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HIF-1α、JNK1、P-gp、MRP1和LRP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临床病理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JNK1、P-gp、MRP1和LRP在135例胃癌及27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HIF-1α、JNK1、P-gp、MRP1和LRP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TNM分期中的Ⅲ~Ⅳ期组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HIF-1α、P-gp、MRP1、LRP阳性表达率高于相应的Ⅰ~Ⅱ期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JNK1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HIF-1α、JNK1、P-gp、MRP1和LRP各指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并与生存期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组较之阴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期缩短(P《0.05).结论 HIF-1α、P-gp、MRP1、LRP阳性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IF-1α、JNK1、P-gp、MRP1和LRP阳性表达可能具有胃癌预后判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Notch1和HIF-1α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otch1和HIF-1α在135例胃癌及27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对正常胃黏膜与胃癌Notch1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otch1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的相关性,Notch1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Notch1和HIF-1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TNM分期中的Ⅲ-Ⅳ期组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Notch1和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相应的Ⅰ-Ⅱ期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otch1与HIF-1α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并与生存期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组较之阴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期缩短(P〈0.05)。结论 Notch1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于判断胃癌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黄体功能不全与生殖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22例有排卵不孕妇女于B超监测排卵的同时,在卵泡中期、围排卵期和黄体中期测血清LH、FSH、PRL、E2、P、T;排卵后第10 ̄14天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按子宫内膜发育落后于月经周期〉2天判断为黄体功能不全(LPD)。比较LPD组(n=12)和正常组(n=10)生殖激素值与卵泡直径的差异。结果:FSH和卵泡期LH、E2在两组间无差异,黄体期LH、E2、P水平,LPD组低于正常组(P〈0.  相似文献   
44.
组织芯片研究Notch1与NF-κB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卫  吴晴  彭志海  杨兆瑞  王一 《肿瘤》2007,27(6):458-461
目的:研究Notch1和NF-KB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含有168例胃癌和27例正常胃组织的组织芯片中Notch1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Notch1在胃癌中表达较正常胃组织明显上调(P〈0.01),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明显相关;NF-κB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脉管浸润明显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Notchl和NF-κB阳性组的预后较阴性组差。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Notch1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P〈0.05)。结论:NF-κB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Notch1信号通路失调介导的胃癌发生发展机制。Notch1可能成为评价胃癌预后和生存的新的指标。也可能作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5.
甲状腺癌127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甲状腺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癌127例的临床表现、甲状腺超声检查及核素扫描等资料。结果127例甲状腺癌中男30例,女97例。年龄(48.9±13.6)岁。乳头状癌105例,滤泡状腺癌14例,未分化癌2例,髓样癌6例。甲状腺B超检查以低回声结节(85.1%)、实性结节(81.8%)或囊实性结节(17.4%)为主。甲状腺核素扫描主要表现为“冷”结节(88.9%)。血清甲状腺激素表达正常。结论本组甲状腺癌以女性多见,乳头状癌发生率最高。甲状腺B超、核素扫描、甲状腺激素测定等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应及时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6.
目的:为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检测与肿瘤恶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及AgNOR染色法46例资料完整有随结果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染色以显示PCNA及AgNOR,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结果:肿瘤细胞核PCNA过表达及AgNOR计数及患生存期呈负相关(rPCNA=-0.6248,rAgNOR=-0.5941,P<0.01);PCNA及AgNOR定量高值组较之定量低值组患生存期短(P<0.01);肿瘤组PCNA及AgNOR定量高于无转移组(P<0.01);肿瘤位置深在组PCNA及AgNOR定量高于肿瘤位置浅表组(P<0.01)。结论:肿瘤细胞核PCNA及AgNOR定量与患生存期密切相关,与肿瘤转移及位置深浅等反映肿瘤恶性度的指标亦密切相关,提示肿瘤细胞核PCNA及AgNOR定量对于判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度及预后的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窦超微结构及微血栓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建高  郑晓英  张梅  杨兆瑞 《肝脏》2005,10(1):41-42
肝窦内皮损伤以及微血栓形成可能参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病,但其在脂肪性肝纤维化中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本课题通过透射电镜和纤维素染色分别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窦超微结构以及微血栓形成现象。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索检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的方法.方法:收集67例胃癌和9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以及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巢式RT-PCR 检测腹腔冲洗液中角蛋白19(CK19)mRNA、癌胚抗原(CEA) mRNA、角蛋白20(CK20)mRNA表达;采用时间分辨荧光(TRF)检测腹腔冲洗液上清液中CEA蛋白(P-CEA)含量;采用H-E染色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检查.结果: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 mRNA和CEA mR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和52.2%,明显高于P-CEA(35.8%)、CK20 mRNA(34.3%)和PLC(31.3%)(P<0.01),且阳性率随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腹膜受累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巢式 RT-PCR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及CEA基因,可提高检测腹腔游离肿瘤细胞的灵敏性,适用于预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  相似文献   
49.
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师蔚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姜海涛病理科杨兆瑞报道患者男性,14岁.头痛呕吐2个月、视力下降月余人院。2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痛、头昏,伴有恶心呕吐,近月余感到视力下降,且上述症状逐...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癌组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n=61)中SPARC的表达,以远离肿瘤的乳腺组织作为对照(对照组,n=32).对与SPARC表达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上皮细胞中SPARC阳性表达率为31.3%,间质细胞未见SPARC表达(0%).SPAR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的癌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在间质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70.5%,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淋巴结转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细胞中SPAR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46.7%us22.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PARC表达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伴有癌转移淋巴结的SPARC阳性表达与原发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SPAR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高,提示SPARC可能通过间质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调控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同时肿瘤细胞SPARC表达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