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8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75篇 |
内科学 | 48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178篇 |
预防医学 | 3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内皮细胞种植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皮细胞在再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内皮细胞完整性的破坏及功能紊乱与内膜增殖及血管重塑有密切的关系。内皮细胞移植能替代、修复受损内皮的功能并抑制内膜过度增生。本文就内皮细胞种植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报告应用 Ic 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5例 WPW 伴房扑、房颤的结果,分析其作用机理,认为:WPW 伴房扑、房颤时,Ic 类药物可能是理想的首选;比较几种主要 Ic 类药,认为:治疗本病使用英卡胺、氯卡胺可能比氟卡胺、心律平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3.
本文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了64例行冠脉造影患者的胸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果表明42例阳性患者中TEE发现36例有胸主动脉粥样斑块,而22例阴性中仅2例存在斑块,二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斑块为预测冠心病的指标,其敏感性85.7%,特异性90.9%。冠脉造影阳性组的胸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多为Ⅱ、Ⅲ级,而阴性组多为0、Ⅰ级,二组差异显著(P<0.005)。多支冠脉病变组胸主动脉粥样梗化程度较单支组严重(P<0.01),但正常组和狭窄<5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认为胸主动脉粥样斑块能预报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胸主动脉可作为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窗口 相似文献
64.
慢病毒载体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的应用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慢病毒转染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的效率和可行性,为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预防血管再狭窄奠定基础。方法:将携带GFP的慢病毒载体(pGC-LV-GFP载体)和慢病毒包装质粒供转染293T细胞,完成慢病毒颗粒包装及滴度测定。包装产生的慢病毒Lenti-GFP转染至球囊损伤的大鼠颈动脉。术后28d,损伤及病毒转染血管段标本分别行荧光显微镜、光镜检查,评估慢病毒的转染效率及内膜增生情况,并与假手术组(Sham组)、PBS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包装产生的Lenti-GFP滴度为2×109TU/mL;术后28d,Sham组与PBS组血管中膜弹力层仅见微弱的自发性绿色荧光,而Lenti-GFP组动脉壁全层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分布;PBS组与Lenti-GFP转染组大鼠损伤的颈动脉均可见明显内膜增生,内膜和中膜面积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nti-GFP成功转染至球囊损伤的大鼠颈动脉,并能维持目的基因稳定长期的表达,是血管再狭窄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65.
目的构建大鼠CREB结合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CBP)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CBP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设计合成4条CBP基因的siRNA序列,将筛选确定的CBP RNAi有效靶序列与pFU-GW-iRNA载体连接产生CBP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化、PCR筛选阳性克隆及测序鉴定。脂质体2000将CBP shRNA慢病毒载体和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完成慢病毒颗粒包装及滴度测定。包装产生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大鼠VSMCs,实时定量RT-PCR检测CBP mRNA的表达,并与未转染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大鼠CBP shRNA慢病毒载体。经包装产生的慢病毒滴度为2×10~9 TU/ml,与未转染慢病毒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的细胞比较,CBP shRNA慢病毒转染可使VSMCs的CBP mRNA分别下降88.5%和92.7%。结论成功构建CBP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对VSMCs的CBP表达具有良好沉默作用,为后期基因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例Allen试验为阳性的ILVT患者(A组),采用桡动脉穿刺置入6F长鞘作为5F消融导管进入途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并插入右心室电极导管作为局部记录和心室刺激或同时插入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作为局部记录和心房刺激,将其结果与另外20例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射频消融的ILVT患者(B组)比较。结果A组20例患者均成功经桡动脉插入鞘管和消融导管,平均放电(6.04-2.1)s终止心动过速。A组的消融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53.7±9.2)min和(10.7±1.9)min,明显短于B组(64.6±11.1)min和(14.7±2.5)min(P〈0.05)。两组患者放电次数、消融能量和放电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顺利拔除消融导管和鞘管,患者均无穿刺部位并发症,平均随访(8.9±5.2)个月无复发,穿刺手臂活动正常。B组有1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治疗ILVT可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7.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国外进口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的比较,评价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8年6月至11月共入选AVNRT或AVRT患者1342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开放试验设计,应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设计的最小化随机统计方法进行动态随机分为二组,国产导管组应用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进口导管组应用强生或圣犹达等公司的进口温控射频消融导管.采用常规方法在X线透视下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结果 国产导管组672例,即时消融成功率97.9%,进口导管组670例,即时消融成功率99.1%,两组成功率均达到96.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产导管组与进口导管组的手术时间[(68±36)min与(67±34)min]、曝光时间[(14±14)min与(10±11)min]、放电次数[(4.5±4.5)次与(4.6±3.9)次]、放电时间[(260±218)s与(257±207)8]、导管性能总体评分[(4.4±0.5)分与(4.5±0.4)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生并发症3例,均为心包积液(国产导管组1例,进口导管组2例),经心包穿刺引流后转为正常出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复发30例,分别为国产导管组14例、进口导管组16例(2.1%与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可安全有效治疗AVNRT或AVRT. 相似文献
68.
