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7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加减补肺汤对IPF大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力调节作用,以评价加减补肺汤通过抗氧化作用有效的改善IPF大鼠的状态。方法:SD大鼠气管一次性滴注复制IPF模型(1ms/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药物组、加减补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组ig强的松0.56mg·k-1,加减补肺汤三个剂量组分别ig加减补肺汤6.0、3.0、1.5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g等量的生理盐水,第28d股动脉采血,处死动物后取出肺脏,WST-1酶法检测血清中SOD活力,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酸水解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SOD1、SOD,mRNA表达情况。结果:加减补肺汤中、低剂量能降低IPF大鼠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降低血清中MDA含量,上调肺组织中SODl、SOD,mRNA表达。结论:加减补肺汤能较少IPF大鼠肺组织中胶原沉积,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OD1、SOD,mRNA表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种鼻咽癌裸鼠模型的建立模式,以及鼻咽癌模型的生物学性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对鼻咽癌发生、转移和浸润机制及治疗等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此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32例甲亢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NC)者空腹血清抵抗素、胰岛素、血脂、血糖等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IR指数,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与NC组比较,甲亢患者空腹血清抵抗素、胰岛素、FPG及HOMA-IR明显升高(11±6μg/L vs 7±4μg/L,P<0.01;7.76±2.92mU/L vs 6.37±2.67mU/L,P<0.05;5.38±0.92mmol/L vs 4.79±0.48mmol/L,P<0.01;2.20±1.03 vs 1.43±1.12,P<0.01);甲亢时血抵抗素与游离三碘甲腺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及HOMA-IR正相关(r=0.448,0.405,0.393,P=0.011,0.023,0.036)、与高敏促甲状腺激素负相关(r=-0.361,P=0.045),校正年龄和BMI后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抵抗素水平仍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抵抗素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发生IR和糖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4.
刘杨  陈凤彩  杨长福  林昶 《中草药》2015,46(22):3427-3433
组织蛋白酶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种类和功能多样,其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双重作用,其适度表达可促进组织或细胞的活化、增殖与代谢,对人体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过度表达又成为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诱因,成为某种消极因素。中药作为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来源广泛且副作用低,对组织蛋白酶的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目前,中药对于组织蛋白酶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发展缓慢。综述近年来国外关于组织蛋白酶的部分研究理论和国内关于中药在组织蛋白酶方面的研究内容,为中药干预治疗对组织蛋白酶诱发相关疾病研究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45.
将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肌酐的比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测定各组的年龄、病程、BMI、WHR、SBP、DBP、TC、TG、HDL-C、LDL-C、VLDL-C、LP(a),并分析.结果随尿蛋白的增加患者的TG、VLDL-C和LP(a)呈进行性增加,且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6.
HPLC法测定了哥王药材不同药用部位西瑞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HPLC测定了哥王药材不同部位西瑞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Alltima 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水-甲醇(48:52)作为流动相。结果:西瑞香素在0.078—0.6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04%,RSD为2.72%;了哥王药材根、茎、细枝、叶中西瑞香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93%、0.132%、0.096%、0.414%。结论:本方法可靠、可行,能快速、准确测定了哥王药材不同部位西瑞香素含量;了哥王不同药用部位西瑞香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7.
了哥王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文燕  刘明  陈敏  李玮  林昶  刘思瑶  周英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01-3003
目的研究了哥王主要毒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层析分离技术对了哥王主要毒性部位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和波谱解析确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Ⅰ)、硬脂酸甲酯(Ⅱ)、大黄酚(Ⅲ)、大黄素甲醚(Ⅳ)、阿魏酸(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Ⅵ)、β-谷甾醇(Ⅶ)、伞形花内酯(Ⅷ)、西瑞香素(Ⅸ)、芫花素(Ⅹ)、没食子酸(Ⅺ)、西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Ⅻ)、β-胡萝卜苷(ⅩⅢ)、木犀草素(ⅩⅣ)、山萘酚(ⅩⅤ)、槲皮苷(ⅩⅥ)。结论化合物Ⅱ、Ⅲ、Ⅴ、Ⅺ和Ⅹ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索二苯乙烯苷对HepG2 细胞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随机分为 正常组、模型组(ox-LDL 50 mg/L)、A 组(ox-LDL 50 mg/L+ 二苯乙烯苷250μmol/L)、B 组(ox-LDL 50 mg/L+ 二苯乙烯苷188μmol/L)、C 组(ox-LDL 50 mg/L+ 二苯乙烯苷125μmol/L)及D 组(ox-LDL 50 mg/L+ 二苯乙烯苷62.5μmol/L)。细胞处理48 h 后,采用油红O 脂肪染色法观察、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测 定各组胆固醇的含量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癌HepG2 细胞ABCG1、ABCA1 及SR-BI 的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组、A、B、C 和D 组细胞内总胆固醇(TC)、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C)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 <0.05), 同时A、B、C 和D 组上清TC 和FC 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 <0.05)。二苯乙烯苷能够降低HepG2 细胞内 胆固醇含量,增加胆固醇外流率(P <0.05),其中二苯乙烯苷浓度为125μmol/L 时达最高值。模型组细胞 ABCA1 mRNA 表达水平较正常组下降(P <0.05)。A、B、C 和D 组ABCA1、ABCG1 和SR-BI mRNA 表 达水平较模型组上升(P <0.05)。结论 二苯乙烯苷能够降低HepG2 细胞胆固醇的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 上调ABCA1、ABCG1 和SR-BI 的表达水平而增加胆固醇外流。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两组,①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②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组做对照。进行体重指数(BMI)、血脂、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的体重、BMI,舒张压、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OMA-IR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对照组(P<0.05)。结论TC,TG,HOMA-IR,BMI,LDL和糖尿病脂肪肝的形成有关。脂肪肝形成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2hPBG是2型糖尿病脂脂肝形成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总结近10年诊治成人及儿童颈深部间隙脓肿的临床经验,了解成人与儿童不同的临床感染特征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6月就诊我科的颈深部间隙脓肿成人组和儿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不同临床特征及处理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成人组患者130例,男77例,女53例,年龄18~84岁,中位年龄55岁。儿童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8个月~18岁,中位年龄5岁。颈深部间隙脓肿中成人多间隙广泛脓肿占首位,而儿童最常见的部位是咽旁间隙。成人和儿童最主要的并发症都是上气道阻塞。成人组致命并发症发生率、张口受限发生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儿童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组发热多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深部间隙脓肿成年人比儿童更容易发展为多间隙脓肿,并导致致命并发症危及生命。了解成人与儿童不同临床特征有助于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并妥善制定有效治疗策略,从而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