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中毒性表皮松解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毒性表皮松解症(TEN)诊治经验。方法分析3例表现为TEN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3例TEN均发生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表现为皮肤水疱及表皮松解,合并高热、肠炎或肝损害,经给予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联合营养支持及相应护理措施,皮损均消退。结论TEN是皮肤GVHD最严重的类型,需采用针对aGVHD的免疫抑制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告APL初治者单用全反式维甲酸(RA)22例中19例获完全缓解(CR);初治、复发复治者用RA并化疗8例中6例获CR,较单用联合化疗组CR率(53.3%)为高(P<0.05)。获CR25例中19例用RA并用联合化疗作缓解后治疗,6例单用RA维持治疗,前者相对复发率非常明显低于后者(P<0.01),相对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后者(P<0.05)。单用RA治疗后白细胞数呈曲线变化。体内外试验均显示RA对APL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还发现脑白发生率(20.0%)高,尤多见于治疗前白细胞高值者,并对可能原因及防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目的是测定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s)刺激后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 ,以建立一种监测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新方法。首先 ,利用新颖的细胞因子分泌检测方法 (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了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后分泌IFN γ ,IL 4和IL 10的T淋巴细胞水平 ;然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分析 2例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患者外周血中分泌IFN γ的T细胞水平。结果表明 :经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 [(1.12± 0 .13) % ],而分泌IL 4和IL 10的T淋巴细胞则无升高 ,分别为 (0 .12± 0 .0 3) %和 (0 .10± 0 .0 3) %。患者外周血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和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利用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的技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可以应用于对aGVHD的识别。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比较HLA基因位点全相合与HLA 1~ 2个基因位点不合无血缘关系供者异基因骨髓移植 (URD BMT)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包括急性白血病 2 2例 ,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 32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6例。其中HLA基因位点全相合URD BMT 39例 ,1~ 2个位点不合URD BMT 2 1例。预处理方案均为Bu Cy2方案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预防方案均为霉酚酸酯(MMF)、环孢菌素A(CsA)加甲氨蝶呤 (MTX)联合方案。结果 HLA基因位点全相合组造血重建 38例 ,中位随访时间 11(2 .5~ 5 2 .0 )个月 ,3年无病生存率 (79.2± 7.1) % ,HLA 1~ 2个位点不合组造血重建18例 ,中位随访时间 9(2~ 4 6 )个月 ,3年无病生存率 (45 .8± 15 .5 ) % (P <0 .0 5 )。Ⅱ~Ⅳ度aGVHD发生情况 :HLA基因位点全相合组 10例 (2 6 .3% ) ,HLA 1~ 2个基因位点不合组 6例 (33.3% ) (P >0 0 5 )。结论 URD BMT是治疗白血病和MDS的有效方法 ,HLA基因学配型技术可提高URD BMT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6岁。因体乏,腹胀6年,颈部肿块1个月入院。6年前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患者间断服用羟基脲治疗,1个月前,患者无意中触及颈部有多个无痛性包块,入院体检:T 37.6℃,消瘦,全身皮肤黝黑,颈部、腋窝、腹股沟两侧可触及多枚大小不等的无痛性包块,有的相互融合,活动度差,胸骨无压痛,心肺(一),腹部隆起,巨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bcl-2、p53基因蛋白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表达水平、相互关系及对化疗药耐受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及p53蛋白阳性水平,临床及体外实验以细胞凋亡为指标观察bcl-2蛋白与AL对DNR的耐受。结果:p53和bcl-2蛋白在46例AL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217%和630%(P>005),与细胞类型、病情有关。bcl-2阳性在耐药组多于在缓解组(885%、350%,P<001)。两种蛋白均阳性的8例均不缓解,均阴性者的缓解率为11/13。1例bcl-2低表达AL细胞与DNR(10mg/L)共育后有明显的细胞凋亡,4例高表达者加大药物剂量才发生。结果提示,成人AL细胞有bcl-2和p53蛋白异常表达,且与AL类型、病情及耐药有关,联合检测基因蛋白更有助于对化疗效果的预测。克服bcl-2所致的耐药应设法下调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培养物上清和白血病细胞株HL-60、K_(562)细胞培养物上清对正常人单个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困子α(TNFα)的作用。结果表明,66.7%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和HL-60细胞均可抑制正常人TNFα产生(白血病细胞相关的TNFα抑制活性阳性),这种抑制物的出现与疾病状态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急性白血病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结果发现33例(82.5%)为阳性,7例(17.5%)为弱阳性或阴性,联合化疗后阳性组CR率42.4%(14/33),弱阳性组为100%(7/7),提示Bcl-2蛋白表达与白血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9.
作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急性白血病细胞中Rb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Rb蛋白表达缺失率为37.5%,以M_5亚型多见,占41.6%。结果表明,Rb基因表达状态与急性白血病的类型有关,并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告用三尖杉醋类生物碱治疗急性白血病34例,单用此药治疗者29例,其完全缓解率13.8%,急单7例的完全缓解率42.9%与急粒20例的缓解率5.0%相比,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