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系统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肝癌(HCC)患者生存结局中的预后价值,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文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库,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外周血NLR与肝癌TACE治疗患者预后相关性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及数据提取后,以危险比(HR)及其95%的置信区间(CI)作为效应指标,利用state16.0 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8项研究,共计80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高NLR与HCC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期(HR=1.84,95%CI=1.64~2.06,P=0.000)、无进展生存期(HR=1.33,95%CI=1.16~1.53,P=0.000)缩短相关;但术前NLR与无病生存期无关(HR=1.58,95%CI=0.93~2.69,P=0.093)。当NLR的临界值在1.77~2.2范围内时,其对于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能力更为显著(HR=2.10,95%CI=1.88~2.34,...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卵巢切除小鼠与破骨和成骨有关的造血指标进行观察.探讨卵巢切除小鼠造血系统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动物C57BL/6J纯系雌性小鼠,实验组切除卵巢,对照组假手术鼠。小鼠脾CFU-S测定:取小鼠骨髓细胞,制成生理盐水细胞悬液,经尾静脉注射接受8.0Gyγ射线照射的同种小鼠体内,剂量3×10^4细胞/0.2ml只。9d后取受体鼠脾脏,经Bouin’S液固定,计数CFU—S的数量。小鼠CFU—F测定:将小鼠骨髓细胞用IMDM培养液稀释至5×10^6/ml,加入20%胎牛血清,每个培养皿内加1ml细胞悬液,培养9~12d,取出染色,计数细胞集落。小鼠CFU—GM测定:将小鼠骨髓细胞用IMDM培养液稀释至5×10^4/ml,接种于含有马血清20%、GM-CSF200u/ml和0.3%软琼脂生长体系中,培养7d。解剖显微镜下计数CFU.GM集落。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CFU—S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FU-F:实验组65.67±3.14,对照组49.5±1.6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CFU-GM:实验组70.00±2.94,对照组52.25±2.22,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讨论:小鼠卵巢切除后,其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CFU—F和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CFU.GM比未切除卵巢组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补肾单药(CP)和复方(KS)对急性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的调控作用。方法 9~10周龄C57BL/6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照射组、照射+KS和照射+CP 4组,照射组、照射+KS和照射+CP三组进行5.5 Gy 137Cs-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照射+KS组按1.5 g/kg体重灌服KS药液,照射+CP组按2.7 g/kg体重灌服CP药液,其余两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月取血监测血常规。另取小鼠按同样方式分组,照射后连续给药一个月,检测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结果 照射+KS组和照射+CP组在前两个月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高于照射组,集落数也多于照射组。结论 KS和CP可以促进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pus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大鼠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取10w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PEMFs组、Control组和Sham组;其中PEMFs组、Control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Sham组不切除卵巢。术后12w对PEMFs组大鼠进行PEMFs作用(70Hz,2mT),Control组和Sham组不进行PEMFs作用。作用结束后,取大鼠股骨骨髓,进行体外破骨细胞诱导培养。7天后分别进行破骨细胞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检测和整合素αvβ3、NF-κB受体激活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经PEMFs作用后,TRAP检测显示破骨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阳性破骨细胞也明显减少。结论 PEMFs对破骨细胞功能分子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提示PEMFs作用可以抑制SD大鼠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Notch信号通路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构建小鼠Notch胞内段(NICD)慢病毒载体,为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 从C57BL/6J小鼠脊髓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PCR方法获取NICD的基因序列,构建慢病毒表达NICD载体,感染HEK293T细胞,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NICD基因在靶细胞的表达.结果NICD基因在靶细胞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小鼠NICD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今后相关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新品系昆明-无毛小鼠在正常、照射及接种肿瘤情况下的生物学指标。 方法 ① 测定正常昆明小鼠和正常昆明-无毛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②将昆明小鼠和昆明-无毛小鼠同时接种上肿瘤(肝癌H22、白血病L1210),观察其生长情况;③昆明小鼠和昆明-无毛小鼠接受137Cs源γ射线照射后,观察白细胞、胸腺系数、脾系数等各项生理指标。 结果 昆明小鼠与昆明-无毛小鼠正常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只是昆明-无毛小鼠的胸腺略小一些;昆明-无毛小鼠和昆明小鼠接种上两种肿瘤后,肿瘤生长情况均较好;昆明小鼠和昆明-无毛小鼠接受137Cs源γ射线照射后,白细胞计数、胸腺系数、脾系数等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下降。 结论 作为纯系小鼠的昆明-无毛小鼠具备昆明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可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C57雌性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FU后,取其脾脏细胞,在白介素(IL)-3,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α,25-(OH)2D3的诱导下获得大量的破骨样细胞(OLC)。将破骨样细胞、NaF、离心去除OLC的培养基及其亚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与成骨细胞共培养5d后,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率和碱性磷酸酶含量以及成骨细胞Cbfα1的表达活性。结果OLC及离心去除OLC的50%培养基均可使成骨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P<0.05)。NaF、OLC、OLC细胞核和离心去除OLC的25%培养基均可使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P<0.05);离心去除OLC的培养基对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比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NaF、OLC细胞质和离心去除OLC的50%培养基均可使成骨细胞的Cbfα1的表达明显加强(P<0.05)。结论OLC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αvβ3整合素是破骨细胞膜上一种重要的蛋白,影响破骨细胞的运动及骨吸收能力。αvβ3抗体、核因子-kβ受体激活剂配体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通过αvβ3整合素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αvβ3激活后,与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酪氨酸蛋白家族(c-Src)形成复合物,诱导信号蛋白Cb1磷酸化使细胞信号得以传递。αvβ3的结构、β亚基重要位点的变异影响其信号的传递。以αvβ3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为靶点开发的药物,在类风湿性疾病、某些肿瘤和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血清睾酮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血清睾酮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试剂盒的研制。方法用人工合成抗原睾酮-3-(O-羧甲基)肟:BSA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出睾酮抗体并测定其效价及亲和常数。在此基础上,采用竞争性结合法,研制血清睾酮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试剂盒,并对所研制的试剂盒进行方法学鉴定。结果睾酮抗血清滴度1∶50 000,Ka=1.22×109L/M(M表示摩尔数)。睾酮酶免试剂盒:灵敏度0.1 ng/ml;精密度: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CV=3.4%和CV=7.1%。确定了男女性正常值范围:女性为0.15~1.00 ng/ml,平均值为0.46 ng/ml;男性为1.21~11.0 ng/ml,平均值为6.6 ng/ml。结论本试剂盒适于临床常规检验和科研工作需要,以国产代替进口,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自体成骨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诱导培养来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进行自体成骨细胞异体骨复合移植实验研究。方法 抽取动物骨髓、抗凝稀释,以适当条件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分析细胞生物学特性。成骨细胞生长在同种异体骨制成的载体上,形成复合物,植入人工缺损处,观察骨修复情况。结果 可以诱导培养出大量的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自体成骨细胞异体松质骨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实验为自体成骨细胞异体骨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