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Meta分析调强放疗时代鼻咽癌诱导化疗(IC)联合单纯放疗(RT)与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已经发表的回顾性或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2010—2020年发表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的研究包括接受IC+CCRT或IC+R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使用STATA 12软件合并风险比(HR)、危险比(RR)及95%可信区间(CI),并应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8项回顾性研究中的 2483例患者。IC+CCRT组与IC+RT组总生存相仿(HR=0.78,95%CI为 0.58~1.04, P=0.091);但IC+CCRT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HR=0.56,95%CI为 0.42~0.74,P<0.001)及无进展生存期(HR=0.65,95%CI为 0.54~0.77,P<0.001)较IC+RT组提高。IC+CCRT组急性不良反应较IC+RT组明显增加。结论 鼻咽癌治疗中两种治疗模式总生存相当,而IC+CCRT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较优于IC+RT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增加。IC+CCRT或许可作为鼻咽癌患者的一种推荐治疗方式,但需要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92.
激光间质内热疗联合顺铂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激光间质内热疗(ILTT)联合顺铂治疗大鼠脑恶性胶质瘤的效果。 方法 SD大鼠64只,尾状核接种C6鼠胶质瘤细胞14天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接受治疗)、顺铂治疗组、ILTT组、ILTT联合顺铂治疗组,每组16只。每组中10只留作观察生存时间(观察期40天),6只于治疗后第7天测量肿瘤最大横径。顺铂治疗时大鼠尾静脉注射顺铂1μg/g,2天1次,共计3次。ILTT治疗时将Nd∶YAG激光经光导纤维导入肿瘤区,激光波长1.06μm,功率1.5W,时间120s,间隔120s,共计2次。 结果 (1)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对照组26.1d±3.6d,顺铂组27.3d±3.9d,ILTT组30.4d±5.3d,联合治疗组34.4d±4.0d。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及顺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肿瘤最大横径对照组6.2mm±0.2mm,顺铂组 6.2mm±0.1mm,ILTT组4.8mm±0.2mm,联合治疗组4.9mm±0.1mm。 结论 激光间质内热疗联合顺铂治疗对大鼠脑胶质瘤有较强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93.
室管膜瘤 (ependymoma)约占颅内肿瘤的 2 %~ 9% ,其中 3/4位于幕下 ,1/4位于幕上 ,幕上室管膜瘤多见于侧脑室[1 ] 。我院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1月共收治经病理学证实的侧脑室室管膜瘤 12例 ,占同期侧脑室肿瘤的 17 9%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5~ 6 3岁 ,平均 30 5岁。病程 2个月至 6年 ,平均 13个月。本组以头痛 (9例 )、呕吐 (5例 )和视物障碍 (4例 )等颅高压症状为主 ,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肢体运动障碍 3例、癫 2例、肢体感觉障碍 1例、意识障碍 1例、偏盲 1例等。1 2 影像学资料 :4…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评价石蜡包埋听神经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及相关的bcl-2(mbr)/JH融合基因改变,以探讨bcl-2癌基因在听神经瘤发病中的可能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提取石蜡包埋组织的DNA,PCR检测bcl-2(mbr)/JH融合基因。结果 本组40例听神经瘤,BCL-2蛋白表达阳性27例(67.5%),bcl-2(mbr)/JH融合基因检出阳性19例(47.5%).结论 听神经瘤中存在BCL-2蛋白的高表达及t(14:18)染色体易位,提示雪旺氏细胞凋亡抑制可能是听神经瘤发病的分子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脑胶质瘤的中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4O例脑胶质瘤中iNOS蛋白,分析iNOS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①对照组无iNOS表达,胶质瘤组iNOS阳性表达率为62.5%;②低恶性与高恶性度肿瘤iNOS表达不同;③胶质瘤恶性程度与iNOS染色深浅及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NOS产生的NO参与了胶质瘤从低恶性度向高恶性转化的发展过程,对实体脑肿瘤的生长及侵袭有重要作用,是高级别肿瘤区别于低级别肿瘤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96.
红岩骨入路行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中Labbe静脉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abbe静脉的解剖变异与术中保护,方法:总结近三年来采用扩大的经岩骨联合入路时,20例患Labbe静脉的走向分布,术中处理经验。结果:将Labbe静脉分为四种类型,I型:从大脑外侧裂方向发出,斜向后与大脑下静脉吻合形成Labbe静脉,汇入横窦,共11例,Ⅱ型:Labbe静脉分布,走向同Ⅰ型,但进入小脑幕硬膜间的静脉湖后汇入横窦,共2例,Ⅲ型:在颞后部多个静脉引流分别单独汇入静脉窦,共5例。Ⅳ型:起于外侧裂后方与大脑下静脉听合而成,静脉管径细小,发育不良,经枕后汇入横窦,共2例,5例患Labbe静脉术中损伤,术后CT检查,2例发生颞叶脑内血肿及梗塞,结论:Labbe静脉解剖变异较大,应据分型采用不同的处理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比较CT与MRI颅底骨成像差异对鼻咽癌肿瘤靶体积及邻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从101例鼻咽癌中选出MRI与CT颅底骨成像差异病例26例,分别根据MRI与CT成像信息应用ARTP-TOP 3D-TPS系统制定三维适形计划,比较两计划中GTVMR和GTVCT,及邻近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和D5平均剂量。结果 GTVMR为(47.0±16.3)cm3,GTVCT为(31.6±10.0)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2,P<0.01);MRI计划中的脑干、垂体、左右颞叶和左右眼球的平均剂量大于CT计划中相应器官的平均剂量(P<0.05);两个计划中脊髓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计划中的脑干、脊髓、垂体、左右颞叶、左右眼球的D5平均剂量均大于CT计划中相应器官的D5平均剂量(P<0.05)。结论 根据MRI制定的三维适形计划,肿瘤靶区的剂量覆盖较CT好,但是邻近危及器官组织的照射剂量相对CT的较高。  相似文献   
98.
枕叶癫痫2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枕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对21例枕叶癫痫患者的临床发作特征(视觉发作、偏转发作、自动症和全身大发作)进行评估,并比较了头皮EEG和颅内EEG对枕叶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起于抽搐的对侧者11例,10例有同侧偏转。头皮EEG罕有助于枕叶癫痫的定位,且常常是错误的。颅内EEG记录可正确证实枕叶异常放电的起源,且有Sylvian裂的内侧或侧方上下不同癫痫扩散类型。20例作了CT、MRI及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检查,证实有枕叶病变,1例只作了CT与SPECT检查证实。19例作了病变及致痫灶切除,2例作了颞叶切除。手术结果:除1例因智能低下需照料外,均获得良好效果,随访2~5年,20例均已恢复学习或工作。结果提示,枕叶癫痫虽表现复杂,甚或导致错误的诊断,但如注意到早期发作先兆或症状,应用CT、MRI、SPECT及颅内电极记录,常可作出正确诊断。手术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9.
100.
颅骨钻孔持续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龄  蒋先惠 《中华外科杂志》1990,28(10):615-6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