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目的:观察抚触对于新生儿睡眠、情绪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足月新生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增加抚触护理,3个月后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睡眠优良率为96.23%(51/53),...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识别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新的GATA4基因突变,以确定其在室间隔缺损中的防治价值.方法 收集16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标本,以200名健康者为对照.应用PCR扩增GATA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借助BLAS工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以识别基因突变,并用Clustal W 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结果 从16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中,发现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GATA4基因中各有1个新的杂合错义突变,即第191、267和380位的密码子分别由AGC、GTG和GTG变为GGC、ATG和ATG,导致第191、267和380位的氨基酸分别由丝氨酸、缬氨酸和缬氨酸变为甘氨酸、蛋氨酸和蛋氨酸,亦即S191G、V267M和V380M突变;200名健康对照者均无这些突变.多物种GATA4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第267位的缬氨酸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此外,还发现了1个不改变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即c.99 G>T多态,但这些多态在室间隔缺损组(GG基因型87.5%,GT基因型12.5%,TT基因型0%)和健康对照组(GG基因型93.0%,GT基因型7.0%,TT基因型0%)间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基因型频率比较,χ~2=3.1441,P=0.0762;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2.987 7,P=0.083 9).结论 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GATA4基因中识别出新的杂合错义突变,揭示了室间隔缺损的新分子病因,这将有助于室间隔缺损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盐酸丁卡因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311nm处测定A值。结果:其线性范围为2.5-15ug/ml,回归方程为:A=0.771C+0.005,r=0.9999。该法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为0.3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可作为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估变应原特异性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变应性鼻炎(AR)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SLIT组(n=30),对症治疗基础上加SLIT;对照组(n=30),仅对症治疗。结果 SLIT组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对症用药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分别为2.79和2.91,P均〈0.01)。SLIT组总体疗效、发作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改善分别为96.7%、93.3%、93.3%,对照组分别为50.0%、40.0%、43.3%,自我疗效评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χ2分别为16.7、19.2、17.3,P均〈0.01),治疗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SLIT螨诱导的A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2组研究对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等下肢动脉的PI值、RI值,同时对比2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等下肢动脉搏动指数(PI)值、阻力指数(RI)值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2组患者下肢动脉狭窄分级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有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6.
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KCNA5基因突变的识别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KCNA5基因突变导致特发性心房颤动(AF)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和上海同济医院就诊的130例特发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标本,以200名健康者为对照.PCR扩增候选基因KCNA5的外显子,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测序以识别基因突变.使用Alignment程序对比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克隆野生型KCNA5基因,通过定位诱变获得突变型KCNA5,构建KCNA5基因表达载体和亚细胞定位载体,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分别利用膜片钳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KCNA5基因突变对其编码的离子通道的电生理特性和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 在其中1例特发性AF患者的KCNA5基因识别出1个杂合错义突变,其编码核苷酸序列第1580位的胞嘧啶(cytosine,C)变成胸腺嘧啶(thymine,T),称为c.1580C>T突变,相应的第527位的密码子由ACG变为ATG,导致第527位的苏氨酸(threonine,T)变为蛋氨酸(methionine,M),亦即T527M突变.功能分析显示KCNA5基因T527M突变不影响其编码的离子通道蛋白的定向运输,但使离子通道电流减小.结论 在特发性AF患者识别出KCNA5基因T527M突变,该突变通过使相应通道的离子流减小而导致特发性AF.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对海洛因成瘾者实施血液净化戒毒时辅与心理治疗及护理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在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的基础上给予特别的心理治疗与护理,对照组60例血液净化后只给予普通的护理,对受试者治疗前后进行SCL90评分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治疗前SCL90评分均较高,每组治疗后评分都有明显降低。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海洛因成瘾者实施血液净化戒毒时辅与心理治疗及护理非常必要,且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8.
为观察固本益肠汤与食物日志指导的饮食调整联合治疗脾虚泄泻的价值,探讨脾虚泄泻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指导684名脾虚泄泻患者做食物日志,将症状与食物明显相关者326例分为固本益肠汤加饮食调整联合治疗组与单纯中药治疗组各163例,其中233例行结肠镜检查,56例行胃镜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4周治愈率(60.0%)和显效率(37.0%),停药后6周及12周症状复发率(分别为3.1%和11.7%),均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分别为14.1%、16.6%、31.6%、56.7%),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固本益肠汤与食物日志指导的饮食调整联合治疗脾虚泄泻疗效显著;部分脾虚泄泻与食物过敏所致肠道免疫机制紊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股骨(下段)、髌骨、胫骨(上段)等骨折术后,特别是膝关节的关节内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运用活血接骨汤中药热敷及CPM机辅助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帮助。方法:将51例近膝关节或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行中药热敷及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51例全部有效,有效率100%。结论:近膝关节或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中药热敷并配合CPM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可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为观察脾虚泄泻与食物过敏和肠道嗜酸细胞炎性介质(嗜酸细胞主碱基阳离子蛋白,MBP)及CD3细胞表达的关系,探讨脾虚泄泻的免疫学机制,指导298名脾虚泄泻患者做食物日志,将症状与食物明显相关者(76例)分为饮食调整组和对照组各38例,同时对其中9例十二指肠黏膜嗜酸细胞炎性介质MBP和CD3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饮食调整组4周症状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23.7%,65.8%)均优于对照组(2.6%,15.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小肠黏膜MBP和CD3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增强,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部分脾虚泄泻与食物过敏所致肠道免疫机制紊乱关系密切,饮食调整有利于脾虚泄泻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