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用浓度为2.5、5、10、20、50、100μmol/L的顺铂处理MDA-MB-231细胞,0.625、1.25、2.5、5、10、20μmol/L的顺铂处理SUM1315细胞,48 h后通过活细胞计数(C...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脂质体紫杉醇(力扑素)联合顺铂、氟尿嘧啶(5-Fu)组成的PCF方案一线治疗43例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脂质体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3h,d1;顺铂20mg/m2,静滴2h,d1~5;5-Fu750mg/m2持续静脉滴注d1~5。21d为1个周期。按RECIST标准评定疗效,按WHO标准评价毒副反应,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全组共完成化疗167个周期,中位治疗3个周期。39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并可评价疗效,其中CR1例,PR19例,SD11例,PD8例,总有效率51.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1.5个月,1年生存率41.0%。主要的Ⅲ~Ⅳ级血液学毒性为白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2%和25.6%。全组仅1例发生过敏反应。无患者因毒性反应而停药,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结论]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以20 ng/ml TNFα处理MCF7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JNK,p38,ERK)信号通路中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以及AP1家族(cJun,JunB,cFos,Fra1,Fra2,JunD)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以免疫共沉淀法检测激活后的AP1存在形式;以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运用ChIP的方法验证pcJun结合在VEGF启动子区。结果: TNFα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AP1;被TNFα激活后AP1以pcJuncJun和pcJunJunB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TNFα通过激活转录因子AP1促进VEGF的转录,并增强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pcjun通过与VEGF启动子AP1结合参与对VEGF转录的调控。结论:在TNFα作用下,AP1通过pcjun同源二聚体结合在VEGF启动子的AP1结合位点上,直接对VEGF转录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5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一线应用吉非替尼250mg/d,直至出现肿瘤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45例可评价病例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5例,病情稳定(SD)17例,疾病进展(PD)13例。全组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71.1%。疾病相关症状缓解率为72.5%,中位缓解时间为8天。中位生存期15.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0个月。主要的毒副作用为皮疹24例(53.3%),腹泻15例(33.3%),皮肤干燥脱屑12例(26.7%),皮肤瘙痒10例(22.2%),恶性呕吐8例(17.8%),转氨酶升高3例(6.7%)及口腔溃疡2例(4.4%)。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miRNA 26b(miR 26b)在肝癌细胞自噬调控中的作用及可能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系HL 7702和人肝癌细胞系HepG2、Hep 3B、Bel 7402及SSMC 7721中miRNA 26b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评价miR 26b对IL 6的靶向调控作用。向HepG2细胞转染miR 26b模拟物 mimics(转染组)和阴性对照NC(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IL 6/STAT3信号通路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向HepG2细胞转染IL 6 siRNA1和IL 6 siRNA2,Western blotting 检测干扰IL 6后STAT3激活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HepG2、Hep 3B、Bel 7402细胞系中miR 26b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63、069±0092、057±0086,显著低于正常肝细胞系HL 7702的115±01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 26b可抑制野生型IL 6 3’UTR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而对突变型IL 6 3’UTR MUT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转染miR 26b mimics后IL 6、p STAT3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诱导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相对表达量和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5)。沉默IL 6导致p STAT3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诱导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相对表达量和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5)。 结论miRNA 26b靶向抑制IL 6/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序贯放化疗与放化同步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158例,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放化同步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44.30%,B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发作强度等方面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序贯放化疗法的治疗效果虽然不及放化同步法好,但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小,更加适合于因身体素质不佳而不能耐受放化同步法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CD44s?CD44v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 TM 免疫组化法,回顾性分析57例大肠癌组织中CD44s?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s?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3.2%?CD44s?CD44v6的表达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 < 0.05),CD44v6的表达率还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 < 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44s阴性?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5%?55.26%,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62 5);CD44v6阴性?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52.78%,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 = 0.014 6)?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44v6对生存有影响(P < 0.05)?结论:CD44s?CD44v6蛋白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生物学指标来判断大肠癌浸润转移的潜能,CD44v6可以作为大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9.
胃肠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琳  赵志泉  殷咏梅  阎验  林征 《江苏医药》2001,27(3):166-168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和酷神经肽(NPY)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和乙状结肠粘膜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IBS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15例)血浆和乙状结肠粘膜中以上三种激素的含量。结果:IBS患者血浆和乙 状结肠粘膜中NPY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P和SP在血浆中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15),在乙状结肠粘膜中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乙状结肠粘膜中三种胃肠激素的变化在IBS的腹痛,腹泻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氟维司群治疗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经氟维司群治疗的44例HR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氟维司群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以及不良事件。结果:本研究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均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率为18.2%。中位随访20.2个月时,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8.23个月(95%CI:10.64~25.8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未达到;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5.9%(7/44),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s,CBR)为50.0%(22/44)。全组人群中氟维司群一线治疗的中位PFS为22.87个月(95%CI:20.28~25.46个月),无内脏转移患者的中位PFS为21.33个月(95%CI:15.77~25.89个月),单纯骨转移患者的中位PFS为17.23个月(95%CI:4.57~29.89个月)。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氟维司群治疗后患者的PFS与氟维司群的治疗线数显著相关(HR=2.48,95%CI:1.15~5.34,P=0.021)。COX多因素分析同样显示,氟维司群治疗后患者的PFS与氟维司群的治疗线数有关(HR=2.59,95%CI:1.06~6.32,P=0.036)。全组患者使用氟维司群后未出现Ⅲ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氟维司群治疗HR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氟维司群作为一/二线治疗时较三线以上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