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足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活化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我们前期在db/db小鼠中观察到调控足细胞活动度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表达增加。本研究旨在研究晚期糖基化处理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对mTORC1、uPAR和足细胞活动度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分子联系。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MTT法和免疫荧光分析各刺激物及干预剂对足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骨架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对照组、对照BSA组及AGE-BSA处理组mTORC1的活性及uPAR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足细胞的活动度。进一步采用雷帕霉素抑制AGE-BSA组mTORC1的活性,观察uPAR和细胞活动性的改变。结果: 在预设浓度及干预时间下各刺激物及干预剂对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骨架无明显影响。AGE-BSA 可上调足细胞mTORC1的活性和uPAR的水平,并促进足细胞移动。雷帕霉素能抑制AGE-BSA引起的uPAR表达水平的上调和细胞活动性的增强。结论: AGE-BSA 可能通过mTORC1/uPAR途径导致足细胞移动性增强。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人类乙肝病毒DNA阳性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 D1及p27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为对象,分别用健康人血清(C组)、携带HBV无肾损害者阳性血清(B组)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者HBV-DNA阳性血清 [依据其HBV-DNA含量分为A1组(〈10^3 copy/ml)、A2组(10^4 copy/ml)及A3组(10^6 copy/ml)] 刺激,采用MTT检测足细胞增殖水平,Annexin V法检测足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足细胞cyclin D1及p27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人类HBV-DNA阳性血清对小鼠分化足细胞有明显刺激增生作用,与C组比较,A1组对足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而A2、A3组及B组血清均能显著刺激足细胞发生增殖,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阳性血清对小鼠足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及C组比较,A1、A2、A3组和B组阳性血清对小鼠足细胞cyclin D1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下调足细胞p27mRNA的表达,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类HBV-DNA阳性血清可刺激小鼠分化足细胞发生增殖,但对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和凋亡没有影响,其刺激增殖作用可能与下调p27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使用2009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调查数据。以调查时点开始至6个月为时间界限,抽取3032名15~24岁未婚流动青少年进行分析。结果:36.7%的未婚流动青少年有过性经历,性经历的比例高于非流动青少年(P<0.05);21.5%的流动青少年在过去12个月内有多个性伴侣。多因素分析显示流动青少年中,年龄较大、收入水平较高、饮酒、西部地区、城镇、偶尔或经常浏览黄色网站/书籍等情况更易发生性行为。结论: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而发生性行为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不同家庭结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福州市5个村的187名农村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不同家庭结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主要受是否空巢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农村空巢老年人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功能维度的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低于非空巢老年人(P〈0.05);4种不同家庭结构的老年人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维度的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存在差异(P〈0.05);与子女间不同居住关系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非空巢老年人;无配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较差,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设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开展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拓展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等措施进行护理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结果: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开放型实验管理模式,构建了“三模块”护理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创建了护理专业实验案例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了项目的辐射和示范作用。结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吻合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7年10月共计381例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经血管造影证实血管并发症者15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无术后并发症病人25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9%;其中,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2.9%,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0.5%,下腔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0.5%。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冷保存时间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术前血管病变及相关手术史11例(73.3%),对照组106例(4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病人与对照组相比,术中液入量增加[(8 168.0±914.2)ml和(6 458.0±157.6)ml],并经历较长的无肝期[(57.7±5.8)min和(50.8±0.7)min],且住院时间显著延长[(34.4±3.9)d和(20.1±0.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肝移植术后吻合血管并发症相对少见,主要与术前血管病变、相关手术史以及术中无肝期时间延长、液入量增加有关。一旦发生,将显著延长病人住院时间,需要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7.
郭少丽  林婷  林广华 《现代医院》2013,13(1):127-129
目的测量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中文版(CTDI-CV)对某市3所三甲医院223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CTDI-CV总分平均为(292.12±24.67)分,说明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良好;本组评判性思维总分及7个特质的总分与学历、工作年限以及职称呈正相关。结论教育和实践可以促进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8.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有相当一部分IBD患者会出现肠外表现(EIMs)。目前,EIMs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EIMs发生相关的因素与IBD相同或相似,是遗传、免疫、环境、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肠道菌群在EIMs发生机制中的潜在作用备受关注。目前认为,分子拟态、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肠道微生物移位、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衍生因子改变等,均参与EIMs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探索肠道菌群在EIMs发生中的具体机制及作用靶点,将为EIMs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体位是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在医学领域中,正确的卧位与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临床护理有许多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是鼻饲患者预防误吸、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休克患者的体位要求床头抬高15~20°。尽管床头抬高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肯定,但目前使用的普通病床没有角度显示,而临床应用的电动角度床价格昂贵,极少数医院仅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不能广泛推广使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在体位护理时,对于半卧位床头角度准确性执行困难,床头抬高角度经常不符合规范,这种不规范的卧位直接影响各种治疗的效果。我科对现有普通病床进行技术改良,设计成简易体位可控性病床,满足半卧位患者的需求,并向全院推广,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给予恶性淋巴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化疗及综合护理,分析效果。方法随机从该院选取68例恶性淋巴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参与实验,就诊于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抽签法分组,34例实验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34例对照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实验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血糖控制、生活质量评分、HbA1c、护理服务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化疗及综合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