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APE)是一种具有DNA修复与氧化还原双功能的蛋白,在各种组织中普遍表达.其表达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存在表达水平、部位的差异.肿瘤中该基因的突变并不多见,但存在一定数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部分伴有氨基酸改变.APE还具有促进或抗凋亡作用,可调控活化蛋白-1(AP-1),对抑制肿瘤性克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上皮钙黏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在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正常及41例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E-钙黏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各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均见E-钙黏素的表达,且在分泌中期达到高峰;增生期未见间质细胞的表达,但在分泌中期表达最强。不孕组增生期腺上皮E-钙黏素仅有弱表达,分泌期表达显著增加(P <0.05)。分泌中期与早、晚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分泌期部分间质细胞少量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钙黏素在人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规律性表达,其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MMP-9和TIMP-1在不明原因不孕者子宫内膜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不明原因不孕、正常早孕蜕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不明原因不孕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和TIMP-1在30例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20例早孕蜕膜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和TIMP-1在宫内早孕蜕膜组织表达程度最高,在正常予宫内膜中表达较高,而在不明原因不孕子宫内膜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MP-9和TIMP-1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MP-9和TIMP—I在不明原因不孕子宫内膜中呈低水平表达,且无分泌期表达水平的增强,这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接受性的降低,使着床失败引起不孕。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H3F3A基因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与相关富于巨细胞骨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GCTB和18例纤维结构不良、17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成软骨细胞型骨肉瘤、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6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等富于巨细胞的骨肿瘤,采用PCR-Sanger测序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H3F3A exon2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H3F3A基因突变与GCTB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2例GCTB中H3F3A基因突变阳性率为65.6%,而富于巨细胞的骨肿瘤均未检出H3F3A基因突变。GCTB中H3F3A基因突变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复发状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影像学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Ⅱ、Ⅲ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83.3%、80%。H3F3A基因突变阳性率与影像学分期呈正相关(r_s=0.416,P0.05)。结论 H3F3A基因突变在GCTB中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GCTB与相关富于巨细胞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结果. 方法 利用高pH值的抗原修复液对组织进行微波修复,使抗原决定簇暴露. 结果 经过对ER、PR抗原修复液的改进,使ER、PR阳性信号增强,阳性率提高.结论 通过对传统的修复液进行适当的改进,对修复时间和温度的调整,使ER、PR阳性信号增强,阳性率提高.  相似文献   
56.
高压氧治疗促进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骨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并观察采用高压氧治疗前后股骨头形态及病理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郧阳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附属太和医院高压氧科及病理科,以及武汉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实验中心完成。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模型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0mg/kg,对照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只,共6周。第7周起,模型组兔再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吸常压空气,1次/d,两周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实验前及实验后第2,4,6,8,10,12周股骨头形态及光镜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第6周透射电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股骨头骨质疏松,光镜下空骨陷窝数增多,脂肪细胞数增多,透射电镜股骨头部分骨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较多骨细胞已坏死溶解成碎片;8~12周骨小梁周围出现较稀疏的骨母细胞,骨髓中造血细胞增生明显、脂肪细胞减少。结论:①大剂量激素可导致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②高压氧治疗可促进骨修复.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226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睡眠质量的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病理分期采用Gleason评分系统,临床分期依据TNM系统。结果PSQI平均得分为(8.3±6.2)分;睡眠质量差的102例(44.9%),不同年龄段(60~69岁88例,70~79岁82例,80岁及以上56例)患者PSQI得分、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高分化组82例,中分化组74例,低分化组70例,不同Gleason分级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leason分级(高分化组82例,中分化组74例,低分化组70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临床分期Ⅰ期63例,Ⅱ期69例,Ⅲ期41例,Ⅳ期有53例,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PSQI得分、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研究68例腺瘤样瘤的病例资料。结果:68例腺瘤样瘤中,50例位于子宫肌壁间,12例位于子宫浆膜下,1例位于子宫粘膜下,3例位于卵巢冠,2例位于输卵管系膜。肿瘤直径0.5~6cm。发病年龄24~62岁,中位年龄44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大体检查:均为实性结节型,部分可见小囊腔样结构,囊内容黏液或无内容物。光镜下示:瘤细胞组成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腔隙内衬以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腔隙内黏液物Alician Blue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免疫表型:CK(AE1/AE3)、Vimentin、HBME-1均表达,CD31、CEA、EMA均不表达,calretinin仅1例不表达,余均表达。40例有随访资料,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均无复发。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是间皮来源的良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了解散发性大肠癌中脱嘌呤 /脱嘧啶核酸内切酶 (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 ,APEX ,Ape/Ref 1,HAP1)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遗传变异状况。方法 :收集散发性大肠癌及相应癌周正常肠黏膜各 15 0例 ,抽提基因组DNA ;采用PCR扩增、变性梯度凝胶泳电泳 (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 trophoresis ,DGGE)筛选、DNA测序的方法检测散发性大肠癌中APEX基因exon1、exon2和exon3的基因变异。结果 :4例exon1扩增片段DGGE图谱出现异常条带 ,经测序证实肿瘤及相应正常组织存在 4 5 3G→T巅换 ,基因型均为GT ;exon2未发现异常泳动条带 ;16例exon3扩增片段的DGGE图谱出现异常条带 ,测序发现exon3存在 12 4 7A→G转换 ,该变异导致APEX基因第 6 4位密码子由ATC变为GTC ,相应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 ,肿瘤及癌周正常黏膜具有相同基因型。结论 :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 12 4 7A→G多态性在中国人散发性大肠癌中的频率远高于国外报道正常人群中的频率 ,可作为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候选位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注射醋酸泼尼松龙,n=42)与对照组(n=18)。观察模型组及对照组其X线、MRI、光镜、透射电镜下骨组织及骨细胞的变化,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光镜观察模型组股骨头软骨下区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骨小梁断裂,死骨形成,部分关节软骨区域性坏死;髓腔内造血组织减少,肥大脂肪细胞增多,后期脂肪细胞液化坏死或呈凝固性坏死、基质水肿、出血。透射电镜观察骨细胞坏死及成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骨细胞增多。结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是骨细胞坏死和凋亡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