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8篇 |
免费 | 156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7篇 |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35篇 |
口腔科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317篇 |
内科学 | 306篇 |
皮肤病学 | 127篇 |
神经病学 | 195篇 |
特种医学 | 1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75篇 |
综合类 | 914篇 |
预防医学 | 488篇 |
眼科学 | 116篇 |
药学 | 354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429篇 |
肿瘤学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44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7篇 |
1965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12.
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60例玻璃体切割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在玻璃体切割术的应用。方法:60眼均行玻璃体切割,并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所有的赤道部和赤道前的裂孔。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裂孔封闭率达95.3%,56眼(93.3%)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应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简单而疗效可靠,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愈创速药霜”的制作工艺,总结了用“愈创速药霜”辅以中、西药活疗缺血坏疸44例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93%),说明“愈创速药霜”具有使坏死组织松解脱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爬行等作用,并对“愈创遮药霜”的效果特点、临床适应证、剂型改革目的以及强调辅以补锌的作用等方面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滋肾液化汤对男性精液不化的疗效,通过服用此汤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贝龙精抗突变和抗疲劳作用的初步实验常锋卢银让黄庭王峨(陕西省卫生防疫站,西安710054)贝龙精为纯地龙加工后的精粉,属一种新开发的保健食品.地龙制品在临床防治肿瘤方面的效果有文献报道.系统的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食用贝龙精是安全可靠的.本研究着重就贝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汉族健康人和重性抑郁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G1287A基因多态性与EPQ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人群和重性抑郁症(MD)患者各100例.人格的评定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G1287A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应用焦磷酸测序PSQ96 MA测序仪.结果 1.女性健康者EPQ各维度均分在不同基因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纬度均数存在组间不同的趋势(t=1.92,P=0.06).2.女性MD患者E、N维度均分在不同基因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值分别为4.646和4.121,P<0.05).E、N维度不同等级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值分别为6.335和11.942,P<0.05).结论 G1287A基因与女性人格特征存在一定关联性,GA基因型是女性健康人群P型(精神质)人格的可疑危险因素,AA基因型可能与女性MD患者E型(外倾)和非N型(非神经质)人格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20.
标本根结为中医经络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经络分布、卫气营血运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说明了人体头面、躯干、四肢和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针灸临床诊断、治疗及防病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为远道取穴、四肢胸腹部特定穴的配穴处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弥补了既往对于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特定配穴等治疗原则理论认识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