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金属硫蛋白1H在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含顺铂方案化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金属硫蛋白1H(MT1H)的表达。化疗前MT1H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后(P〈0.05),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有效者化疗前后的表达差异与无效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MT1H可作为确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实验室指标;MT1H阳性表达可能耐药,但能否,作为晚期NSCLC对含铂方案耐药的分子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i)对MCF7细胞株BCSG-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针对BCSG-1的已知cDNA序列,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4条特异性siRNA(BCSG-1-siRNA-1、BCSG-1-siRNA-2、BCSG-1-siRNA-3、BCSG-1-siRNA-4),1条非特异性siRNA,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CF-7细胞48 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空脂质体)、正常MCF7对照组(不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组细胞中BCSG-1蛋白及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7组中BCSG-1蛋白表达分别为4.27±0.12、4.19±0.22、4.15±0.14、4.17±0.13、7.92±0.22、8.02±0.13、8.02±0.13;RT-PCR测7组细胞中BCSG-1 mRNA的表达分别为0.624±0.010、0.626±0.013、0.634±0.008、0.631±0.010、0.976±0.076、0.983±0.052、1.014±0.034.结果 7组中BCSG-1蛋白表达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NA的表达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各对照组比较,BCSG-1-siRNA转染的4组细胞中BCSG-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SG-1-siRNA能有效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中BCSG-1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3.
Src家族酪氨酸激酶Fyn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yn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ESCC)和10例食管正常黏膜上皮组织(UNR),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食管正常黏膜组织Fy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yn蛋白表达水平(9.68±2.31)高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中染色指数(3.2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印迹结果亦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Fyn蛋白表达强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结论 Fyn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Fyn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紫杉醇耐药细胞Ec9706/P-1多药耐药基因1(mdr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1(mrpl)及β-微管蛋白Ⅳ基因(HB4)mRNA表达的意义.方法:以体外诱导的人食管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Ec9706/P-1为模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mdrl、mrpl和H94在Ec9706/P-1及Ec9706中的表达变化.结果:Ec9706/P-1细胞mdrl及Hβ4 mRNA的表达高于Ec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Ec9706/P-1及Ec9706细胞中mrpl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l和Hβ4 mRNA高表达可能与人食管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Ec9706/P-1产生获得性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85.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P方染治疗121例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西医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要手段,放化疗有一定的毒副反应且有一定的疗程时限,而复发、转移或毒副作用大是中晚期患者疗效差的主要原因。中西医结合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优势。我们近年在临床上应用中药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付蕾  樊青霞  王留兴  秦艳茹  陈静 《肿瘤》2012,32(1):60-64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入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以及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Karnofsky体能状况评分以及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38.46%,对照组为18.87%(P=0.026),试验组的临床获益率为80.77%,对照组为62.26% (P=0.036).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arnofsky体能状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对照组为4.7个月(P=0.022):试验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6.2个月,对照组为14.1个月(P=0.48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等.试验组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可延长疾病进展时间,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早期乳腺癌分别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美容效果、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不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130例,应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共130例,应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二组患者术后均进行治疗,关注患者的美容效果、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美容的优良率是58.46%,术后5年随访,二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治疗,美容效果明显,并能达到与根治手术相同的5年生存率,患者生活质量高,临床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乳腺癌移植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BALB/C-nu/nu裸鼠ER阴性MDA-MB-435s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S2O3、顺铂和0.9%氯化钠注射液(NS)腹腔内注射,观察移植瘤的瘤重及抑瘤率.并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PTEN和Casepase7的表达.结果 AS2O3高剂量组、AS2O3低剂量组、顺铂组均能明显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48.68%、32.80%、66.67%.用药后移植瘤组织巾PTEN和Casepase-7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结论 AS2O3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凋PTEN和Caspase-7的表达(P<0.05),促进细胞的凋亡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89.
肿瘤的多药抗药性(muh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及他人的研究已证实五味子醇甲(Schisandrol A)可以逆转P—gP介导的耐药。本实验中,我们以MRP介导的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ADR和HL-60/MRP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五味子醇甲逆转MRP耐药的作用机理,以进一步阐明耐药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食管癌癌性贫血最佳时间. 方法 67例轻度贫血的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基础血红蛋白(Hb)介于100~120 g/L.随机分为两组,31例患者在入组与化疗同时使用rhEPO(早使用组),36例患者在Hb降低到 90 g/L以下时使用rhEPO(晚使用组).rhEPO剂量为150 U/kg,3次/周,皮下注射.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的铁缺乏、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加用琥珀酸亚铁0.1g口服,每日3 次.治疗过程中如患者Hb <80g/L,可考虑给予输血.结果 早使用组和晚使用组Hb基础水平分别为110±0.7 g/L和112±0.06 g/L.早使用组患者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比容(HCT)显著增加( P <0.05).晚使用组患者Hb和HCT值也有所下降(P <0.05),用药2月时与化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早使用组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卧床时间.两组对输血需求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早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能显著提高Hb水平,改善食管癌癌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