根治手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根治手术治疗并具有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94例Ⅰa~Ⅱa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63例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3~5个月内行盆腔外放疗加TP方案全身化疗2~4周期;另外31例患者仅行单纯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12~79个月,中位随访37个月,随访期内,手术联合放、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盆腔或阴道残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17%和61.29%,远处脏器或组织转移率分别为17.46%和51.6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a~Ⅱa期宫颈鳞癌根治性手术后具有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联合放、化疗能明显降低其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解放军天津疗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三步针罐疗法)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56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及颈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腹腔灌洗对胃癌患者腹腔转移的预防价值。方法对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行腹腔灌洗,每例患者灌洗6次,检测每次灌洗液中癌细胞数量,观察不同分期患者灌洗液中胃癌细胞数量及胃癌细胞数量为0时的灌洗次数。结果灌洗液中胃癌细胞数量随着分期进展而逐渐增多(P<0.05);胃癌细胞数量随着灌洗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减少(P<0.05);ⅡA期、ⅡB期、ⅢA期患者灌洗液中胃癌细胞数量为0的最高灌洗次数为3、6、6。结论腹腔灌洗可减少胃癌手术患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数量,对预防胃癌患者术后腹腔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7.
张玲  王亚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07-108
目的:对孕妇体重进行合理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新生儿体重,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4在我院住院分娩总数为1435例,其中300例初孕妇年龄在20至35岁,在孕早期即采取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的基础上给予孕期营养指导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初孕妇300例,孕期常规饮食设为对照组.结论:孕期对孕妇体重进行合理管理,有效的控制胎儿体重,减少巨大儿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达到理想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及健康.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肠系膜脂膜炎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6例肠系膜脂膜炎的影像学表现,4例经CT检查,2例经MRI检查.3例经病理证实,3例按照CT标准做出诊断.结果 所有肠系膜脂膜炎均为起自肠系膜根部,围绕系膜血管的肿块,可见雾状肠系膜和(或)“脂肪环”征和(或)“假包膜”征.结论 肠系膜脂膜炎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CT及MRI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β—HCG和AFP升高对部分卵巢无性细胞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单纯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血清中β—HCG和AFP水平,并行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例患者血清中β-HCG和(或)AFP水平升高,组织切片β-HCG和(或)AFP染色阳性,手术后血清中β-HCG和(或)AFP水平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血清β-HCG和AFP升高可以作为部分卵巢无性细胞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0.
例1:患者,男18岁,农民,2000年6月因上臂肿物切除后3月,复发1月就诊。既往无结核病史,10年前左上臂接种过卡介苗。查体:一般情况较好,体温36.5℃,脉搏80次分,血压11070mmHg,心肺无异常,左上臂中部前外侧1长约7cm手术瘢痕,中央有一肿物突起于皮肤,约3cm×4cm大小,触之有波动感。在局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病灶位于肱二头肌深层肌纤维间,为一囊肿样病变,呈梭形,约3cm×3cm×4cm大小,包膜与肌肉粘连,内为干酪物质,结核性肉芽组织,脓汁,行病灶清除术后,抗结核治疗,伤口完全愈合,随访3年未复发。术后取包块送病理检查,报告为肌结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