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蕲蛇酶是近年来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新型降纤药物。我科对近2年住院的急性脑梗塞234例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探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 nm2 3H1和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显示nm2 3H1和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nm2 3H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 ,及淋巴结转移 (P<0 .0 5 )有关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肿块大小、肿块的部位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 (P<0 .0 5 ) ,二者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 nm2 3H1及 VEGF的表达是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3.
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所用药物包括抗氧化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脑代谢激活剂和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等.近年来,研究表明GTPs对帕金森病(PD)及AD等神经变性疾病具有防治作用.本文就GTPs对AD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又称Devic病或Devic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合并有视神经与脊髓的脱髓鞘性病变,以往应用常规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疗效大多不满意,常遗有失明、肢体瘫痪甚至死亡,近年来我们对12例较重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进行了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ethylprednisolone pluse therapy,MPPT),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部队演习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多驻扎在野外,对环境比较陌生,同时训练时间长,强度大,精神高度紧张,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的较多,明显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36.
病人,男,18岁。腹痛1周,腹泻3 d,加剧伴发热、恶心、呕吐2 d。查体:急性痛苦病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四肢皮肤可见紫癜,关节无异常,腹软,脐周、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可疑,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W BC 17.3×109/L,N 0.76。腹部平片未见异常,血淀粉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尿粪常规均正常。肥达、外-斐反应阴性。抗“O”326 IU/m l。B超提示右下腹包块,少量腹腔积液。右下腹CT提示升结肠及回盲部肠壁增厚、水肿,结肠后间隙少量渗出积液。入院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予抗感染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转外科行阑尾切除…  相似文献   
37.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 7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SL E早发癫痫多为青年女性 ,且以大发作为主 (1 1 /1 7)。结论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早期诊断困难 ,对青年女性癫痫患者应进行定期随访 ,注意排除 SLE的可能  相似文献   
38.
阿奇霉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人,男,33岁。因畏寒、发热、头晕、全身酸痛5h入院。缘因尿频、尿急、腰酸及性功能低下就诊于社区门诊部,诊断为前列腺炎,拟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但皮试阳性,遂改为氟罗沙星及克林霉素静滴,治疗6d后出现全身皮疹等反应,遂改为阿奇霉素静滴,5d后在输阿奇霉素过程中突发畏寒、发热、头晕、全身酸痛、胸闷不适,测体温达39.2℃,血压110/75mmHg(1mmHg=0.133kPa),给予地塞米松、安痛定、吸氧、物理降温、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后体温稍下降,但头晕、胸闷症状无明显改善,遂急转入我院。既往血压偏低,约95~100/60—70mmHg。入院时测体温37.9℃,脉搏111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85/50mmHg。意识清楚,精神萎靡,对答切题,上胸部、  相似文献   
39.
病人,女.23岁。因间断性后枕部及双上肢麻木感16年,再发加重2d入院。查体:生命指征平稳,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头周55cm,颅神经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张力稍减弱.昂伯征阳性.直线行走稍差。脑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正常。CT示小脑蚓部低密度改变。头部MRI示;小脑蚓部稍短T1长T2不均匀信号,T2flair像可见其内有条状低信号,病变累及右侧桥臂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40.
危重胸外伤113例的救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胸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l13例危重胸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伤情、并发症与救治的关系。结果:本组l13例患者救治成功101例占89.4%,死亡12例占10.6%。结论:早期诊断,抢救及时,合理运用抢救措施,危重胸外伤患者的救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