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了解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me S-methyltransferase,TPMT)基因常见的遗传多态性在广州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其频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PCR-ASA)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文献报道的TPMT基因中三种常见的基因突变(G238C、G460A和A719G)进行检测。结果:在我们调查的人群中只检测到A719G(TPMT/3C),其频率为0.7%(3/392);该突变基因在人群中以杂合子形式存在,基因型频率为1.5%(3/196),未发现突变型纯合子,亦未检测到另外两种基因突变。结论:广州地区人群中TPMT等位基因的频率及分布与白人存在明显差异,与黑人及日本人较为接近,但频率更低。  相似文献   
42.
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红系定向扩增和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用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s)体外定向诱导扩增和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以期作为临床输血源的可行性。方法 :10例脐血MNC在无血清无基质的液体培养条件下 ,在含SCF、IL 3、EPO和地塞米松 (DEX)等因子不同组合的A(空白对照 )、B(SCF加EPO)、C(SCF加EPO加IL 3)和D(SCF加EPO加IL 3加DEX)四组进行培养 14d。结果 :在第 10天时 ,B组、C组和D组中红系祖细胞扩增数均达到最高点 ,而含有SCF加IL 3加EPO加DEX的D组中红系祖细胞扩增了 4 .6± 0 .4倍 ,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P <0 .0 1) ;结论 :①脐血MNC在含有SCF加IL 3加EPO加DEX的因子组合的无血清培养中能使红系祖细胞得到有效的扩增 ,且红系祖细胞扩增数在第 10天时达到最高。②采用分步的培养方法不仅获得更多更纯的红系细胞 ,而且能加速红系的分化 ,获得更高比例的成熟红细胞。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危重患者早期识别管理模式在心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危重患者早
期识别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外科团队,包括心脏外科医生、心脏外科病房护士、心脏外科监护室护士、心脏外科手
术室护士,比较该模式应用前及应用后半年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交接班所用时间、危重患者交接班得分、术
后患者非计划监护室再入住率的差异。结果:危重患者早期识别管理模式应用后,提升了护士和医生对病情交接的
满意度,交接班需要的时间减少了0.56 min/人次(t=2.22,P<0.05),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得分提高了19.59分(t=30.57,
P<0.001),术后患者非计划监护室再入住率降低了4.8%(χ2=4.14,P<0.05)。结论:危重患者早期识别管理模式在心脏
外科中的应用,提升了患者的安全,增强了护士的自信,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的疗效,并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16例M5患者接受allo-PBSCT,其中亲缘11例,非亲缘5例。预处理方案:9例采用清髓方案BUCY,7例采用非清髓方案FBC。亲缘的11例均采用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非亲缘的5例均采用环孢素+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ATG。输注的外周血干细胞有核细胞中位数为6.58×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46×106/kg。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均证实植活,余1例在移植早期因HVOD死亡。植入病人中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3(9~17)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6(8~26)d。发生急性GVHD 6例(Ⅰ度4例,Ⅱ度2例),发生局限性慢性GVHD 7例。目前无病存活10例,中位生存期为45(3~78)个月。结论 Allo-PBSCT是治疗M5的有效手段,并发症少,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告1例肾病综合征病人因肠坏死行空、回肠切除术后行家庭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经验。作者强调,对此类病人施行TPN必须限制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摄入,否则易产生相应并发症。同时,对TPN导管的处理及其在家庭内配制混合营养液问题也进行了讨论肾病综合征病人行空、...  相似文献   
46.
47.
蝰蛇毒磷脂时间法测定在低分子量肝素监测中的应用毛平陈藩黄婷婷王顺清关明媚黄润永李翠贞我们应用蝰蛇毒特异性抑制因子Xa的原理,对蝰蛇毒含量、磷脂用量及温浴时间进行调整,建立了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简便易行,适于实验室常规使用的定量测定血浆低分子量肝素(L...  相似文献   
48.
泻心汤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平  文小平 《中成药》1994,16(3):49-49
泻心汤原方主要用于“心气不定,吐血、衄血”之症,近年来临床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又用之于痞证,血证、头痛、不眠、泻痢、口舌生疮,疮疡及目疾等病症,亦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9.
非清髓性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nti-T-lymphocyte globulin , 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nti-themocyte globulin, ATG)为基础,减量化疗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治疗血液病 6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例、多发性骨髓瘤 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例、骨髓纤维化 1例, 6例血液病于 28 d~ 30 d进行第 1次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每隔 3~ 4周 1次,平均 4.2( 2~ 8)次,逐渐增加输注细胞数量,输注的 T细胞数由 (1.2~ 9.5)× 104/kg逐渐增加至 (0.75~ 2.15)× 108/kg.[结果] 移植早期均形成混合性嵌合体和血液学部分缓解( 1例进步),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 6例血液病中 4例逐渐形成供者型完全嵌合体,并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骨髓纤维化患者仍然为混合性嵌合体和进步状态,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例,骨髓抑制 2例, 1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 以 ATG/ALG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实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成功植入.通过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可实现混合性嵌合体向供者完全嵌合体的转变;移植物抗宿主病和骨髓抑制为其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50.
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山  毛平  王顺清  朱志刚  应逸  莫文健 《广东医学》2003,24(11):1209-1211
目的 探讨非清髓性、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风险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及移植后供者干细胞输注 (DSI)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移植治疗 3例高风险SAA。预处理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联合环磷酰胺 (CTX) ,CTX总量为 60~ 12 0mg/kg ,ALG为 12 0mg/kg。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预防 :环孢素A(CSA)联合甲氨蝶呤 (MTX)或甲基强的松龙 (MP) ,CSA和MP分别用至 6个月和 2个月逐渐减量并停药。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BSC)动员 :G -CSF 5 μg/ (kg·d)× 5d。移植细胞数分别为MNC :7 2 4× 10 8/kg ,6 0 0× 10 8/kg ,6 66× 10 8/kg ;CD3 4+ 细胞 :4 2 6×10 6/kg ,8 95× 10 6/kg ,4 66× 10 6/kg。移植后形成混合性嵌合体 (MC)者 ,进行DSI。结果 移植后 3例白细胞最低值 :0 2 6× 10 9/L ,0 5 0× 10 9/L ,0 1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和血小板 >2 0× 10 9/L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 12 ,3 ,15天和 0 ,5 ,10天。 3例均获得造血细胞成功植入。 1例形成供者完全嵌合体 (CC)并长期维持造血。 2例MC者 ,1例出现排斥 ,1例巨核细胞植入不良 ,均经DSI ,造血均有恢复。 3例分别存活 10 ,6,3 4个月。结论 非清髓性骨髓联合外周血高剂量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风险的SAA ,增加植入率、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