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高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高位直肠癌根治术(NOSES组)的患者共28例,采用1∶2配对设计,获得同时期接受传统腹腔镜高位直肠癌根治术(传统腹腔镜组)56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腹部手术史、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分期(pTNM)等基本资料,结果提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NOSES组手术时间(124.3±18.3)min,术中出血量(67.3±58.8)ml;传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33.5±16.4)min,术中出血量(62.5±51.2)ml。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相比于传统腹腔镜组,NOSES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P=0.042)、术后第一日(P<0.001)与第二日(P=0.013)疼痛程度明显较低。结论: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高位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并可取得令人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2.
烧伤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新的抗生素不断涌现 ,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在重症烧伤感染治疗过程中 ,许多患者仍因感染耐药菌株而死亡。为了解我院烧伤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 ,以便更合理地选用最佳治疗方案 ,现就1999年1月—2001年12月间对从我院烧伤ICU患者分离所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细菌来源1999年1月—2001年12月3年间 ,从我院烧伤重症监护病房 (ICU )162例住院患者共分离细菌346株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32株 ,占38.2 % ,…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宽体探测器结合大螺距技术在优化胸部扫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行胸部CT平扫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成A、B组,各30例。A组扫描时嘱患者憋气,探测器宽度为40 mm,螺距为0.516∶1;B组扫描时嘱患者自由呼吸,探测器宽度为80 mm,螺距为0.992∶1。比较两组的曝光时间、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结果两组的主动脉根部CT值、SD值、SNR及竖脊肌、皮下脂肪的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TDIvol、DLP、ED及曝光时间均优于A组(P<0.05)。两组肺窗、纵隔窗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中等或较好。结论宽体探测器结合大螺距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胸部扫描既可以缩短曝光时间,又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并且完全不影响临床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84.
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随着直肠癌外科治疗的进展,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全文对直肠癌外科治疗在保肛手术、腹腔镜技术、改善肛门功能方面的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65岁以上老年直肠癌患者局部切除术,经肛门局部切除29例,经骶骨局部切除4例。术后病理Tis8例,T1 14例,T2a 5例,T2b 2例,T3 4例。其中3例T3患者行术前放疗,13例患者行术后放疗。[结果]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局部复发率15.2%(5/33),其中1例伴有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率9.1%(3/33)。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和86.6%。[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行局部切除术有一定疗效,辅助放化疗能够降低局部复发、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6.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起源于软组织的交界性肿瘤,尽管不具备远处转移能力,然而其局部侵袭性强,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使临床治疗存在一定难度。近些年,随着对AF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措施与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鉴于AF不可预测的自然病史,目前观察等待是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此外,目前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联合局部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等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可以在保留患者组织器官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控制肿瘤,延缓疾病的进展甚至达到根治。本文就AF的临床特征与诊疗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行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行完全腹腔镜回肠袢式造口还纳术的2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评价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全组20例行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或中止手术者, 无围手术期相关死亡患者。全组患者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时间为60~145 min, 中位时间为97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 中位出血量为20 ml。术后1 d视觉疼痛评分(VAS)为1.0~5.0分, 术后1 d中位VAS为1.9分。全组患者麻醉清醒后均无需使用附加止痛药物。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6~42 h, 中位时间为25 h;术后排气时间为19~51 h, 中位时间为44 h;术后住院时间为5.0~9.0 d, 中位时间为6.9 d。全组患者无手术相关切口感染、腹盆腔感染、肠梗阻、吻合口漏、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经筛选的合适的患者行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安全可行, 近期疗效满意, 完全...  相似文献   
88.
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0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56例患者与无复发转移者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5枚/例和16.3枚/例(P〈0.01).术后5年内死亡的97例患者与健在者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1.1枚/例和16.7枚/例(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检出大于或等于12枚/例组和小于12枚/例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9%和62.0%(P〈O.01),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4%和25.7%(P〈0.01),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与淋巴结检出数目有关(P〈0.05)。结论淋巴结检出数目多少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淋巴结检出数目多者复发转移率低.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 088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右半结肠癌患者中高龄患者所占比例较左半结肠癌更高.右半结肠癌患者TNM分期晚,且低分化及未分化的肿瘤(25.2%比13.2%)、黏液分泌(33.5%比17.3%)及脉管瘤栓(9.9%比3.9%)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7个月和68个月,其5年生存率Ⅰ/Ⅱ期分别为91.4%和88.6%(P=0.819),Ⅲ期分别为66.1%和75.4% (P =0.010),Ⅳ期分别为27.8%和38.5% (P =0.020).结论 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Ⅲ/Ⅳ期右半结肠癌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90.
目的总结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特点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70岁以上行肺癌手术患者的术前诊断、风险评估、手术方案、围术期处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45例术后恢复好,康复出院,1例因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而死亡,平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9%。结论高龄肺癌患者通过仔细的心肺功能评估,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结合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后处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