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研究供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联合CD40L单克隆抗体(CD40LmAb)对大鼠移植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对,进行不同预处理后进行小肠移植。A阴性对照组,受体小肠移植术前7天注射生理盐水;B组:小肠移植前7天,每只受体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供体的未成熟DC,细胞数为2×106个;C组:小肠移植前7天,每只受体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供体的未成熟DC,细胞数为2×106个。同时腹腔注射CD40LmAb200μg/只。B、C组1周后行大鼠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术。于术后3、5、7天分别处死3只大鼠取材,移植肠、受体脾脏分别采用病理学观察及细胞凋亡检测。同时各组取6只大鼠观察受体的存活时间。结果:A、B、C组大鼠小肠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17±1.47)天(、11±2.61)天(、22.67±7.09)天。统计学分析,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组移植小肠和脾脏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破坏程度和黏膜细胞的凋亡数目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术前输注供体来源的未成熟DC联合CD40LmAb,可一定程度诱导受体产生免疫耐受,显著延长小肠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联合干扰素-γ(INF-γ)基因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CD转导EC-CD基因;AdCMV INF-γ转导鼠INF-γ基因.采用体外培养和小鼠移植瘤实验,研究EC-CD基因联合INF-γ基因对CT26大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AdCMV IFN-γ感染对CT26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dCMVCD/5-FC联合AdCMV INF-γ可以增强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IC50明显变小(P<0.01),肿瘤生长明显抑制(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EC-CD基因与INF-γ基因联合治疗后肿瘤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EC-CD基因联合INF-γ基因可以明显增强抗肿瘤效应,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增加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胆石性肠梗阻 2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石性肠梗阻为胆系结石少见并发症。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机械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不易,常在手术中确诊,病死率较高。我院1990—2005年收治25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IFN-γ基因转染抗大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IFN-γ基因转染对大肠癌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细胞周期的影响情况,初步探讨IFN-γ基因治疗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制备含人IFN-γ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IFN-γ,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染进入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SW62O、HCTll6BG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检测基因转染后IFN-γ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基因转染对大肠癌细胞CEA、HLA-DR抗原表达的诱导作用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基因转染后,原来高表达CEA的细胞株(LOVO、HCTll6BG)其上清中CEA含量增加明显(从21.25±6.76 M增加到34.96±7.07 μg/l P<0.05),而原来低表达甚至不表达CEA的细胞株(Hela、SW620)其上清CEA含量则无明显增加(P>0.05).各细胞株表面的HLA-DR的表达量在导入IFN-γ基因后明显增强(平均表达率从3.91±3.61%增加到11.67±7.20%P<0.01).通过对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的变化显示:转染IFN-γ基因后促进了LOVO细胞的凋亡(各时段平均凋亡率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8.27±5.62%与15.32±11.41%P<0.05),细胞的S期比例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呈逐渐降低趋势,显示了基因转染后DNA的合成代谢受到抑制.结论:IFN-γ基因转染后可有效增强大肠癌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DNA的合成,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构建人水通道蛋白5(AQP5)基因慢病毒载体。方法体外扩增出AQP5基因全长cDNA,将慢病毒载体pWPTS-GFP与扩增出的AQP5用MluⅠ和SalⅠ进行双酶切,将AQP5全长序列克隆入pWPTS-GFP,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克隆用菌落PCR鉴定,再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重组病毒质粒与另外两种辅助包装原件载体质粒通过CaCl2共转染293T细胞(人胚肾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将病毒浓缩后在293T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并检测慢病毒载体在工具细胞SGC7901细胞(胃癌细胞)的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中AQP5蛋白。结果测序结果和Western blot检测均证明AQP5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正确,并能在细胞中正确表达。与辅助质粒共转包装细胞获得慢病毒颗粒,并成功感染SGC7901细胞。包装慢病毒,浓缩病毒悬液的滴度为1×108 TU/ml。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AQP5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添加短链脂肪酸(SCFAs)的全肠外营养(TPN)对术后化疗大鼠结肠粘膜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在无渣饮食2d后建立TPN和结肠吻合模型。术后随机分为TPN对照组(对照组)、化疗+TPN组(化疗组)、化疗+TPN+SCFAs组(SCFAs组),每组10只。进行实验5 d,术后第6 d留取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肠粘膜细胞周期,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化疗组结肠粘膜细胞增殖期百分比(6.23±2.75)%显著低于对照组[(9.81±2.78)%,P=0.014]和SCFAs组[(11.57±3.54)%,P=0.001];化疗组结肠粘膜细胞的增殖指数(11.87±2.61)%显著低于其他2组[(20.25±7.22)%,P=0.002;(19.70±5.12)%,P=0.003]。结论添加SCFAs的TPN能促进术后化疗大鼠结肠粘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成功建立犬自体原位全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家犬8只,将全小肠及其系膜游离后进行在体和离体灌注,然后将全小肠原位植入。血管对端缝合,肠管一期吻合。结果 8只受试犬中5只术后存活超过90d(62.5%),3只分别死于淋巴瘘、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和麻醉意外。结论 良好的麻醉、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仔细的组织分离以及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护理和治疗对于动物存活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IFN-γ转基因方法与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建立小鼠皮下种植模型;小鼠成瘤后分成5组(每组9只),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①组1 以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IFN-γ导入结肠癌肿块细胞;②组2 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每日1次,连续4周;③组3 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每周3次,连续4周;④组4 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⑤组5 为空载质粒对照组。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转基因治疗组和外源IEN-γ给药组抑瘤效应明显;组1、2、3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7.3±4.7)天、(65.8±4.3)天及(57.5±4.4)天,明显长于组4(42.3±2.4)天与组5(41.0±2.1)天。结论:IFN-γ转基因治疗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抑制效应,转基因治疗组与重组IFN-γ每日给药组抑瘤效果相当,而优于重组IFN-γ间断给药组。  相似文献   
109.
29例消化道异物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异物手术的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9例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29例消化道异物分别停留在贲门口、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内以及穿透消化道进入腹腔等部位,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肠梗阻、便血、腹膜炎症状者及向腹壁穿透形成腰部脓肿者等症状,术后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消化道异物应根据其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停留位置、形状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启动子是否能控制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在CEA阳性结肠癌细胞中专一性表达和杀伤结肠癌细胞。方法:构建由CEA启动子驱动的含EC-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CEACD与由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含EC-C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MVCD,分别感染CEA阳性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和CEA阴性的Hela细胞,用RT-PCR法检测受染细胞中EC-CD基因的表达,并用MTT法检测感染后细胞对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结果:Lovo细胞在AdCMVCD与AdCEACD感染后均有EC-CDmRNA表达,且对5-FC的敏感性明显增强,Hela细胞在AdCMVCD感染后有EC-CDmRNA表达,对5-FC的敏感性增强,而在AdCEACD感染后则没有EC-CDmRNA表达,5-FC对其亦无杀伤作用。结论:CEA启动子能够控制EC-CD基因专一性地在CEA阳性的结肠癌细胞中表达,从而实现EC-CD基因的靶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