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食管癌为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院自2002.5~2007.5共收治食管癌病人725例,其中胸中段食管癌365例,均行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经食管床超胸顶食管胃吻合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征突变(ATM)基因rs6649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食管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测序技术对183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及12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ATM rs66498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的相关性;利用SHEsis软件分析rs664982和rs664143连锁不平衡性及其单体型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癌组吸烟者及有肿瘤家族史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ATM rs664982基因型与性别、年龄、饮酒在食管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TM rs664982基因型与吸烟、肿瘤家族史在食管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基因型C/C比较,T/T基因型可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C/T基因型可降低发病风险;rs664982和rs664143没有强的连锁不平衡性.结论 不同种族人群存在不同的ATM基因多态性,这可能是导致不同种族人群食管癌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显著不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TM基因rs66414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57例食管癌患者及125例健康体检者标本,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ATM基因rs664143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其与食管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吸烟史(OR=2.672,95%CI:1.620~4.406,P<0.01)和肿瘤家族史(OR=2.249,95%CI:1.072~4.722,P<0.01)为食管癌的危险性因素。与A/A基因型比较,G/G型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OR=1.408,95%CI:0.571~3.469),A/G杂合子是降低患食管癌的保护性因素(OR=0.937,95%CI:0.521~1.686),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M基因rs664143位点多态性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通硅胶胃管在食管贲门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并分析697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经普通硅胶胃管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留置普通硅胶胃管作为营养管均成功完成,术后因脱管、滴饲后出现不适而未能完成滴饲30例,顺利完成滴饲667例。术后吻合口瘘19例(颈瘘14例,胸瘘5例),严重肺部感染11例,肺不张49例,心律失常伴心力衰竭12例,切口感染13例,死亡1例。结论经普通硅胶胃管实施食管贲门癌术后肠内营养优于经空肠造口途径,其优点为管径粗,管腔不易堵塞,对吻合口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不易发生吻合口狭窄,且普通硅胶胃管长度适中,护理方便,取财容易,价格便宜,当掌握其要领后均可顺利使用,有利于降低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干1971~1991年收治8例膈膨升症,根据病情采用膜性膈肌矢状面切开和膜性膈肌不切开折叠缝合,膜性膈肌十字切开、对角重叠交叉结节缝合加固骗肌等手术方式,获得预期疗效。文章对膈膨升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