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许力  毛平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32):5923-5926
背景:体外扩增脐血造血细胞的目的是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植入能力,细胞因子介导的脐血造血细胞能使细胞数有效扩增,但同时也耗竭了具有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对多细胞因子组合介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及扩增后黏附分子和CXCR4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分离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在预先建立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层上,分组培养:对照组仅含有脐血单个核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脐血单个核细胞组;骨髓基质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组;骨髓基质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脐血单个核细胞组。培养0,7 d检测有核细胞数, 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62L+,CD34+CD49d+的细胞数。 结果与结论: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和单用细胞因子组均可有效地扩增脐血造血细胞,并提高造血细胞上CD49d,CD62L及 CXCR4表达。而单用细胞因子组促进脐血造血细胞扩增能力较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强,提高造血细胞CD49d,CD62L及 CXCR4表达能力较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差。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虽可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但难以实现造血细胞的大量扩增,但在骨髓基质细胞层的支持下,多细胞因子可有效地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扩增,并优于单用细胞因子及骨髓基质细胞,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可协同多细胞因子有效地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的扩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黏附和趋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总结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在全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的护理经验.方法:2012年8月~ 2013年2月我科利用OrViL全腔镜下胃癌根治术8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术前3~5d给口腔及食管清洁和杀菌,根据患者个体营养状况,给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结果:8例患者均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在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第1天患者就下床活动,术后5~6d开始少量多次流质饮食,住院时间10~16 d,平均12 d.无吻合口并发症.结论:OrViL在全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术可有效代替传统开腹手术方法,避免留置胃管带来的极度不适及传统开腹带来的巨大创伤,具有创伤小、活动早、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恰当的术前术后护理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3.
激素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脾切除术和免疫抑制剂分别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或激素依赖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以探讨适宜的二线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1997—2007年近10年间住院的所有诊断为ITP且对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共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2组,A组20例为脾切除组,B组32例为使用免疫抑制剂组(包括环孢菌素A、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7天、1月、6月、24月时的血小板计数(BPC)及治疗副作用。结果A组患者从治疗第3天起至24个月BPC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治疗副作用包括术中出血、伤口愈合不良、脾切后继发感染等,发生率为15.0%;B组治疗不良反应包括感染、骨髓抑制、肝损害、‘肾损害、出血性膀胱炎、末梢性周围神经炎及其他等,发生率为45.0%。其中4例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行脾切除后仍能达到有效。个别切脾后疗效不佳者仅需小剂量激素和(或)联用免疫抑制剂维持。结论对激素治疗不敏感或激素依赖的ITP患者,脾切除治疗起效时间快,效果好,副作用少,可作为激素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者的首选二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4.
AML-M5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各型中预后较差的一种,该病好发于老年人,患者常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一般治疗预后较差.由于免疫细胞具有自动识别异己抗原(包括恶性转化的突变克隆肿瘤细胞)的特点,可以敏感地追踪、识别并杀伤少量残留的肿瘤细胞,在清除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5.
106.
患者男,44岁,因“腰背疼痛伴活动受限4个月余,加重2个月”于2006年8月2日人住我院血液科。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BIA期),IgG型,伴2型糖尿病。第1个疗程用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骨髓无明显抑制;第2个疗程用VAD+氟达拉滨(Flu)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骨髓穿刺提示瘤细胞由56%降至17%,  相似文献   
107.
背景:体外扩增脐血造血细胞对增加脐血造血细胞数量及植入能力至关重要,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介导的体外扩增不仅能使造血细胞数量增加,而且能够上调和归巢有关的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 目的:实验拟观察白细胞介素3和白细胞介素6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中的作用及对扩增后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区组开放性实验,于2007-03/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及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实验室完成。 材料:10份足月顺产健康新生儿脐血标本。 方法:将自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 d,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分组为: 对照组(无细胞因子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巨核细胞生成因子组(A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巨核细胞生成因子+白细胞介素6组(B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巨核细胞生成因子+白细胞介素3 (C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巨核细胞生成因子+白细胞介素6组+白细胞介素3 (D组) 。 主要观察指标:在0,7 d检测有核细胞数, 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62L+,CD34+CD49d+的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数。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A,B,C,D组均可有效的扩增脐血造血细胞(P < 0.05), C,D两组扩增效果均优于A,B组,差异显著(P < 0.05),但A,B两组之间无明显区别(P > 0.05), D组能有效的扩增脐血细胞,并优于C组(P < 0.05)。A,B,C,D组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提高脐血CD34+细胞上CD49d, CD62L和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 A,B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但均优于C组(P < 0.05),D组CD34+CXCR4+,CD34+CD62L+和CD34+CD49d+的细胞数扩增倍数优于A,B,C组(P < 0.05)。 结论:白细胞介素6组+白细胞介素3可协同扩增脐血细胞,并能促进和归巢有关的CD49d,CD62L及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t(14;18)异位bcl-2/IgH基因突变3种类型,探讨外周血bcl.2/IgH基因突变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采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PCR方法检测bcl-2/IgH基因3种不同重排方式的发生率。结果 正常人bcl-2/IgH3种基因异位的概率分别为mbr3.8%,mcr1.9%,mdr1.9%。同时发生3种异位的概率为0,发生2种异位的概率为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mbr、mcr和mdl的发生率分别为71.2%、50.0%和25.0%,化疗后的发生率分别为6713%、44.2%和17.3%。化疗前后同时有发生两种异位的概率分别为7.7%和11.5%,同时发生3种异位的发生率为分别为5.8%和3.8%。结论 同时检测3种bcl-2/IgH基因重排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发生率和重排率有差异,对临床诊断和个体化化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疾病预后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脐血造血细胞体外集落培养最佳收获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脐血(CB)多系造血集落培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收获时机。方法 将从新鲜CB标本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MNC)分别接种于已建立的无血清培养基,该培养基分别含单用人骨髓基质细胞、单用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联合入骨髓基质细胞(HBMSC)支持培养体系。在0、6、10及14d各时间点分别取细胞进行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红乐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及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结果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第10d时各组CFU—MK、BFU—E及CFU—GM数均高于组内其它时间点(P〈0.05);在含HBMSC支持培养的组集落生成数优于其它组(P〈0.05)。结论 脐血MNC体外培养过程中,第10d可能是收获的最佳时机。FIBMSC能更好地维持造血干/祖细胞的活性,使其集落形成能数得到有效扩增。  相似文献   
110.
ATG/ALG在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中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在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和毒副作用,对移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ATG/ALG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对14例恶性血液病、1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实施异基因骨髓或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例恶性血液病实施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恶性血液病采用环孢菌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MTX),SAA患者采用CSA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结果3例患者未植入,于移植早期死于感染。其余22例恢复造血,ANC>0.5×109/L和Plt>20×109/L平均为12.1(3~29)d和20.1(5~79)d。移植后3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CC);19例为混合嵌合体(MC),4例自行转为CC,5例DLI后由MC转变为CC。移植早期均未见aGVHD,DLI后并发Ⅰ度aGVHD1例、Ⅱ度aGVHD3例,2例皮肤局限型cGVHD、2例为广泛型cGVHD。并发严重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各2例、4例和5例。ATG/ALG使用过程中全部出现寒战、发热和流感样症状等。结论ATG/ALG使用安全,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减少aGVHD发生并降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