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80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417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PhosphateDiaphorase,NADPHd)和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原生型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iNOS)在正常和缺氧大鼠肺内的表达和分布,同时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和亚硝基左旋精氨甲酯(LNAME)对正常和缺氧大鼠肺循环的影响。结果HPH组,NADPHd阳性反应见于大血管内皮、平滑肌、支气管粘膜上皮及小血管内皮和平滑肌中,而后者在正常时未见阳性反应;cNOS在肺血管内皮和支气管粘膜上皮中的表达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而正常时不表达iNOS的肺血管内皮和血管、支气管平滑肌在HPH组出现了阳性表达;缺氧时补充Larg和LNAME,与单纯缺氧相比,对右心室肥大和肺血管重建无影响。结论缺氧时cNOS被抑制,可能对HPH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而iNOS的诱导表达,则可能对HPH的形成具有阻止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实验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 (CNP) ,包裹小鼠白细胞介素 2基因 (mIL 2 )真核表达质粒 (VRMIL 2 ) ,肌注接种 2 1d昆明小鼠 ,观察mIL 2基因体内表达及其对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CNP包裹VRMIL 2注射小鼠血液中IgG、IgM和IgA不同程度地增多 ,均显著高于CNP包裹空白质粒组 (P <0 .0 5 ) ;其血清中IL 2、IL 4和IL 6的含量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外周血液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免疫后 35d以大肠杆菌口服攻毒实验小鼠 ,检测发现 :CNP包裹VRMIL 2组小鼠的上述免疫指标除中性粒细胞外均显著多于对照小鼠 ,VRMIL 2接种小鼠均健康存活 ,而对照小鼠均发病 ;尽管CNP包裹VRMIL 2接种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与未包裹VRMIL 2免疫鼠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剂量仅为后者的 1/ 5。这些结果表明 :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VRMIL 2可显著提高外源IL 2基因体内表达水平 ,明显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的效应 ,增强对大肠杆菌的抗病力 ,提示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IL 2基因可明显增强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 ,可作为有效的抗感染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腹泻住院患儿进行诺若病毒检测,对其流行株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以了解诺若病毒在上海地区的流行特征,为该病原体所致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1至2005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首先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在轮状病毒抗原阴性标本中,每隔8个标本按编号顺序行机械随机抽样,建立RT-PCR方法进行诺若病毒的检测。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通过Clustal W和Mega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534份,轮状病毒抗原阴性4084份,机械随机抽得484份用于诺若病毒检测,45/484份(9.3%)检测到诺若病毒。对诺若病毒感染季节分布和患儿年龄特点的分析表明,除4月和7月份未检测到诺若病毒外,其余各月份均检测到诺若病毒,其高发的月份是8至11月。5~6月也呈一个小高峰。77.8%(35/45)的患儿<2岁,其中6~11个月的患儿所占比例最高,达35.6%(16/45),<6个月的婴儿占20%(9/45)。GⅡ-4型是这5年间尤其是2003年之后的主要流行型别,2001至2002年尚存在其他的流行型别GⅡ-3和GⅡ-7...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中脾脏树突状细胞(DC)变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小鼠MODS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DC免疫表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脾脏中促炎因子IL-1β与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计量观察DC与炎症因子在病程中的变化并做相关分析。结果伤后6h组,脾脏中CD11c^+/MHC-Ⅱ’DC数目与IL-18’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多,至24h组达峰值。自48h组,CD11c^+/MHC-Ⅱ’DC与IL-1β’细胞含量开始下降,在6天组和10~12天组降至正常组或低于正常组含量;而同时CD11c^+/MHC-Ⅱ^-DC和IL-10阳性细胞含量则相对增多,至10~12天组阳性细胞含量显著升高达到峰值。结论DC的活性在MODS病程早期与IL-1β表达呈正相关性,在病程晚期与IL-10表达呈负相关,提示脾脏DC活性变化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均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研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儿童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诊断及疾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注入含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的采血管中后颠倒混匀5次,3 800转/min离心8 min后得血清。同时,留取受试者尿液,1 500转/min离心8 min。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8例1型糖尿病及并发DKA住院患儿和正常对照儿童的血、尿β2-MG等项目,并观察不同病程患儿的血、尿β2-MG。结果病例组的血、尿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DKA的血β2-MG低于非DKA,DKA的尿β2-MG和血糖高于非DKA,两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月病程患儿的血β2-MG明显高于病程≤7个月的患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儿出现早期肾损伤时,血、尿β2-MG含量升高;并发DKA时,血β2-MG含量减低、尿β2-MG含量升高;病程延长时,血β2-MG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某校 1998年参加省护理统考成绩 ,阐述了不同类型班级成绩的标准化算法 ,并利用标准化成绩比较的计算过程 ,笔者提出了 3种标准化算法 ,即直接标准化的变换算法、间接标准化算法和综合评分法 ;并对 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提出较理想的标准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8.
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内皮素-1关系的电镜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T-1在AR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甘油肌注法复制成大鼠ARF模型,免疫电镜技术动态观察ET-1在超微水平的分布与变化。结果:ARF大鼠肾小管上皮及其线粒体中ET-1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肾组织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ET-1持续增多是导致肾小管坏死的重要原因,提示ET-1与ARF发病机制中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29.
杨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61-1762
外科清热法属于清法的范畴 ,是运用寒凉的药物以泻火解毒 ,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 ,实质上是一种解毒的方法 ,主要用于火热毒邪所导致的外科火热毒证 ,中医外科由于其自身疾病的特点 ,在应用清热法时又具有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外科疾病虽然大多数发生于人体体表 ,但也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 ,破坏了人体正常生理平衡状态而产生的。各种致病因素不同 ,引起的外科疾病及其症状也就有所差异 ,治疗原则也就不相同。中医学历来强调“审症求因”、“审因论治” ,即根据不同临床症候推求病因 ,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IGF-Ⅰ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对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楸  陈超  刘登礼  杨毅  陈莲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2):805-805,808,807
为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水平的变化以及IGF-I治疗后对BDNF的影响,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HIBD后各时间点海马和大脑皮层BDNF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并比较IGF-I治疗组与对照组HIBD后12h、72h BDNF mRNA的表达水平,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HIBD后12h海马的BDNF mRNA开始上升,72~96h达高峰,120h下降;皮层BDNF mRNA在HIBD后72h才显著升高,且持续时间短,仅48h;给予外源性IGF-I治疗后10hBDNF mRNA开始上升,70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IGF-I可能诱导BDNF的转录,两者协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