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72篇 |
内科学 | 1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49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保温对低体温创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40分,且肛温<36℃的需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创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及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在室温下手术,保温组采用各种措施保持肛温≥36℃,对照组体温未施加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死亡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保温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伤口感染发生率、术后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可以明显缩短低体温创伤患者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保温对低体温创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40分,且肛温〈36℃的需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创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及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在室温下手术,保温组采用各种措施保持肛温≥36℃,对照组体温未施加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保温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o.05),伤口感染发生率、术后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可以明显缩短低体温创伤患者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高龄(≥80岁)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亚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血管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神经科连续住院的91例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和影像学资料,根据TOAST分型进行分组,对各TOAST分型亚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短期预后、影像学表现、脑血管病变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大动脉粥样硬化(34/91)是高龄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病因,罪犯血管多位于颅内(25/34).大动脉粥样硬化组颅内(28/34)和颅外(12/34)脑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比例均高于其他各组.心脏源性栓塞组患者血脂水平偏低,短期预后不良(7/15)患者比例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小动脉闭塞组,严重脑水肿(4/15)患者比例高于其他各组,后循环梗死(1/15)和脑白质病变(3/15)患者比例低于小动脉闭塞组.小动脉闭塞组出现并发症(4/20)患者较少,无短期预后不良.结论 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各TOAST分型亚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脑血管病变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上述差异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患者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们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血管病变部位分为椎动脉病变组(17例)和基底动脉病变组(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布情况。结果①17例椎动脉病变患者均存在双侧椎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狭窄率为70%~99%),其中8例为双侧椎动脉闭塞,9例为一侧椎动脉闭塞合并对侧椎动脉重度狭窄,病变部位多位于颅内;基底动脉病变组8例患者中,基底动脉闭塞3例,狭窄5例,其中3例为重度狭窄,2例狭窄率为50%~69%。②椎动脉病变组和基底动脉病变组双侧脑干多发性小梗死灶(〈1cm)分别为15例(15/17)和3例(3/8),P〈0.05;单个大梗死灶(≥1cm)累及双侧脑十分别为3例(3/17)和6例(6/8),P〈0.05;合并小脑梗死分别为13例(13/17)和2例(2/8),P〈0.05。,结论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布有所不同,前者双侧脑干多发小梗死灶较多见,后者累及双侧脑干的大梗死灶多见。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表现为脑梗死的自发性脑动脉夹层分离(caebralaralarty dissection,CAD)的血管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表现为脑梗死的自发性CAD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部位CAD在各项血管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性表现,并加以归纳总结。结果43例CAD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8例,女性15... 相似文献
26.
27.
大骨瓣减压术抢救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大骨瓣减压术抢救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 (mMCAI)的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我院经头颅CT证实并进行大骨瓣减压术的 16例mMCAI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等 ,以分析手术时机及其他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 6例 (6 / 16 )。死亡和存活患者的中线结构移位的中位数分别为 10 .5mm和 7mm ,手术距脑疝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 15 .5h和 4h。手术前加强脱水后瞳孔一度回缩的患者有 7例 ,其中 6例存活。手术前 12h内TCD检查示MCA主干闭塞的 3例患者均死亡 ,部分再通的 5例患者全部存活。 3个月时存活患者BI评分 ,仅有 1例严重残疾。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mMCAI是重要的救命措施 ,但要把握手术时机 ,术前强力脱水后瞳孔能短时回缩及TCD监测MCA有部分再通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8.
29.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sIL-2R和IL-6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IL 2R、IL 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了 4 9例SLE患者sIL 2R、IL 6含量。结果 :4 9例SLE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含量分别为 6 6 87.4± 2 0 94pg/ml和 6 9.5± 4 0 .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sIL 2R、IL 6参与了SLE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30.
药物性肝病2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DILD)的特点及其致病药物,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73例病例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诊断。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解热镇痛抗炎药93例,占34.1%;抗结核类药55例,占20.1%;抗生素类药物42例,占15.4%;抗甲状腺药29例,占10.6%;肿瘤化疗药21例,占7.7%;中草药类13例,占4.8%;激素类药11例,占4.1%;其它9例,占3.3%。临床分类:273例DILD中肝细胞型105例,占38.5%;胆汁淤滞型75例,占27.5%;混合型93例,占34.1%。结论:引起DILD最常见药物是解热镇痛抗炎药,较常见临床类型是肝细胞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