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9篇
  5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间歇性低蛋白饮食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种原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很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因此,在饮食护理上对CRF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及采取营养支持措施显得非常重要,能及时发现和防止CRF患者营养不良。我们采用间歇性低蛋白饮食护理对CRF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和营养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MT)及动脉内溶栓(IA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取栓组及溶栓组,各60例。取栓组接受MT治疗,溶栓组接受IAT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检测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记录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取栓组临床疗效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组血管情况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较术前降低,BDNF水平较术前升高,且取栓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低于溶栓组,BDNF水平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IAT,能够...  相似文献   
63.
杨丹丹  朱曼  王婷 《系统医学》2023,(6):160-164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1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6例)加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Rockal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14.13±1.24)h、住院时间(7.89±1.17)d短于对照组的止血时间(25.15±1.26)h、住院时间(12.52±1.25)d,观察组输血量(146.25±6.32)mL少于对照组的输血量(216.26±7.3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79、18.341、48.984,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2.17%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0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双环醇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患中随机选取100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双环醇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生化指标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14%)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双环醇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更具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ICU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ICU入住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68例患者中21例患者存活,47例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脓毒症病情严重、衰竭器官个数2个、机械通气、低LDH、低白蛋白、高K~+、低CRP、低MAP、高APACHEⅡ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年龄、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低蛋白血症、MAP、衰竭器官2、K~+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死亡率高,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机械通气、MAP低、衰竭器官个数多、低蛋白血症、高K~+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探讨短刺结合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血清IL-6作用效能。方法 选取60例CSR患者纳入CSR组,另选择42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对比CSR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6水平不同,分析不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级和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分级的血清IL-6水平变化,并分析血清IL-6水平与不同VAS评分分级和NDI指数分级的相关性,并评估血清IL-6水平诊断CSR的诊断效能,然后再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短刺法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NDI指数显著及血清IL-6水平变化。结果 CSR组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SR患者血清IL-6水平随着不同VAS评分分级和NDI指数分级而存在显著性变化(P<0.05),且不同分级之间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R患者血清IL-6水平与VAS评分、NDI评分呈正相关(r=0.781、0.799,P<0.001);对血清IL-6水平作ROC曲线分析,AUC为0.997,诊断CSR...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儿童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上海市某医院招募已接种3剂次HepB、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阴性且病情稳定的3-17岁ALL儿童,按0-1-6月程序接受3剂次HepB加强免疫,检测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血清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观察每剂次接种后1周内不良反应,分析HBsAb阳转率、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入组99例受试者,HepB加强免疫后HBsAb阳转率为100%;免疫后GMC为336.59(95%CI:281.66-398.30)mIU/mL,是免疫前的148.38(95%CI:141.99-155.38)倍;免疫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4/297),均为低热和局部红肿。结论 ALL儿童在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背景下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MDT)营养管理模式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营养管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后康复情况、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胸管留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患者的Hb、ALB、PA水平以及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b、ALB、PA水平及NRS评分在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院后1个月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背景下的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营养管理模式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