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50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5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免疫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运动侵袭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运动侵袭能力的影响,为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选用提供指导。方法用裸鼠人高转移肝癌模型LCI-D20,研究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雷帕霉索(RPM)对肿瘤生长及自发肺转移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噻唑蓝比色法 (MTT)、流式细胞仪、Boyden小室等方法分别研究各免疫抑制剂对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 MHCC97H增殖、凋亡、细胞周期、运动及侵袭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中,RPM抑制了LCI-D20 模型移植瘤的生长[(0.76±0.38)g vs(2.09±0.75)g,P<0.05]及肺转移的发生(2/7 vs.7/7, P<0.05);CsA组肺部转移灶的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6±2 vs.4±1,P<0.05);FK506组肺转移发生率虽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A及FK506均对移植瘤的生长无影响。体外实验中,RPM抑制了MHCC97H增殖,并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_0-G_1期。RPM及FK506抑制了 MHCC97H的运动、侵袭(P<0.05),而CsA则促进了MHCC97H的运动、侵袭(P<0.05)。结论 CsA促进了肝癌的转移;FK506不促进肝癌的转移;而RPM则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07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收治的51例HAM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性10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4岁,症状以腹部肿块(33例)和腹部疼痛不适(15例)为主,少数表现为发热(2例).肿瘤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MB-45(50/51)、SMA(47/49)和S-100(39/42)的阳性率较高.51例HAML均手术切除,平均住院时间13.8 d,术中平均出血263 ml,平均随访时间为55.4个月,无一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HAML为肝脏少见良性间质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及组织化学检查,HBM-45阳性肌细胞是重要的诊断标志.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预后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肝动脉断流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4只 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种瘤术后2周荷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干预:一组行肝动脉结扎(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另一组假手术作为对照.每组随机抽取6只裸鼠于干预术后4周进行肿瘤大小和肺转移率的比较,并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的表达;其余荷瘤动物观察生存时间.体外以100 μmol/L CoCl2模拟乏氧环境,观察MHCC97L肝癌细胞生长和凋亡以及运动和侵袭能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志分子的变化.结果 HAL抑制肝癌生长[(1996.8±223.6)mm3比(4049.1±596.5)mm3,P<0.01],但增加肺转移率(6/6比1/6,P<0.05),因此不能改善荷瘤动物生存期[(56.0±4.6)d比(60.7±5.8)d,P>0.05].这与乏氧环境中癌细胞运动[(472.7±84.3)μm比(378.8±73.7)μm,P<0.05]和侵袭能力[(154.4±30.5)个比(45.2±7.6)个,P<0.01]增强有关,主要涉及E-cadherin下降及N-cadherin和Twist上调的EMT机制.结论 HAL抑制肝癌生长,促进其侵袭转移潜能,与乏氧环境中癌细胞EMT相关.  相似文献   
44.
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为肝部根治性切除后复发转移提供预测指标和预防方法,方法:用组织块肝原位移植建立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用该模型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肝部侵袭性有关变化,并由此设计实验性干预治疗,开展预防复发转移的临床实验。结果:(1)建成在肺、肝和淋巴结高转移的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建成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MHCC97。(2)初步摸清与肝癌侵袭性呈正、负相关的分子水平变化。(3)发现染色体8p缺失与肝癌转移有关。(4)验血提示血栓调节蛋白与肝内播散呈负相关,细胞间粘附分子-1、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抑制剂(PAI-1)和血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肝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5)用LCI-D20模型,证实TNP470、苏拉明、反义VEGF、突变型flk-1相基因转染、羧基胺基咪唑,Endostain、干扰素α等抗血管生成剂有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作用。反义H-ras、BB94或肝素也有类似作用。(6)根治性切除后经动脉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化学药物栓塞合并干扰素或LAK细胞治疗使3年复发率有所降低。结论:肝癌侵袭性相关的分子水平变化与其他实体瘤相仿,小肝癌的生物学特性比大肝癌略好, 这些研究为复发转移的预测和预防提供了有潜在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肝癌姑息性切除术(PR)后可研究残癌生物学特性变化的转移性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采用单肝叶双瘤源原位接种技术建立MHCC97H原位移植瘤模型,PR切除1瘤,观察5周.测量肿瘤大小,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荧光显微镜和苏木素-0伊红(HE)染色检测肝内、肺、腹腔转移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脑和肿瘤组织Vimentin表达.结果 双瘤源接种成瘤率95.6%、PR成功率95.3%、裸鼠5周总体存活率90.2%.假手术组、肝部分切除术组、PR组肿瘤大小、循环肿瘤细胞数均依次升高,肝内转移率分别为15.4%、41.7%、83.3%,肺转移率分别为61.5%、91.7%、100.0%,腹腔转移率分别为23.1%、50.0%、83.3%(P值均<0.05).手术组脑和肿瘤组织Vimentin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 成功建立转移性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合并PR模型,可用于研究残癌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前径路法全尾叶肝切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全尾叶肝切除的安全方法,为尾叶肿瘤的治疗提供可靠途径。方法 1997年3月至2000年9月因尾状叶肿瘤行全尾叶切除14例,其中9例采用前径路法联合逆行肝切除和血管外科技术行全尾叶切除(甲组),5例采用传统方法行全尾叶切除(乙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及随访结果。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短于乙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P<0.01)、并发症少于乙组(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比乙组快(P<0.01),随访结果优于乙组。结论 前径路法联合逆行肝切除及血管外科技术行全尾叶肝切除是安全可靠的,适合为尾状叶肝肿瘤行全尾叶肝切除。  相似文献   
47.
