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1.
12.
崔恩颖  尹光霞  杜伟 《当代护士》2021,28(3):139-141
目的 构建医院基于"互联网+"的新冠肺炎门诊三级筛查预警模式.方法 收集本院2020年2月3日-3月20日门诊患者采用传统的医院传染病门诊模式,2020年3月21日-4月20日门诊患者采用"互联网+"的新冠肺炎门诊三级筛查预警模式.结果 传统模式组需要预检分诊护士6人,"互联网+"预警模式组需要3人.患者需等待的平均时间前者为(20.5±2.3)min,后者为(4.8±0.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漏检情况前者漏检5人次,后者漏检0人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门诊方式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后者满意度更高.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门诊三级筛查预警模式有效改善了医院门诊应对新冠肺炎的服务效能,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例结节性类天疱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住院部6例结节性类天疱疮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结节性类天疱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58±16)岁。4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5例进行了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均升高,平均(530±672) KU/L。直接免疫荧光均提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间接免疫荧光示抗基底膜带IgG抗体阳性,滴度1:40~1:320。5例患者抗BP180阳性[(24~85)U/ml,平均 (43±26) U/ml],未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6例患者中1例失访,5例可随访的患者中3例出现复发,2例仍口服激素维持治疗。结论 结节性类天疱疮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升高,抗BP180抗体滴度低,容易复发但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 (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技术诊断外伤性听力镫病因的价值。方法 对104例经手术证实外伤性听骨链异常致听力镫患者(共109耳)采集颞骨HRCT,并以MPR显示听骨、CPR显示听骨链,观察听骨链镫表现。结果 HRCT结合MPR及CPR对锤砧及砧镫关节脱位、半脱位和听骨骨折的检出率均为100%。109耳中,53耳(53/109,48.62%)存在锤砧关节脱位(44耳)或半脱位(9侧),24耳存在(24/109,22.02%)镫关节脱位(20耳)或半脱位(4耳);其中29耳(29/109,26.61%)同时存在锤砧及砧镫关节脱位;1耳(1/109,0.92%)锤骨颈骨折合并锤砧关节半脱位,1耳(1/109,0.92%)砧骨短突骨折合并锤砧关节脱位,1耳(1/109,0.92%)钻镫骨骨折。结论 HRCT结合MPR显示听骨及CPR显示听骨链可有效诊断外伤性听骨链镫,为明确外伤性听力下降病因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开窗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2013-06手术治疗的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组63例,小开窗髓核摘除组71例。分别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疗效。结果患者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8个月。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较小开窗髓核摘除组长,但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少。两组术后3 d、3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小开窗髓核摘除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后者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少,但手术学习曲线较长,并需要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疗程为7 d。治疗7 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的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的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4例。最终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改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DAO、D-乳酸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DAO、D-乳酸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4.19%(23/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能快速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胫骨干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均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94%,同对照组患者的76.47%和20.59%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P<0.05。结论在治疗胫骨干骨折疾病临床上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比较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DHS组(动力髋螺钉治疗)、PFNA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均减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骨性愈合时间缩短,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HS与PFNA两种固定方法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PFNA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有所减少,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观察组46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临床疗效以及血浆生长抑素(SS)、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明显优于对照组63.8%(P〈0.05),两组患者血浆SS、NPY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副作用少。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