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方法修复单双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鼻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完全性唇裂患者3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7例患者采用瓦合式修复鼻底,观察组213例患者采用侧唇黏膜瓣修复鼻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侧唇黏膜未加抛弃得以充分利用,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唇黏膜瓣重建鼻底优于瓦合式重建鼻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癌60例、正常大肠组织10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EZH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大肠癌、正常大肠组织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7%(44/50)、0.0%(0/10),EZH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χ2=15.68,P〈0.01)。且EZH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大体分型、癌肿大小有关。结论:EZH2异常表达与原大肠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大肠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45例肝外伤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外伤伤情复杂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我院自1993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肝外伤 4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1例 ,女 4例 ,年龄 10~ 6 0岁 ,全部为闭合性损伤 ,其中车祸伤 36例 ,摔伤 3例 ,挤压伤 6例。就诊时间伤后 12h内者 30例 ,2 4h内者15例。 4 0例有明显的腹部疼痛 ,5例无腹痛或仅有腹部压痛。 39例腹腔穿刺抽出不凝性血液。 4 0例行B超检查示肝损伤。 4 5例中伴休克者 5例 ,3例伴十二指肠损伤。1·2 诊断 根据腹部外伤史、症状及腹部体征 ,诊断性腹腔穿刺及B超检查 ,诊断为肝损伤者 4 0例 …  相似文献   
75.
旋转采集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旋转采集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DS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了 5 3例分别施行过常规二维 (2DDSA)和旋转采集 3D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 ,其中男 3 2例 ,女2 1例 ,年龄 19~ 72岁 ,平均 46 3岁。常规 2DDSA为正位及侧位影像。三维影像重建方法采用遮盖表面显示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结果 本组 5 3例脑血管造影患者中 5例为动静脉畸形 ,2DDSA及 3DDSA均能正确地做出诊断 ;其余 48例患者中 41例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另 7例常规2DDSA疑为动脉瘤 ,经 3DDSA检查确定是血管扭曲。在确诊的 4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 3 6例2DDSA及 3DDSA均能正确地做出诊断 ,5例患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疑为颅内动脉瘤破裂 ,常规正、侧位 2DDSA未显示确切异常 ,经 3DDSA进一步检查 ,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经介入放射学治疗的2 9例颅内动脉瘤中 2 6例常规正、侧位 2DDSA不能使瘤颈部得到最佳显示 ,3DDSA使其显示最佳。统计学分析表明 :3DDSA与 2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总符合率为 77 4% (41/5 3 ) ,一致性检验 ,χ2 =5 2 67,P <0 0 5。结论 旋转采集 3DDSA对血管病变的误诊和漏诊率低于常规 2DDSA ,能够形象、直观、精确地显示被检查区域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76.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从内固定角度报告我院1984~1994年间收治的108例病人,并作比较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男69例,女39例,年龄9~76岁,平均年龄30岁。左侧47例,右侧59例,双侧2例。大部分的病人属车祸所致。开放性骨折7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颈部脊髓前动脉及双侧椎动脉阻断对颈髓血流量的影响及其病理学变化。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阻断脊髓前动脉组与阻断脊髓前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组,术后6h、24h、72h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检测颈髓血流灌注量,电镜观察颔髓组织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测神经丝的变化。结果:脊髓前动脉阻断后颈髓血流量下降1/2,随后有所回升,但依然处于低灌注状态;阻断脊髓前动脉和双侧椎动脉后.其血流量下降更为湿著,为对照组的1/3,电镜及免疫组化显示两组均出现了缺血性改变,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每一时相点的血流量和神经丝表达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髓前部血流量除与脊髓前动脉有关外.前根动脉也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脊髓前动脉或根动脉的损伤均可能导致颈髓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78.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它疾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48.6岁.淋巴结转移组4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3例.取距瘤体5cm处为正常胃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胃组织和60例胃癌手术标本中Syk和HER2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HER2均为阴性而Syk全为阳性.60例胃癌中Syk(+)10例,HER2(+)24例,Syk的表达与HER2表达有明显呈负相关.结论:Syk表达缺失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联合检测Syk与HER2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鼠双微基因2(MDM2)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67例大肠癌、30例癌旁组织、20例腺瘤组织,20例正常黏膜的MDM2和P16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DM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8/67),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1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8%(26/67),与结肠腺瘤组织的75%、癌旁组织的83.3%及正常黏膜组织的9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16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DM2和P16在不同Dukes分期中有无淋巴转移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MDM2与P16基因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大肠癌中,MDM2蛋白与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DM2和P16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MDM2和P16,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总结巨大纵膈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ll例巨大纵膈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2例,合并肺楔形切除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胸部CT、X线是巨大纵膈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应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