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比较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1986~1993年收治10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49例单纯放疗(1组),25例单纯手术切除(2组),27例手术切除加放疗(3组)。结果:3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组77.5%、2组60.0%、3组29.6%,以3组局部复发率最低(P〈0.01),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组85.7%、2组76.0%、3组59.2%,仍以3组为最低P  相似文献   
12.
我县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卫生改革的意见,同时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改革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县基层防保工作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4月1日起在各乡镇建立预防保健站。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建立乡镇防保站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是切实可行的,探索出一条乡镇防保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因+936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获取有关VEGF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从纳入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以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应用Stata12.0软件以不同合并模型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VEGF基因+936C/T位点共纳入10项研究,累计病例8752例,对照8961例,合并分析结果:加性模型T vs.C:OR(95% CI)=0.90(0.81~0.99);共显性模型CT vs.CC:OR (95%CI )=0.88(0.78~0.90),TT vs.CC: OR(95%CI)=0.91 (0.74~1.12);显性模型TT+CT vs.CC:OR(95%CI ) =0.88 (0.78~0.99); 隐形模型TT vs.CT+CC: OR(95%CI)=0.93 (0.76~1.15)。结论 VEGF基因+936C/T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的易感性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汪春林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安徽医药》2017,38(10):1285-1287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大动脉炎(TA)患者心脏损害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1996~2016年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2例T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临床表现,了解其心脏病变特点。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示,10.6%(42/396)TA患者出现心脏损害,其中以高血压心脏病样改变(13例)、瓣膜病变(16例)较多,另有扩张性心肌病(3例)、冠心病(4例)、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3例)等改变。结论 TA患者心脏损害并不少见,但其病变具有隐匿性及多样性特点,除应重视患者临床症状,还应及时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ICC-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心静脉置管登记数据库中能获取完整资料的PICC患者。将48例确诊为PICC-CRBSI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共有PICC置管患者1 357例,纳入698例,发生PICC-CRBSI 48例,发病率为6.88%;PICC总插管日数为13 953 d,每千导管日发病率为3.44‰。穿刺次数≥3次(OR=2.05)、X线胸片定位(OR=4.23)、未按时维护(OR=2.17)是PICC-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ICC-CRBSI与穿刺次数、定位方法、维护频率等因素有关,针对PICC置管患者减少穿刺次数、置管过程中采用心电图(EKG)定位、按时维护可减少PICC-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奥美拉唑20 mg,1次/d口服;对照组: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内镜下愈合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有效率。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0%和76.09%,内镜下有效率分别为91.84%和63.04%,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单独用药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