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161篇
药学   96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护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5 0 % [1] ,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的膀胱痉挛发生率高达6 3 4 % [2 ] 。膀胱痉挛是造成术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现就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因素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 膀胱痉挛的临床表现患者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膝关节盘装半月板损伤通过关节镜治疗的治疗效果与术后产生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盘装半月板损伤患者资料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手术之后1年评价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术后产生疼痛的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56例,良34例,可9例,差1例,治疗优良率为90.0%;10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良者属于无疼痛组,剩余属于疼痛组,对比两组性别、手术方式、体质量指数等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疼痛组年龄、术前症状时间以及手术之后负重时间低于1周的患者显著高于无疼痛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采取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装半月板损伤效果理想,患者的年龄、术前症状时间和手术之后负重时间与术后疼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TanⅡA药效靶点和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靶点,并将二者的交集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对主要交集基因-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分析。选用THP-1单核细胞株经佛波醇12-十四酸酯13-乙酸酯(PMA)诱导为贴壁的巨噬细胞后,分为M0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TanⅡA+ox-LDL组及ox-LDL+HDAC3 siRNA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实验及qRT-PCR技术检测TanⅡA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方向的改变及HDAC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TanⅡA药效靶点和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靶点有23个交集基因,选取排序靠前的20条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主要富集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力和TNF信号通路等。其中,JUN、FOS、RELA、NFKBIA四个交集基因参与巨噬细胞极化的信号通路调控。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实验及qRT-PCR结果显示ox-LDL可诱导M0巨噬细胞CCR7和CCL2表达显著升高;与ox-LDL组相比,TanⅡA预处理的M0巨噬细胞经ox-LDL诱导后HDAC3、CCR7及CCL2 mRNA表达均下降,和ox-LDL+HDAC3 siRNA组结果一致。结论 TanⅡA能有效地阻止ox-LDL诱导巨噬细胞往M1方向极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HDAC3表达介导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09-2013年在深圳市宝安区接受治疗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成功与未成功治疗患者在人口学特征、诊断结果、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功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9-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成功治疗率为86.06%.成功治疗与未成功治疗患者在年龄、职业、来源、就诊时间、诊断结果、治疗分类、是否系统管理和有无空洞的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20~40岁.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无空洞是成功治疗的保护因素,OR(95% CI)分别为1.463(1.225~1.748)、1.229(1.037~1.455)和1.459(1.216~1.752);而转诊、诊断结果阳性和复治患者是成功治疗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0.808(0.677~0.963)、0.567(0.461~0.698)和0.495(0.389~0.630).结论 各种因素导致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未成功治疗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关注,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压疮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合用玉肤生肌液外敷。结果:28例压疮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自制玉肤生肌液治疗压疮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疮面渗出,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检测合并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白细胞介素(IL-33)的水平,探讨其与支原体感染疾病严重程度及肺炎支原体(MP)-DNA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并行肺泡灌洗术的74例患儿,根据免疫荧光定量MP-DNA结果,其中合并支原体感染62例,无支原体感染12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法(CPIS)将合并支原体感染组分为轻症组(49例),重症组(13例),再根据胸腔B超结果将轻症组分为合并胸腔积液组(16例)、无胸腔积液组(33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儿BALF中IL-17、IL-33的水平。结果 IL-17、IL-33在合并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不同程度表达,重症组BALF中IL-17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患儿BALF中IL-17与MP-DNA滴度呈正相关(r =0.391,P <0.05);轻症组无胸腔积液组患儿BALF中IL-33水平高于合并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IL-17可以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MP-DNA滴度,BALF中IL-33升高可能有助于减轻胸膜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根据椎动脉直径差异分为轻度变异组(0.04~0.70mm)、中度变异组(0.70~1.17 mm)、重度变异组(≥1.17 mm)3组,比较3组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椎动脉优势与阳性事件发生(眩晕反复发作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椎动脉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为70.73%(29/41),明显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33.33%(12/36)(x2=10.77,P<0.01);(2)椎动脉优势组眩晕严重程度(3.3±1.2)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2.3±0.6)(t=1.99,P<0.01);不同变异3组间两两比较,椎动脉优势重度变异组眩晕严重程度(4.0±1.1)大于轻度变异组(2.9±0.9)(t=2.07,P<0.05);(3)随访1年后,椎动脉优势组阳性事件发生率(65.85%)高于非优势组(30.56%)(x2=9.56,P<0.01).结论 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基底动脉异常率高,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相似文献   
28.
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张仲景治疗咳喘的名方,近年来众多医家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寒饮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中西医对CVA的认识和治疗,及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CVA的理论依据、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系统综述苓甘五味姜辛汤从饮邪辨治CVA的研究概况。结果显示目前针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CVA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仍较缺乏,已报道的临床研究在中医诊断、证候判定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今后的研究可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29.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癎、脑瘫及共济失调等.重症窒息并发脑病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在30%左右[1].因此HIE的防治、护理和减少伤残备受社会和医学界的关注,我们就HIE的病因和护理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以及药物敏感性,以期在临床干预时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3例,对可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取相应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123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222例次,感染率30.89%、例次感染率90.24%;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占55.75%,其次为血液、尿液及粪便,分别占30.46%、10.34%及3.45%;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9.00%,对阿莫西林、一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亦普遍耐药,对二、三代头孢和磺胺类药物较为敏感,对亚胺培南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3.10%,对红霉素、阿莫西林、一二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以及林可霉素普遍耐药,但是对三代头孢菌素、利福平、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而敏感性较高。结论不同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不同,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也不同,在临床工作中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给予全面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