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研究乌苯美司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rhGM-CSF、IL-4、细菌脂多糖(LPS)组合在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的表面分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乌苯美司处理组DC膜表面CD 80、CD 86、CD 1a、CD 83、HLA-DR的表达均上调,其中CD 80+为(79.88±4.09)%vs(88.18±3.59)%、CD 86+为(76.56±2.54)%vs(86.39±1.71)%、HLA-DR+为(81.26±1.31)%vs(96.78±2.71)%、CD 1a+为(84.19±1.46)%vs(93.60±2.71)%、CD 83+为(66.83±1.11)%vs(78.29±2.14)%。结论乌苯美司能够使树突状细胞部分抗原递呈相关分子表达上调,从而可能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而促进T细胞的激活,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2.
133.
本文报告用三尖杉酯类生物碱治疗急性白血病34例。单用此药治疗者29例,其完全缓解率13.8%,急单7例的完全缓解率42.9%与急粒20侧的缓解率5.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19例初治者单用此药的完全缓解率为21.0%。复治5例,完全缓解1例。兰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缓解率差别不大。药物的主要毒性反应为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本文对给药方法对疗效影响及药物最大耐受量亦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阿克拉霉素 ( aclacinomycin,ACM)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细胞株 ( MUTZ- 1)细胞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 ,以期为进展期 MDS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法研究 ACM对 MU TZ- 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 1) ACM对 MUTZ- 1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其 4 8小时 IC50 为 0 .4 6μmol。( 2 ) ACM对 MUTZ- 1细胞的作用主要为诱导凋亡。( 3 ) ACM诱导 MUTZ- 1细胞凋亡 ,阻滞细胞于细胞周期的 G2 / M期。结论  ACM可诱导 MDS细胞株细胞凋亡 ,作用靶点位于 G2 / M期。提示诱导细胞凋亡疗法治疗进展期 MDS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p15INK4B基因甲基化异常和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的关系及甲基化异常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甲基化特异PCR、Western blot法检测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1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15INK4B基因 mRNA和p15INK4B蛋白的表达、p15INK4B基因甲基化及甲基转移酶(DNMTs)的表达。结果:高危组MDS患者p15INK4B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低危组MDS患者(10% vs 80%,P<0.01),p15INK4B基因甲基化阳性率较高(60% vs 10%,P<0.01)。20例AL有9例(45%)存在p15INK4B基因甲基化。10例CML慢性期(CML-CP)患者仅1例存在p15INK4B基因甲基化。4例CML急变期(CML-BP)患者均检测到p15INK4B基因部分甲基化。DNMT3A、DNMT3B表达在AL、高危组MDS和CML-BP患者均明显高于低危组MDS(P<0.05)。结论:p15INK4B基因甲基化在AL、高危组MDS和CML-BP患者发生率高于低危组MDS,伴有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3B表达较高。p15INK4B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MDS和AL的发病机制并与MDS 及CML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6.
高三尖杉酯碱诱导HL-60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高三尖衫酯碱(homohardngtonine,HHT)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机制及意义,采用半定量RT-PCR和PCR-ELISA法检测HHT作用后的HL-60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用TUNEL法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相比,0.005-0.03μg/ml,HHT作用HL-60细胞12小时,hTERT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随HHT浓度增加至0.04-0.05μg/ml,hTERTmRNA表达明显下降至检测不出。与0小时相比,0.02μg/ml HHT作用6-18小时后,HL-60细胞hTERT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hTERT mRNA表达明显减少,至30小时未能检出hTERT mRNA表达。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与hTERT mRNA的表达下降趋势基本一致。随HL60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下降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其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HHT能抑制HL-60细胞hTERT mRNA的转录,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7.
氨肽酶抑制剂—Bestatin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国产氨肽酶N抑制剂Bestatin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bestati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3的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DNA凝胶电泳,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以分析细胞凋亡,Rhodamin(Rh)123染色后,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1)Bestatin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IC50)约为13.03ug/ml,而K562细胞的敏感性较差,IC50大于400ug/ml,其抑制作用均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2)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段化,DNA末端原位标记的检出及FCM结果,均证实bstatin能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3) 10ug/ml bestatin作用24h即可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K562细胞的凋亡敏感性显著低于HL60细胞,两者凋亡率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经bestatin作用后,细胞出现G1期阻滞;(5)经bestatin处理的HL60细胞出现线粒体跨膜电位(Δφm)下降,结论:Bestatin能抑制K562,HL60细胞生长,诱导凋亡是其机制之一,该效应可能与线粒体Δφm下降有关。 wtetrg ,xlw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分析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并发重度肠炎临床和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及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接受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预处理方案为马利兰/环磷酰胺,以霉酚酸酯(MMF)和环孢霉素(CsA)加短程氨甲蝶呤(MTX)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4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的后22、56、55、47d并发重度肠炎.肠镜和病理活检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或上皮层坏死脱落,肠腔正常结构消失,直、结肠多发性溃疡,见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巨细胞病毒(CMV)包涵体和巨细胞,诊断为肠道aGVHD。予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其中1例予FK506、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3例出现血CMV抗原血症.给予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治疗。1例治疗无效死亡,3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并发aGVHD所致肠炎,诊断有赖于肠镜和病理活检并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9.
陈岳华  林茂芳 《临床荟萃》1996,11(17):808-809
我们用国产胺苯吖啶(AMSA)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AL)28例,并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8例急性白血病,女性10例,男性18例,年龄在21岁~57岁,平均年龄33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例(初发6例,复治或复发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3例(初发9例,复治复发4例),AL获完全缓解(CR)者强化治疗3例。全部病例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检查,部分患者作免疫表型分析。均符合我国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人急性白血病(AL)细胞MDM2及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对AL化疗反应预测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DM2及p53蛋白。结果:①46例AL细胞MDM2蛋白阳性率为71.7%,p53蛋白阳性率为21.7%,无细胞类型不同的差别(P>0.05),复发难治组比初发未治组约高1倍;②MDM2与p53蛋白呈反向表达者多见,以MDM2(+),p53(-)方式表达(67.4%)高于同向方式表达(15.2%)(P<0.01);③MDM2蛋白阴性者骨髓缓解(BMR)率(69.2%)高于阳性者(333%)(P<0.05),两种蛋白不同表达关系对化疗效应有影响;④AL患者4例中2例化疗后MDM2蛋白转阴性,获BMR,另2例则反之。结论:人AL细胞MDM2蛋白阳性率高,p53蛋白阳性率低;在同一AL细胞中两者多呈反向表达,且不同表达方式对化疗有影响;在AL细胞中确实存在MDM2(+),p53(-)表达方式。MDM2蛋白,特别是MDM2蛋白与p53蛋白联检可能预测AL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