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1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363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464篇
口腔科学   209篇
临床医学   1378篇
内科学   700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201篇
特种医学   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690篇
综合类   2979篇
预防医学   1048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976篇
  6篇
中国医学   1175篇
肿瘤学   47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10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剥脱性皮炎是药物性皮炎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如果治疗不及时 ,或护理不当 ,很容易并发肝肾损害 ,皮肤化脓感染或败血症 ,导致死亡。我院于 2 0 0 0年 10月 17日收治了 1例全身性剥脱性皮炎的病人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5岁 ,10多天前腹部脐旁发现有一约 1cm× 1cm大小面积的红斑疹 ,搔痒 ,自以为是民间所说的“生蛇”(带状疱疹 ) ,自己到药店买药水外搽 (用药不详 )。用药后皮疹扩散 ,面积加大 ,并在 2天内迅速波及全身 ,先出现全身弥散性潮红、充血水肿 ,伴有脱屑 ,3天后 ,随即出现皮肤大片剥脱 ,在当地医院给予…  相似文献   
992.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e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项能够无创地干预脑功能的神经电生理技术。近年来。应用该技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使其有望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患者因素、刺激部位、刺激参数的差异会对疗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此问题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0—01/2004—10与rTMS和抑郁症相关文章,检索词“repetitive transe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depress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筛除明显不随机或没有对照组的临床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1篇相关文献,其中20篇符合资料选择标准,排除的11篇中,9篇为个案报道或综述,2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20篇文献共报道348例患者经rTMS治疗有效,26例无效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适当的患者、刺激部位及参数的选择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畸形右室双出口的产前超声声像特征以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分析我院于2000年8月~2006年5月期间33例胎儿右室双出口的超声资料与随访结果,总结胎儿右室双出口声像图特点及如何鉴别诊断。结果产前正确诊断右室双出口32例,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所有33例病例均合并室间隔缺损或心内膜垫缺损,尚有2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以外的其它心内畸形,15例合并心外畸形,4例染色体异常。结论胎儿典型右室双出口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主、肺动脉起始部平行排列且均发自右心室;右室双出口常合并其他心内及心外畸形,注意对合并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局部血流(rCBF)显像对癫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SPECT脑局部血流灌注显像,与CT、脑电图比较。结果SPECT检查阳性者50例,脑电图检查阳性者48例,CT检查阳性者13例,其中SPECT和脑电图的阳性检出相符率为63%。结论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病灶的有效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95.
胎儿颜面部的产前超声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目的 探讨宫内胎儿颜面部的超声表现与显示手法,提高产前超声对胎儿颜面部正常结构及畸形的认识。方法 选择2000年8月至2002年6月在我院行彩超产前检查的连续病例4200例,确定胎位后,对每一胎儿颜面部均进行冠状、矢状及横切面扫查。结果 99.62%(4184例)的胎儿颜面部各个结构均能够通过常规胎儿颜面部冠状切面、矢状切面、横切面正确显示,其深部骨性结构大部分亦能清楚显示,但硬腭与软腭不能显示。检出各种颜面部畸形29例78个,总检出率89.66%,漏诊7例9个(10.34%),均经产后或引产证实。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别为85.29%,99.95%,99.83%,93.55%和99.88%。结论 常规二维超声产前对胎儿颜面部大部分表面结构与深部骨性结构均能清楚显示,是显示胎儿颜面部结构与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可靠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压力治疗仪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中对其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9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压力治疗仪。观察两组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上肢活动(上举、旋转、外展)情况。结果: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手术前相比,观察组上肢上举相差(5.67±1.28)cm,旋转相差(51.53±6.45)度,外展相差(29.97±3.29)度,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压力治疗仪,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防止相关功能丧失,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97.
李军辉  邢新  欧阳天祥  郭恩覃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590-5591,i005
目的:探讨肌瓣超长时间热缺血后,再灌注期微静脉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及其对微循环和组织细胞的影响,以期了解超长时间缺血肌肉组织严重损伤的原因。方法:以体质量180-220g雄性SD大鼠,制成大鼠提睾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热缺血5h,再灌注2h),观察缺血-再灌注期肌瓣微循环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①缺血5h后,微动脉于再灌注期出现明显痉挛并伴随血流速度的减缓;而伴行的微静脉扩张,流速明显变缓,局部形成附壁血栓,部分微静脉出现原发或继发性无复流现象,局部微静脉回流障碍。②组织学检查提示,再灌注期微静脉内壁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黏附,而动脉内未见明显的附壁白细胞;局部可见附壁血栓,血管周围组织内可见游出的中性粒细胞;透射电镜检查也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受损伤。③再灌注期微静脉回流障碍,局部形成一种“只灌不流”的病理现象,出现继发性静脉缺血,使肌瓣组织出现大片明显的漏出性出血,加重组织细胞的损伤。结论:再灌注期微静脉继发性缺血和随即形成的漏出性出血可能是肌肉组织超长时间缺血后严重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辅以运动功能训练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对患儿发育商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HIE的适宜方法。方法:将临床分度、CT分度符合1996-10杭州会议标准的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接受脑细胞代谢激活剂并用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脑细胞代谢激活剂治疗,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生后6,12,24个月龄时的发育商及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6,12,24个月龄时发育商(分别为84±9,91±9和105±1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33,2.73,3.04,P<0.05~0.01)。治疗组运动功能障碍犤拇指内收恢复率80%(8/10),头控制能力率差恢复率88%(7/8),四肢肌张力高康复率50%(2/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7,6.4,4.3;P均<0.05)。结论: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辅以运动功能训练利于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综合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美国旧金山消息:英国将开始用钙通道阻断剂治疗局部缺血性卒中的第Ⅱ阶段临床研究。 国立神经病、传染病和卒中研究所(NINCDS)选择nicardipine在美国进行试验,因为此药效力高、易于投给而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纽约大学和衣阿华  相似文献   
1000.
学术背景:大口径人造血管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小口径人造血管(直径小于6mm)研究方面,由于存在血管栓塞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目的:简单介绍人造血管的研究现状,分析小口径人造血管研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提高血液相容性方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www.cnki.net)及Medline(www.pubmed.com)1975-01/2007-08有关小口径人造血管血液相容性方面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人造血管,聚氨酯,血液相容性”:英文检索词“Vascular grafts,Polyurethane,Blood Compatibillty”。初检得到143篇文献,包括中文28篇,英文115篇。文献评价: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无关者54篇,内容重复性的研究64篇,保留25篇中英文文献进一步分析。其中动物实验和在体、离体、细胞学实验13篇,综述、述评、讲座类文献12篇。资料综合:①以往用于人造血管制造的主要材料有涤纶、聚四氟乙烯、真丝等,而具备良好的顺应性、耐磨性、弹性、生物相容性及一定的抗凝血性的聚氨酯则是目前被研究最多的人造血管制造材料。②小口径人造血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造血管完全没有抗血栓性,血液流经内腔时,由于血流量小,流速慢,在人造血管腔面易形成附壁血栓,随之血凝亢进,血流更缓慢,血栓层增厚,最终导致人造血管闭塞。③在解决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问题上,人们对材料表面的修饰研究得较多,然而,处于生物系统中的材料由于接触到体液、有机大分子、酶、自由基、细胞等多种因素,其生物学环境极为复杂,表面修饰的方法对血液相容性的改善有限。因此,应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原位培养人体内皮细胞使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