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7篇 |
免费 | 346篇 |
国内免费 | 24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1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201篇 |
口腔科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726篇 |
内科学 | 251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96篇 |
特种医学 | 292篇 |
外科学 | 505篇 |
综合类 | 1454篇 |
预防医学 | 667篇 |
眼科学 | 65篇 |
药学 | 54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579篇 |
肿瘤学 | 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95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55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281篇 |
2013年 | 273篇 |
2012年 | 349篇 |
2011年 | 328篇 |
2010年 | 375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316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32篇 |
2005年 | 229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200篇 |
2002年 | 170篇 |
2001年 | 146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分析使用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1例.骨折采用AO/ASIF分类,CI型5例,C2型3例,C3型3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无近晚期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按Merchan评分标准[1],优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 采用股骨髁解剖钢板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螺旋CT梯状伪影大小的一般数学模型;研究梯状伪影产生的原因、伪影大小及其与被扫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扫描参数的关系;比较单层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下梯状伪影的大小;研究减少此类伪影的方法.材料与方法用工业用纯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ylic),制作一个底座高180mm、(直径为250mm,顶角为45°的锥体,在三台螺旋CT(SiemensPlus 4单层面CT、Elscint CT Twin Flash双层面CT、GE Light Speed Ultra八层面CT)上,用半扫描插值算法(HI),在(2,5,10)mm的床进距离,层厚(2,5,10)mm,重建间隔为(2,5,10)mm,以及在体模中心线与CT扫描中心线重合、成20°的位置下扫描,获取不同的图像.然后用MATLAB6.5编写的程序对其大小进行分析.结果梯状伪影来源于被扫描物体表面与扫描中心线存在一定的角度和使用的螺旋插值算法.层厚一定的情况下,步进距离越大,伪影加大;步进距离一定,层厚越大,伪影加大,并与床进距离和锥体长度成线性关系;被扫描物体中心线偏离扫描中心线时的伪影比与扫描中心线重合时的伪影大.在相同的扫描条件下,多层CT的伪影比单层面CT的伪影小.结论本文建立的梯状伪影的一般数学模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在螺旋扫描方式下,梯状伪影不可能消除.要减少伪影必须:①被扫描物体的中心线要与扫描中心线重合;②尽量采取小步进或薄层扫描;③采用合适的插值算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进一步探讨消化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 IF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人们对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15例IFP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IFP部位:胃窦4例,小肠8例,结肠1例,食管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其余还表现为进食不畅、肠套叠及体重下降等。肿瘤均为单发,内镜显示突向腔内的黏膜下息肉。低倍镜下见瘤组织源于黏膜下层,梭形细胞呈洋葱皮样同心形排列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34和Vimentin弥漫性阳性,CD117阴性,Ki-67阳性指数1%~5%。临床治疗:4例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术,4例行ESD术,7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对15例患者进行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IF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性病变,其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可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耳电针在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部高敏感性中的作用规律,并探讨其对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 (1)实验一:将16只10 d龄SD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耳电针组,每组8只。耳电针组幼鼠通过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FD胃部高敏模型,第8周龄时选取双侧耳穴“胃”穴进行连续5 d电针刺激;对照组幼鼠仅给予生理盐水灌肠。分别记录2组大鼠第8周龄干预前颈部斜方肌肌电积分、腹部回撤反射评分和耳电针组大鼠单次耳电针后、5次耳电针后及耳电针结束后第3,5,10天颈部斜方肌肌电积分,分析耳电针的即时效应、累加效应和维持效应。(2)实验二:将40只10 d龄SD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耳电针组、电针对照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幼鼠通过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FD胃部高敏模型。第8周龄时,耳电针组选取双侧耳穴“胃”穴、电针对照组选取双侧耳垂进行连续5 d电针刺激。干预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各组胃底及远端结肠的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胃底NGF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耳电针组...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60例TBI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规范化醒脑开窍针法)、对照组(非规范化的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来评定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在定向能力、专注能力、复述能力、记忆能力、命名能力、计算能力方面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在定向能力、复述能力方面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在专注能力、定向能力、复述能力、记忆能力方面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MB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MB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醒脑开窍针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健脾消癌方调控巨噬细胞M2极化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使用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成M0型巨噬细胞,通过Transwell法构建HCT116细胞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设立空白血清对照组、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IL-4+空白血清组、IL-4+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RT-PCR法检测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基因C-C基序趋化因子22(C-C motif chemokine22, CCL22)、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表达,Transwell法检测HCT116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IL-4+空白血清组能上调CCL22、Arg-1表达(P<0.01),下调HCT116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MMP-9表达(P<0.01),增加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侵袭数(P<...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云浮市人民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抗肿瘤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提升医院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水平,为保证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更大保障。方法 抽取2019年7—12月(整改前)云浮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出院病历360份进行抗肿瘤药物专项处方点评,点评要点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溶媒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抗肿瘤药物用药顺序错误等,对不合理抗肿瘤药物进行分析,将处方点评结果反馈给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和整改;2020年1—3月为整改过渡期,对2020年4—9月(整改后)肿瘤科出院病历360份进行抗肿瘤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分析抗肿瘤药物专项处方点评的效果。结果 整改后,抗肿瘤药物总体不合理率为12.50%明显低于整改前的41.67%,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05%明显低于整改前的6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开展抗肿瘤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及整改可取得一定的干预效果,但仍需对不合理药物应用进行持续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72.4%和86.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改变不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两组血FPG、GHB、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或P<0.01);4治疗后两组NO升高、ET-1、VEGF降低(P<0.01),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对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各组注药均从尾静脉注入.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1ml;模型组应用LPS 5mg/kg溶解于1ml生理盐水注入;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3组于24h抽取腹主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抽取尾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