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RβⅠ在不同病变阶段主动型海曼肾炎(AHN)大鼠肾组织内的表达情况,进而探讨TGF-β1在ANH病变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提取SD大鼠肾近曲小管的抗原FxlA,建立免疫SD大鼠AHN,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第4、6、8及12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TRβⅠ在不同病变阶段,AHN大鼠肾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用计算机图像 分析系统比较上述成分在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肾组织内的相对含量。结果:自AHN诱发后第4周开始,随大鼠尿蛋白的升高,TGF-β1、TRβⅠ在大鼠肾组织内的表达即开始上调,至第8周达最高峰,第12周有所下调,定量测得TGF-β1、TRβⅠ在大鼠肾组织内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GF-β1、TRβⅠ在不同病变阶段AHN大鼠肾组织内的表达均上调。TGF-β1可能通过刺激肾小球上皮细胞分泌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CM),使AHN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的ECM的含量增加,提示TGF-β1在AHN病变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亚砷酸对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为靶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细胞72h后,利用WST-8法测定亚砷酸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荧光染料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碎片;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CaspasebE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亚砷酸(10umol/L)对SMMC7721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并能增强Caspase-3基因的活性。结论亚砷酸能够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其机制与Caspase-3依赖性凋亡调节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腮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远期复发情况。 方法 对2011年3月—2015年12月间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57例原发性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肿块组织冰冻切片送病理检查,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复发危险因素。 结果 共检出良性肿瘤142例,其中,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和腺淋巴瘤(Warthin’s tumor,WT)的构成比较高(63.06%和24.21%);恶性肿瘤共15例。恶性肿瘤和WT患者的年龄均显著高于PA患者(均P<0.05);WT患者的男性比例、吸烟者比例、双侧发病比例、吸烟指数和肿块直径均显著高于PA和恶性肿瘤患者(均P<0.05)。恶性肿瘤和WT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A患者(P<0.05)。在28~60个月的随访过程中,5例WT患者和11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复发,PA患者未发生复发,WT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低于恶性肿瘤患者(HR=0.132,P<0.001);Cox回归显示,术后吸烟是WT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794,P<0.001)。 结论 PA和WT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腮腺肿瘤类型,WT的发病年龄、男性与双侧发病比例和吸烟指数较高,WT和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吸烟是WT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收集2例死于羊水栓塞患者标本,通过HE切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CD34、cytokeratin染色,观察其病变特征。结果2例尸检明确诊断为羊水栓塞,在HE染色的肺组织切片及子宫肌层中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均见长梭形,三五成团或散在分布的角化上皮,其中1例心肌小血管内见到角化上皮,免疫组化标记cytokeratin染色阳性,CD34染色阴性。结论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应该以HE切片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为主,免疫组化染色作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6.
19301例从业人员乙肝血清学标志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岭地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感染情况。探讨在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及其构成比,不同模式的传染性及流行病学意义,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体检及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温岭市19301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用EILISA方法检测乙肝5项指标,在18种模式中抽取11种模式检测HBV DNA,确定其传染性和流行病学意义。结果:19301份血清标本检出HBV血清标志物8685份,总感染率45.0%。同时组成18种血清学模式,其中"145"、"135"、"15"、"1235"、"25"、"245"模式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达46.9%、93.8%、50.0%、100.0%、8.1%和5.0%。结论:温岭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反映,在同类人群中血清总感染率偏高,除"135"组具有传染性外,其它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传染性,且所占比例较大。为了有效地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议对其它模式开展HBV DNA等先进方法检测其传染性,并在法律上明确凡是具有传染性的从业人员禁止其上岗,以减少乙肝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EBV病毒、PCNA、Ki-67、C-myc癌基因蛋白在鼻咽癌中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鼻咽角化性鳞状细胞癌20例,鼻咽非角化性癌40例和对照组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30例.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EBV(EBER)病毒及采用免疫组织化二步法检测PCNA、Ki-67和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EBER在对照组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及角化性癌鳞状细胞癌20例中均阴性0%(0/30,0/20);而EBER在鼻咽非角化性癌中阳性表达率100%(40/40);对照组和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与非角化性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5年的40例鼻咽非角化性癌(NKC)组织中PCNA、Ki-67、C-myc分别为67.5%(27/40),65.7%(23/35),66.6%(16/24);生存期≥5年分别为32.5%(13/40)、34.2%(12/35)、33.3%(8/24).以上可见40例NKC患者中生存期<5年及≥5年的生存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除此之外,在40例非角化性癌组织中PCNA、Ki-67、C-myc癌基因阳性率在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分别为60%(24/40)、62.8%(22/35)、62.5%(15/24);在无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中分别为40%(16/40)、37.1%(13/35)、37.5%(9/24),显示与有无远处器官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鼻咽非角化性癌几乎100%有EBV病毒感染;PCNA、Ki-67、C-myc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的生存率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