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90篇
  免费   2392篇
  国内免费   1608篇
耳鼻咽喉   252篇
儿科学   372篇
妇产科学   465篇
基础医学   1962篇
口腔科学   713篇
临床医学   6149篇
内科学   3771篇
皮肤病学   674篇
神经病学   895篇
特种医学   16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3288篇
综合类   13896篇
预防医学   5262篇
眼科学   427篇
药学   5577篇
  58篇
中国医学   5920篇
肿瘤学   1197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999篇
  2022年   1072篇
  2021年   838篇
  2020年   847篇
  2019年   997篇
  2018年   1050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830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2438篇
  2013年   1855篇
  2012年   2072篇
  2011年   2397篇
  2010年   2354篇
  2009年   2281篇
  2008年   2110篇
  2007年   2197篇
  2006年   2238篇
  2005年   2334篇
  2004年   2171篇
  2003年   1962篇
  2002年   1583篇
  2001年   1607篇
  2000年   1598篇
  1999年   1511篇
  1998年   1298篇
  1997年   1348篇
  1996年   1286篇
  1995年   1205篇
  1994年   1065篇
  1993年   829篇
  1992年   726篇
  1991年   668篇
  1990年   585篇
  1989年   467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243篇
  1986年   178篇
  1985年   219篇
  1984年   208篇
  1983年   161篇
  1982年   146篇
  1981年   115篇
  1980年   84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38篇
  1965年   16篇
  1964年   15篇
  195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患者女性,28岁,因“进行性四肢麻木2年,加重2月”,入院。自诉2年前无名显诱因出现右手指麻木,以右手无名指为明显,几天后出现左手麻木。约1月后出现右下肢放射样疼痛,几秒钟后缓解,以后又再现数次,后变为持续性麻木,1天后出现右下肢麻木。肌电图检查提示:四肢周围神经损害。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并予以治疗。病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2.
气郁质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气郁质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采用现况调查筛选气郁质与非气郁质,以气郁质(0=非气郁质,1=气郁质)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学学历、喜甘甜、喜辛辣、无既往病史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因病致郁"是形成气郁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3.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大腿及腰背部红斑伴痒4年,于2006年5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外侧出现一钱币大小圆形红色斑片,微痒,几天后红斑离心性扩大,中心变为灰褐色,边缘稍隆起。患者自行购买皮炎平外搽。2004年在外院就诊,考虑体癣,给予抗真菌治疗,但疗效不佳。2005年双大腿内侧、腰背部、双膝下开始出现类似皮损。红斑边缘向外扩展,部分融合成地图状,边缘呈堤样隆起,中心消退后留有灰色色素沉着。2005年11月再次于外院就诊,诊断为离心型环状红斑。给予激素及抗过敏药物治疗。但病情仍然未见好转,并开始向小腿扩展。既往体健,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长期用药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腰背部、双大腿、双膝下、右小腿外侧可见大片圆形、椭圆型灰褐色斑片,部分融合成地图状,表面干燥粗糙,少许脱屑,边缘呈堤样红色隆起,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均正常,肝功能提示:谷丙、谷草转氨酶均正常,总胆红素25.2μmol/L,略偏高。乙肝全套未见异常。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棘层增厚,细胞间水肿。基底细胞灶状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中等密度的以淋巴细胞为主炎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94.
米泉市位于新疆北部,距乌鲁木齐市17 km,全市5镇1乡,18.5万人,其中民族6.8万人,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结核病高发区.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患病率为609.8/10万,高于全国平均值(523/10万).  相似文献   
95.
围产新生儿肺炎是围产期新生儿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不够典型,易引起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近二年来围产新生儿胸部平片及完整临床资料100例,结合文献,就其X线表现作回顾性的分析,并提出具一定特征性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离心力刺激对猪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作用,以及对三维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影响,明确力学刺激与细胞分化及组织形成的关系,为体外软骨构建提供适当参数。方法抽取8周龄猪髂嵴骨髓,应用贴壁法分选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获得第2代BMSCs,以5.0×107/cm3的细胞密度接种到聚羟基乙酸(PGA)制成的圆柱形三维支架上,7d后分成4组,在不同的力学条件及诱导条件下培养。8周后取材,行相关检测。结果力学诱导组形成的组织呈白色,细腻光泽,形状规则,体积无明显改变,有良好的弹性和硬度,并具有典型的软骨陷窝结构和大量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及丰富的聚合蛋白多糖(GAG)成分。GAG含量为(6.0±1.2)mg/g,抗压强度为(2.2±0.8)kPa,弹性模量为(7.4±1.6)kPa。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力学刺激有利于促进BMSCs成软骨分化,并在三维支架材料上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兔角膜基质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传代过程中,细胞增殖能力和胞外基质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取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由光镜对各代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测。通过对各代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得出其各自的群体倍增时间;MTT法比较各代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RT-PCR和Western杂交检测各代细胞中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的改变;爱茜蓝法检测糖胺聚糖(GAG)的含量。结果 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随着传代的进程,逐渐显现衰老的形态特征。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由第7代起显著延长(P<0.01);MTT比色法的结果亦显示,第7代细胞的增殖能力开始大幅下降(P<0.01)。第9-11代时,Ⅰ、Ⅲ型胶原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有明显减少(P<0.01),降至第1代细胞的30%左右;GAG的含量也降至40%左右。结论 兔角膜基质细胞经历长期体外培养后,细胞增殖能力和胞外基质表达水平显著下降,逐渐丧失原有的功能。但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的种子细胞,在它的生物学特性未发生改变之前,经3次传代培养,获取的细胞量达到组织块消化所得细胞的240倍左右,已足以用于构建之用。  相似文献   
98.
早期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为剖腹产术中常遇的紧急情况,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我科近年来对176例窒息新生儿,尽快实行气管内插管,同时吸除分泌物并加压给氧吸入。这样即容易保持呼吸道通畅,又能防止胃内容物及口腔粘液的误吸,是抢救新生儿窒息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9.
儿童牙病治疗前的心理调整和治疗操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属于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作为口腔科医护人员只有了解儿童的一些心理特点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顺利做好儿童牙病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0.
前列宁合剂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宁合剂治疗细茵性前列腺炎的机理。方法: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备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前列宁合剂的治疗作用。结果:前列宁合荆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使炎症大鼠的体重增加,炎症导致的前列腺粘连、质地变硬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得到改善。结论:前列宁合剂对细菌性前列腺炎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