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268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不同病变胃粘膜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检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其亚单位(TP1、hTR、hTRT)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端粒酶的检测采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端粒酶亚单位的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中分别为24.6%(14/57)、38.9%(7/18)、37.5%(3/8)及92.3%(60/65),正常胃粘膜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与以上各病变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亦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0.01);端粒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RT-PCR定性检测发现端粒酶亚单位hTR和TP1在大多数胃粘膜中都有表达,而hTRT主要在胃癌及部分癌前组织中表达,且在胃癌中hT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部分癌前组织中也有表达。提示端粒酶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亚单位hTRT不仅可能作为胃癌的诊断指标,而且还可能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靶  相似文献   
142.
TRAIL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AIL是新近发现的TNF超家族成员 ,它有五种特异性结合受体 ,即TRAIL R1、R2、R3、R4和OPG。TRAIL R1和R2是转导TRAIL凋亡信号的受体 ,TRAIL R3、R4和OPG则形成三聚体 ,与TRAIL结合后阻止死亡信号向下转导。本文介绍了TRAIL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3.
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放大色素内镜下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小凹形态特点。方法利用Olympus GIF Q-240Z型电子放大内镜结合亚甲蓝染色对594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小凹进行观察,以黏膜红白色相间明显,白色区增多,白色区内小凹结构紊乱、消失为标准对黏膜萎缩进行内镜诊断,并在放大观察区域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与放大内镜下小凹形态进行对照。结果放大色素内镜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敏感度为74.6%,特异度为90.4%,准确率为84.1%;轻度萎缩的黏膜白色区中心小凹稀疏、减少,周边的小凹无明显异常,萎缩较严重的区域小凹大面积消失,形成瘢痕样改变,周边小凹延长、迂曲明显;肠上皮化生黏膜亚甲蓝染色为淡染,小凹形态主要表现为绒毛状、斑块状和粗条纹状,其中绒毛状为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不典型增生与早期胃癌都为亚甲蓝深染,小凹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紊乱。结论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小凹形态各有其特点,使用放大色素内镜有助于对病灶性质的判断和指导活检。  相似文献   
144.
肝素酶表达鉴别良、恶性腹水无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方法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1988--2004年收治的19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Pittsburgh外耳道癌分类法,T1期5例,T2期2例,T3期6例,T4期6例.T1和,12期病例行局部切除,T3和T4期病例行乳突根治术或颞骨切除术.术后予以足量放疗.复发病例伴远处转移单灶者行手术治疗,远处多灶转移者行放疗.结果 19例病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19年,随访时间中位数44个月,随访5年以上者8例.12例复发,7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初次切缘肿瘤细胞阳性的4例患者足量放疗后全部复发.复发患者有9例进行了2次以上手术治疗,8例进行了3次以上手术治疗,4例进行了4次手术治疗.结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起病隐匿,易复发,可长期带瘤生存.首次手术应扩大切除范围,确保切缘肿瘤细胞阴性.术后辅以足量放疗.复发病例可多次手术治疗,延长生存期.多次局部复发后易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是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46.
由于耳蜗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结构,使全身给药和基因治疗很难在局部达到有效的浓度。因此关于内耳局部给药的研究目前已成为耳科研究的热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内耳局部给药的关键问题。阳离子聚合物纳米载体是具有低毒、无免疫原性、可修饰、携带力强、易获得等优点,为内耳给药载体的选择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总结了阳离子聚合物的特性,介绍了其在携带基因/药物方面的优越性,回顾其作为载体在内耳的应用情况,为内耳疾病局部药物/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7.
<正>尊敬的各位同道:每年一届我国耳科盛会——国际耳科论坛已经连续举办4年,作为东道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促进耳科学的共同发展,传递耳外科、耳内科及耳科基础研究的最新技术理念和进展,将于2014年11月7-9日在海南分院(三亚)举办2014国际耳科论坛。在此次论坛上,我们将邀请来自中国、美国,瑞典,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的顶尖科学家来研讨目前最热的耳科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并邀请包括美国布法罗大学、《听力研究杂志(Hearing Research)》、《中  相似文献   
148.
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bridge,VSB)是一种中耳植入装置,由GeoffreyBall于1994年研发成功,在欧美市场应用已有16年,2010年5月在中国正式上市,是目前最成功的中耳植入装置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把声音转化为机械振动,并传送到听骨链或直接传送到内耳。  相似文献   
149.
150.
分析40例手术切除小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其中32例随访1-18年(中位数9年)1,3,5,10年生存率,≤5cm(18例)为88.9%,44.4%,22.2%及5.6%,≤3cm(9例)为100%,66.7%,33.3%及22.2%,≤2cm(5例)为80.0%,40.0%,40.0%及20.0%,总体生存率为90.0%,56.3%,28.1%及12.5%,1,3,5年复发率为:≤5cm为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