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 ,女 ,62岁。因发热、咳嗽伴尿频 2周入院。测体温波动在 38℃左右 ,血白细胞计数为 2 2× 1 0 9/L。门诊 B超检查示右肾上腺实质占位性病变收入院。体检 :腹软、肝脾未触及 ,双肾未触及明显包块 ,无叩痛。KUB加 IVU显示有右肾占位性病变之可能。 CT检查右肾上腺处有一 7.8cm× 8.5cm×1 2 .0 cm密度不均肿块 ,但以低密度为主 ,CT值为- 89Hu,肿块边缘有包膜 ,可肾受压向前移位 ,诊断为右侧肾上腺肿瘤 ,考虑为髓样脂肪瘤可能性大。胸片示右下支气管感染。血沉 50 mm/h,肝、肾功能及血生化与各项内分泌指标 (血游离皮质醇醛固酮、2 …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膀胱巨大结石临床上很少见 ,我院最近收治 2例 ,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例 1,女 ,6 8岁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 ,后又反复发作 ,于 1999年9月来我院就诊 ,门诊B超发现膀胱内有一约 4cm× 4cm结石 ,遂收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患者低热 ,一般情况较差 ,下腹疼痛不适3年余 ,最近加重 ,并伴有尿失禁 ,故给予患者导尿 ,导尿时发现导尿管不能插入膀胱 ,并感觉有沙石感物阻挡 ,作阴道指检 ,感有巨大硬重物 (约 10cm× 10cm× 10cm)压迫阴道前壁 ,判断为膀胱内巨大结石 ,行B超检查报…  相似文献   
13.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cystic lymphangioma of mediastinum,CLM)非常少见,约占所有纵隔肿瘤的0.7%~4.5%。由于CLM缺乏特异性表现,常在患者成年后偶然发现。CLM的术前诊断困难,往往在术中或术后才能明确[1-4]。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CLM患者报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因素较多,肿瘤的临床病理指标如有饮酒史、肿瘤浸润范围、长度、远处转移、TNM分级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现仅对近年来的有关食管癌外周血DNA含量、nm23基因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等生物学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肝癌抑癌基因1(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ppressor 1,HCCS1)是酵母VPS53的同源基因,即人VPS53(hVPS53),位于染色体17p13.3区,在肝癌中表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染色体17p13.3区也存在高杂合性缺失.本研究旨在探讨HCCS1 (hVPS53)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CCS1 (hVPS53) mRNA在26例NSCLC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S1 (hVPS53)蛋白在31例NSCLC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S1 (hVPS53)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0044±0.0036;癌旁组织中为0.0067±0.0054.癌旁组织表达高于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HCCS1 (hVPS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4.67±1.15;癌旁组织中为6.13±1.24.癌旁组织表达高于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癌组织与癌旁组织HCCS1 (hVPS53)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癌与癌旁HCCS1 (hVPS53)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与病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和肿瘤分级无关(P>0.05).结论:癌组织中HCCS1 (hVPS53)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比癌旁组织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预示其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经验,以期提高对PS的诊疗水平. 方法 1993年8月至2007年2月我科共收治21例PS患者,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3~70岁.术前分别行胸部X线、CT、CT血管造影术(CTA)、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CT(PET-CT)等检查;叶外型肺隔离症(ELS)行隔离肺切除术,叶内型肺隔离症(ILS)行肺叶切除术;共行左肺下叶切除术10例,右肺下叶切除术3例,左隔离肺切除术4例,右隔离肺切除术3例,行左全肺切除术1例. 结果 本组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为PS,其中ELS 7例,ILS 14例;术前临床诊断为PS 7例.18例术中见有明显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血管,其中单纯来源于胸主动脉11例,单纯来源于腹主动脉6例,另1例有2条异常血管,分别来源于胸、腹主动脉.异常血管直径为0.2~1.1 cm(平均0.7 cm),术中予双重结扎和缝扎;另有明显引流静脉3例,均经下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予双重结扎.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门诊随访20例,失访1例,随访率95.2%(20/21),随访至2009年1月,随访时间12~67个月.随访期间1例行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后2年因肺癌肝转移而死亡,其余患者情况良好. 结论 PS较为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诊断方法主要为胸部X线、CT、MRI检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一旦确诊,大多主张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或颈部吻合术278例,术后确诊吻合口瘘12例.总结患者诊治经过,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4.3%(12/278),其中,胸内吻合发生率3.9%(10/257),颈部吻合发生率9.5%(2/21).保守治疗11例,治愈10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二次手术1例,治愈.结论 吻合口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复杂,完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早期诊断、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能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指终末支气管远端部分异常膨胀及过度充气而导致的肺组织弹性减退和容积增大的病理改变。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是其典型特点。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  相似文献   
19.
我院1例单侧肺移植受者术后因右侧自体肺过度膨胀而行自体肺全肺叶切除,术后受者存活良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为女性,53岁.因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于2005年9月27日接受左侧单肺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类同醇激素预防排斥反应.术后肺功能改善明显,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1300 ml,6 min步行距离可达500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的治疗经验,分析此术式的临床实用性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采集了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94/289),其平均年龄71.6岁,术前31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疾病,手术时间平均73min,有49例病人术中输血。结果 术后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平均6d,平均14d拔导尿管,前列腺组织平均38g,有2例病人术后再行耻骨上膀胱切开造瘘,2例发生败血症,尿失禁2例,急性附睾炎3例。结论 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BPH低创治疗方法比较,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因其手术的彻底性仍有着实用价值。特别是对一些合并心肺疾患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