溶血磷脂酸对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诱导小鼠胚胎干(ES)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并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分化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滴培养法诱导小鼠ES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全细胞膜片钳记录LPA0.1,1.0和10μmol/L对小鼠ES细胞分化心肌细胞ICa-L的影响。结果小鼠ES细胞成功向心肌细胞分化。0.1,1.0和10.0μmol/LLPA使分化心肌细胞ICa-L峰电流密度分别由用药前-6.8±0.7pA/pF增加到-8.9±1.2,-12.6±2.9和-16.6±3.5pA/pF(P<0.01或P<0.05)。结论LPA呈浓度依赖性促进小鼠ES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ICa-L。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Lasso标测导管指导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颤动(房颤)早期复发和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120例[男性10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0.4±8.9)岁]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房颤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老龄(≥60岁)、性别、房颤类型、病史、合并高血压、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P波离散度、被隔离肺静脉数及手术时间与早期复发和延迟愈合的相关性。结果早期复发率为48.3%(58/120),左心房扩大(P=0.004)和老龄(P=0.033)与早期复发显著相关,左心房直径是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OR=1.16,95%CI为1.04~1.28,P=0.005);延迟愈合率为29.3%(17/58),与延迟愈合显著相关的变量为:P波离散度(P<0.001)、左心房直径(P=0.016)、老龄(P=0.001)。P波离散度是延迟愈合的独立预测因素(OR=0.92,95%CI为0.87-0.97,P=0.005)。结论左心房扩大、老龄与肺静脉隔离术后房颤早期复发有关,左心房直径是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波离散度较小、左心房无扩大的低龄患者延迟愈合的可能性较大,P波离散度是延迟愈合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0.
中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注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分析截止2005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2006年3月向全国开展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医院发出注册登记表,6月收回并汇总。根据各家医院提供的资料,对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到40家医院自1998年以来共3 196例注册登记资料,其中男性2 193例,女性1 003例,平均年龄(54.77±5.98)岁。阵发性房颤占85.67%,持续性房颤占11.51%,永久性房颤占2.82%。45.93%的患者合并1种或1种以上的基础心脏疾病,伴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占0.9%。左心房直径(37.02±3.98)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6.81±4.0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59±0.06。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术式主要有5种: (1)局灶消融术;(2)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3)环肺静脉消融术;(4)左心房基质改良术;(5)肺静脉前庭改良术。消融能源中,射频占95.96%,超声占3.00%,冷冻占1.22%。5种术式的终点不尽相同,各术式亦无统一终点。影响成功率和复发率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脏结构与功能、术者经验、房颤类型、房颤病程、消融术式、消融能源等。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明显减少,但抗凝治疗有所加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8%,严重并发症如心脏压塞和肺静脉狭窄3.19%。结论建议在相关条件较好的医院,可将经导管消融作为无基础心脏疾病的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