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ONM)技术的推广普及, 术中对神经功能的判定成为可能, 为手术决策提供了循证依据。术中神经肌电信号丢失(loss of nerve signal, LOS)常提示术后声带运动障碍。术中一旦发生LOS, 术者进一步采取何种手术策略, 国内专家和西方学者对此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 对比分析国内专家和西方学者的观点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旨在为甲状腺手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 A reductase,Bp HMGR)全长基因结构特征及编码蛋白性质,揭示其节律表达模式以及对外源NO信号分子的响应机制。方法通过RACE技术克隆白桦Bp HMGR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Bp HMGR及其编码蛋白进行详细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分析Bp HMGR基因在昼夜节律变化中的表达模式。根据Bp HMGR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昼夜节律以及外源NO对白桦叶片中Bp HMGR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Bp HMGR基因全长1 764 bp,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已上传至NCBI,并获得登录号KJ452334,其编码蛋白由587 aa组成。白桦Bp HMGR基因与大豆(XP_003519474.1)、葡萄(XP_002275827.1)、苜蓿(XP_003617066.1)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Bp HMGR随昼夜周期变化呈现出节律表达特性,在夜晚21:00时达到峰值。初步揭示了外源NO能诱导白桦细胞内三萜代谢途径的关键酶Bp HMGR基因上调表达,进而促进三萜产物齐墩果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53.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随着肿瘤炎症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淋巴细胞相关的炎症指数在肿瘤中的重要作用。淋巴细胞相关的炎症指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其中,NLR可以较好地反映碘难治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 DTC)病人治疗期间肿瘤活性的变化,LMR则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病人预后判断及临床决策中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PLR与甲状腺癌预后的研究亦提示该指标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上述炎症指数各有千秋,有望成为预测甲状腺癌预后新颖可靠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原发与复发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高迁移率蛋白A1(HMGA1)表达的差异,以及HMGA1表达失调在GBM恶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评估同一患者(n=19)的原发和复发GBM组织中HMGA1的表达,同时分析HMGA1表达与病情无恶化生存时间(PFST)之间的关系.结果 原发和复发GBM中HMGA1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36),HMGA1高表达的患者的PFST明显缩短(6.1个月vs 11.5个月,P=0.030).结论 复发的GBM中HMGA1高表达,GBM患者PFST缩短与HMGA1的超表达有相关性.结果提示HMGA1可能在GBM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制备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酶学和氧摄取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AM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脉法建立犬AMI模型。将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于冠脉结扎后15 min各组犬经股静脉滴注相应药物,结扎后30,60,90,120及180 min取血测氧摄取率,测定各组犬冠脉结扎前和结扎后180 min时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冠脉结扎后,阴性对照组犬血清CK、LDH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明显减少,氧摄取率显著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丹参组和参附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对抗血清中CK、LDH和MDA活性的增高以及SOD、氧摄取率的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犬AM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摘 要〕 目的:比较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身麻醉在甲状旁腺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 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 74 例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每组 37 例。治疗过程中予以对照组全身麻醉,予以观察组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动脉血气指标、镇静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7.30 %,高 于对照组的 83.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 30 min 心率高于术后 5 min,舒张压、收缩压均 低于术后 5 min,且观察组术后 30 min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切皮时、腺体分离时、缝合切口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动脉血氧 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70 %,低于对照组的 16.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甲状旁腺切除术中应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可稳定动脉血气指标,且  相似文献   
5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 ,NTFs)的发现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SCI)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神经营养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8.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颌骨缺损的组织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纳米材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组织相容性、生长特性、生物降解性及修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模型兔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 设计:随机分组动物实验。 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 材料: 选用24只新西兰白兔,雌雄不拘, 体质量2.5~3.5 kg,由佳木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处置过程符合动物伦理标准。Nano-HA由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提供,常规高温高压消毒备用。普通HA购自武汉工业大学,粒径为1.0~2.0 μm。 方法:实验于2001-11/2006-05在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摸球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实验兔在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1.5 cm的骨缺损,实验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修复,于术后1,4,8,12周分别麻醉后处死,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分的组织生成量,并进行组织学定性和定量分析,观察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新生骨生成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新生骨生成情况。 结果:实验组骨缺损修复区随时间增长修复材料被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直至与正常骨接近而趋于稳定,对照组骨痂不能长入材料内。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与新生骨之间呈直线负相关(r =-0.912 0,P < 0.01)。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新生骨与纳米羟基磷灰石之间相互关系密切,且随着新生骨不断产生、增多,修复材料被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 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与新生骨组织结合且成骨较快,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低剂量辐射对CIK细胞杀伤乳腺癌细胞MCF-7和SK-BR-3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健康人外周血浓缩白细胞,常规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培养7 d,诱导DC与CIK细胞,并将其按1 :5的比例共同培养7 d获得DC-CIK细胞。DC-CIK及CIK细胞分别给予40、80、120 mGy X射线照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运用CCK-8的方法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DC-CIK组对乳腺癌细胞SK-BR-3较CIK组在不同效靶比均有更强的杀伤活性(t=3.63、5.62、8.21、5.49,P<0.05)。与CIK 0 mGy组相比,CIK细胞联合40、80、120 mGy低剂量辐射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SK-BR-3的杀伤活性明显增高,而DC-CIK细胞联合低剂量辐射组与DC-CIK 0 mGy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辐射对CIK细胞杀伤乳腺癌细胞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0.
梁楠  杨静  张弨 《中国药事》2020,34(5):530-53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均属于冠状病毒感染,以肺部症状为主。二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相似度。本文根据最前沿文献,综述了COVID-19和SARS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的治疗策略中的共性和差异,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