小肝癌外科治疗远期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8年1月至1993年12月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共2030例,比较小肝癌(小于等于5cm,n=514)与大肝癌(>5cm,n=1516)资料表明,小肝癌组手术切除率高(92.2%对49.1%),手术死亡率低(1.7%对5.2%),肿瘤单结节多(78.0%对53.4%),肿瘤包膜完整多(74.5%对35.8%),生存率高(5a,63.8%对36.6,10a:46.8%对28.5%),小肝癌作局部切除(n=440)。与肝叶切除(n=34),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肝癌切除后复发和转移作再手术共70例,比较1958-1970年(n=4),1971-1982年(n=66),1983-1993年n=444)三阶段小肝癌,疗效有所提高;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47.0%,64.6%,10年生存率分别为25.0%,30.3%,47.0%,小肝癌切除后生存5年以上共122例,生存0年以上24例,本文表明,手术除切是小肝癌首先治疗,对合并肝硬化病人作局部切除替代肝叶切除是提高切除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对亚临床复发或转移,再手术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双功能抗体用于肝癌导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获得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及抗丝裂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用化学交联法制备双功能抗体,双功能抗体保持了原二个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在放射免疫显像中获得良好的肿瘤显像,其肿瘤与非肿瘤的放射比为8.40±0.45,显著高于对照组(1.21±0.12,P<0.01),在实验性治疗中,双功能抗体组60%的荷瘤鼠(n=10)生存超过60天,而二个对照组分别在30天、56大全部死亡。结果表明,双功能抗体是导向治疗较为理想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49.
肝癌患者A-LAK细胞与苯乙酸协同抗瘤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构建重组人FN多肽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体内表达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及抑制肿瘤的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表达质粒;体内外进行基因转染;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肌肉组织切片与染色观察体内基因转染后的趋化作用;小鼠实体瘤模型研究基因转染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将人FN cDNA5'端非编码区及信号肽编码区、CH50多 编码区cDNA、人FN cDNA的3'端非编码区重组连接并插入pcDNA3.1质粒,构建出pCH510。以pCH510转染小鼠NIH3T3细胞,可以表在产生CH50多肽。肌肉内注射转染pCH510可对免疫细胞产生趋化作用,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结论:质粒pCH510可在细胞中及小鼠体内表达;体内表达可对免疫细胞产生趋化作用,并可抑制实体瘤生长。  相似文献   
50.
背景 探讨dusp-6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MAPK、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305例肝细胞肝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dusp-6、p-ERK、p-JNK和p-p38α表达,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及预后生存分析。结果 肝细胞肝癌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和肝血管瘤旁正常肝组织dusp-6显著高表达(P<0.001)。 相对癌旁肿瘤细胞dusp-6表达与无瘤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13)。相对癌旁肿瘤细胞dusp-6表达为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HR= 1.635, P = 0.006)。结论 Dusp-6在HCC中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过表达。相对癌旁dusp-6高表达HCC患者术后更易复发。相对癌旁肿瘤细胞dusp-6表达可以作为HCC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