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6篇 |
免费 | 157篇 |
国内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7篇 |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35篇 |
口腔科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317篇 |
内科学 | 306篇 |
皮肤病学 | 127篇 |
神经病学 | 195篇 |
特种医学 | 1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75篇 |
综合类 | 914篇 |
预防医学 | 488篇 |
眼科学 | 116篇 |
药学 | 354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429篇 |
肿瘤学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44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7篇 |
1965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主要探讨了滋肾液化汤对男性精液不化的疗效,通过服用此汤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对1896名医学生的SCL-90和EPQ测查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PQ的四个维度均与心理健康状态有关,其中以N维度关系最为密切,P维度次之。进一步分析发现:N维度主要与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三个因子关系最密切,P维度与偏执、敌对、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3.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近年来集中在脑诱发电位领域 ,本文对诱发电位的新老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异常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4.
35.
通过调查,分析专升本院校文献检索课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专升本院校面临的一些变化,对专升本院校文献检索课程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
37.
妙手仁心——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吴克让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5):838-839
<正>【编者按】吴克让,男,主任医师,教授。1935年7月生,上海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学院),同年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1991年调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工作,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外科》杂志编审,《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北京分会委员,北京市泌尿外科会诊中心成 相似文献
38.
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之一 ,患病率在各国差别很大。许多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达 2 0 %~4 0 % ,热带非洲仅为 0 1%。在我国 ,张培华等调查15岁以上人群中 ,发病率为 8 6 % ,4 5岁以上为16 4 % ,推算现有病人约 80 0 0万至 1亿例[1] 。1 下肢静脉曲张的遗传分析郭琼行、郭辰虹对山东省立医院 1991~ 1996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6 8个家系进行研究[2 ] ,分析结果表明下肢静脉曲张为单基因遗传 ,遗传异质性 ,主要为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不完全外显。U×U(非患者与非患者婚配 )婚配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患者比例为男∶女 =2 39∶1。… 相似文献
39.
目的:经后路整复胸腰椎屈曲型压缩骨折,相邻的单一节段进行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评价其脊柱稳定性。方法:对接受手术的23例患者随访4~5年,将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测出X光片伤椎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19mm,术后一周平均为31mm,术后4~5年平均为26mm。骨折后成角的Cobb’s角术前平均为21°,术后1w平均为6°,术后4~5年平均为11°。结论:后路单个椎间隙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性压缩骨折可行,复位好,远期矫正度有小部分丢失;可最大范围保留其他椎间隙的功能,缩小了手术制伤范围。 相似文献
40.
CD-Horizon器械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特发牲脊柱侧凸治疗方法,总结应用CD-Horizon(CD-H)钉-棒系统与钉-钩-棒系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采用CD-H器械治疗8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钉-棒系统51例(A组),钉-钩-棒系统34例(B组),比较术前、术后与随访2年冠状面与矢状面的角度及旋转度。[结果]85例患者平均随访3年半,术后及随访2年时冠状面及矢状面矫正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2年2组冠状面矫正度的丢失有明显的差异。2组患者旋转矫正Ⅰ~Ⅱ度。术前、术后及术后2年,2组Cobb s角自身得分显示术后明显低于术前(P<0.05),与术后2年随访得分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CD-Horizon器械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比较有效的方法,钉-棒系统较钉-钩-棒系统相比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